CD167:一类新的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本文选题:T细胞 +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摘要】: 静息T淋巴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作用:第一信号来自于T细胞表面受体TCR对MHC-肽抗原复合物的识别,第二信号(也称协同刺激信号)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PC)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如果缺乏合适的协同刺激信号,大多数T细胞表现为外周耐受甚至死亡。很多研究表明CD28作为经典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参与静息T细胞的活化,而事实上有很多分子,诸如CD2、CD5、CD9和CD99等对T淋巴细胞也表现了协同刺激作用。鉴定协同刺激信号分子通常是以针对这些分子的单克隆抗体联合亚适剂量的CD3的单克隆抗体对静息T淋巴细胞促增殖为标准来衡量的,这些协同刺激信号通路相互交错调控不同阶段的T细胞免疫应答,从而确保合适的免疫应答和免疫效应。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被发现,而且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独特机制使之成为治疗免疫性疾病的合适靶点;因此,发现并阐明新的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已成为细胞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CD167,也称为盘状结构域受体(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s),是一类跨膜蛋白,以胞外段的discoidin homology(DS)domain为特征,属于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包括CD167a (DDR1)和CD167b(DDR2)。CD167广泛表达于发育中的组织或成人组织中:CD167a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白细胞中,而CD167b主要表达于间充质细胞。CD167不仅在细胞增殖、黏附、迁移和细胞外基质的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肺的纤维化及关节炎有关。 从结构上来看,CD167由胞外段的DS domain和stalk区、一次跨膜区和胞内酪氨酸激酶区组成。CD167a和CD167b的同源性很高,其中hCD167a和hCD167b的discoidin domain的同源性高达88.5%,蛋白酪氨酸激酶区的同源性高达89.5%,因此它们在功能上极为相似。CD167的DS domain与天然配体I型胶原的直接作用触发胞内的酪氨酸激酶的活化,传递下游信号。目前有证据表明CD167信号与I型胶原在T细胞上的其它受体-β1链整合素信号途径有所不同,而且VLA-4(β1链整合素)在T细胞活化中可以作为协同刺激分子并被募集于免疫突触中。那么,CD167是否表达于T淋巴细胞并参与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全面理解细胞外基质的受体在T淋巴细胞活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就围绕此问题展开: 首先,我们分析CD167在静息和活化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谱:实时定量PCR和三色免疫荧光染色与流式细胞术分析均表明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中CD167的表达被上调。其次,采用抗CD167的单克隆抗体或I型胶原联合抗CD3单克隆抗体作用于CFSE标记的静息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D167信号与TCR信号的交联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采用抗CD167的单克隆抗体或I型胶原联合抗CD3单克隆抗体作用于静息T淋巴细胞,双色免疫荧光染色与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D167信号与TCR信号的交联可以提高T淋巴细胞活化的表面标记CD25与CD69的表达水平;采用抗CD167的单克隆抗体联合抗CD3单克隆抗体作用于负载Fluo-3的静息T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CD167信号与TCR信号的交联可以提高胞内Ca2+水平;采用抗CD167的单克隆抗体或I型胶原联合抗CD3单克隆抗体作用于静息T淋巴细胞,蛋白印迹分析表明CD167信号与TCR信号的交联可以诱导胞内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这些结果均提示CD167为T淋巴细胞的活化提供了协同刺激信号。 静息T淋巴细胞在合适剂量的特异性抗原作用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的效应细胞亚群,而且这种分化也伴随着膜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并造成效应细胞亚群呈现不同的特性。在本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在静息T淋巴细胞中CD167信号与TCR信号的交联可以促进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表明CD167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偏向于Th1型和Tc1型。 在T淋巴细胞的活化过程中:脂筏可以作为募集信号分子的平台是鞘糖脂富集的区域;T细胞与APC细胞之间形成超分子化合物结构(即免疫突触)也是信号分子、黏附分子与细胞骨架蛋白聚集的场所,免疫突触是由脂筏微域组成;也就是说,脂筏和免疫突触均与一些信号分子相关,比如T淋巴细胞的协同刺激信号分子。在本研究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蛋白印迹均证实了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中CD167被募集于免疫突触的脂筏中。 总之,我们首次研究CD167在T淋巴细胞活化中的功能并鉴定了CD167可以作为一类新的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被募集于T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形成的免疫突触(脂筏)。
[Abstract]:Activation of resting T lymphocytes requires dual signaling : the first signal is derived from T cell surface receptor TCR recognition of MHC - peptide antigen complexes , and the second signal ( also referred to as co - stimulatory signal ) is pro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ntigen - presenting cells ( APC ) or the co - stimulatory molecu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arget cell with corresponding co - stimulatory molecule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T cells .
CD167 , also known as discoidal domain receptors ( DDRs ) , is a class of transmembrane protein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coidal homology ( DS ) domain of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 and belongs to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 RTK ) , including CD167a ( DDR1 ) and CD167b ( DDR2 ) . CD167a is widely expressed in epithelial cells and leukocytes , and CD167b is mainly expressed in mesenchymal cells . CD167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n the recombin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adhesion , migration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 but also with fibrosis and arthritis of the lung .
CD167a and CD167b have a high homology with CD167a and CD167b , and the homology of CD167a and CD167b is 89.5 % , and the homology of CD167a and hCD167b is 89.5 % .
