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生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
本文选题:星形胶质细胞 + 海马 ; 参考:《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观察出生后第一天至第四周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为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方法将SD大鼠(雌雄不拘),分成生后一天组、生后一周组、生后两周组、生后三周组、生后四周组,共计五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四个脑区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随周龄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结果在海马区、大脑皮层、尾壳核、黑质等脑区内的GFAP阳性细胞数随大鼠周龄的增加而增加,但形态变化不明显。 结论大鼠脑内多个脑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随增龄而增多可能是反映脑功能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astrocytes in the brain of rats from the first day to the fourth week after birth.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ole of astrocytes in brain development provides morphological data. Methods Sprague-Dawley rats (male and female)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one day after birth, one week after birth, two weeks after birth, three weeks after birth and four weeks after birth.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collagen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positive cells in four brain regions. Results the number of GFAP positive cells in hippocampus cortex caudate putamen and substantia nigr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eek age but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not obvious.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astrocytes in several brain regions of rats with aging may be an important index to reflect the improvement of brain fun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莹,胡刚,高旭光,宋继谒,易斯;马桑内酯点燃效应癫vN动物模型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7年02期
2 张敬军,陈青,李天富,魏佑震;短暂性前脑缺血再灌流60天后海马区cGMP及GFAP的反应[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年02期
3 罗晶;王永红;;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老年痴呆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蛋白的表达影响[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4 贾静;刘洪臣;刘雪梅;章捍东;;咬