First , we analyzed the expression profiles of CD167 in resting and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 real - 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three - color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D167 expression was up - regulated in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
In this study , we find that the cross - linking of CD167 and TCR signals in resting T lymphocytes can 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cytokines IFN - 纬 and inhibit IL - 4 secretion .
In the activation of T lymphocytes , the lipid rafts can be used as a platform for the recruitment of signal molecules to be glycolipid - enriched regions ; the formation of supermolecular compound structures ( i.e . , immune synaptic ) between T cells and APC cells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signaling molecules , adhesion molecules and cytoskeletal proteins are aggregated . In other words , both lipid rafts and immunopresynaptic are associated with some signal molecules , such as T lymphocytes . In this study , both laser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Western blot demonstrate that CD167 in activated T lymphocytes is raised in an immune synaptic lipid raft .
In conclusion , we first studied the function of CD167 in T - lymphocyte activation and identified CD167 as a new type of T - lymphocyte co - stimulatory molecule receptor , which was recruited to form an immune synaptic ( lipid raft ) formed during the activation of T lymphocytes .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丽蕊;PKCθ在T细胞活化和IL-2表达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年06期
2 朱波,陈正堂;免疫突触[J];生命的化学;2002年04期
3 张进平,熊思东;免疫突触的形成及其介导的分子识别[J];生命的化学;2005年01期
4 孙中文;免疫突触与协同刺激分子[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年03期
5 张学光;共刺激分子及其调节网络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01期
6 张凤;张瑞华;徐薇;储以微;邵先安;熊思东;;肝素抑制T细胞活化及机制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3期
7 韩宏伟,于春雷;免疫突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年05期
8 金伯泉,贾卫;免疫突触与T细胞活化[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9 覃汉军,张叔人;免疫突触与T细胞活化关系的研究[J];现代免疫学;2005年05期
10 甄昱;赵勇;;T细胞的脂筏与免疫突触[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庆永;廖元兴;王宗发;杨慧兰;;SLE患者T细胞TCR/CD3复合物介导的信号传导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梁清华;吴汉军;曾光;游万辉;熊新贵;唐涛;;木犀草素对T细胞IL-2 mRNA、INFγmRNA表达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刘燕鹰;王世瑶;穆荣;刘霞;李茹;张晓萍;栗占国;;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异常的实验研究[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梁清华;吴汉军;曾光;游万辉;熊新贵;唐涛;;木犀草素对T细胞IL-2 mRNA、INFγmRNA表达的影响[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5 潘耀谦;夏志平;高丰;冈田幸助;李金岭;;用McAb观察T细胞与牛流行性白血病发生的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文新;傅晋翔;於葛华;孙静;刘琳;张学光;;再障患者T细胞FasL的检测及其促凋亡特性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刘强;梁英民;郑瑾;李学义;郝淼旺;刘利;陈任安;;PTD介导BCR/ABL融合蛋白对CML患者T细胞的活化作用[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李扬秋;杨力建;陈少华;张玉平;吴秀丽;王震;韩素芳;;白血病相抗原诱导脐血TCR V(?)亚家族T细胞的优势增殖情况[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JoachimSaloga;AlexanderH.Enk;RalfRoss;AngelikaB.Reske-Kunz;JürgenKnop;张理涛;张玉环;;过敏性免疫反应中的树枝状细胞——从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到潜在的治疗手段[A];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二次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高月求;孙学华;章晓鹰;王灵台;;不同类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华 张建新;一小时检测T细胞比值[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2 柳斌;抗癌英雄T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2年
3 李亚兰;抗癌“隐士”T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高书明;抗癌隐士——T细胞[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彭萍;抗癌“隐士”——T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4年
6 麦迪信;“武装”T细胞杀死黑色素瘤[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提供;围捕免疫系统“叛徒”[N];医药经济报;2002年
8 ;人体卫士:T细胞和B细胞[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章涵;不能滥用胸腺肽[N];保健时报;2003年
10 刘永铭;T淋巴细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娜娜;CD167:一类新的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受体[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胡劲松;HAb18G/CD147分子调控T细胞活化与免疫突触形成[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傅占江;Alpha-黑素细胞刺激素调节T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4 张婷;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细胞脂筏和TRAIL信号通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祁赞梅;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中T细胞数量异常的易感基因定位[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周广宇;狼疮模型鼠各脏器TCR Vβ基因的表达及T细胞克隆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7 彭双发;人CD4~+CD25~+ T细胞与CD4~+ CD25~+ T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8 金莉萍;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在宿主孕鼠体内的效应机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薛敬玲;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上皮中郎格罕氏细胞与增殖、凋亡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闵一帆;脂筏在TRAIL引起的细胞凋亡早期事件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刚;肿瘤组织来源的exosomes体内外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荣福;AML-M2a细胞诱导克隆性增殖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徐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4 朱洁;SDF-1/CXCR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邓琦;急性白血病RNA转染脐血源性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6 杨晓芹;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IL-13Rα1基因表达及其调节序列甲基化状态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董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8 吴海竞;PD-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功能异常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张玉平;CML细胞和bcr/abl多肽诱导TCR 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0 单联U,
本文编号:1866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86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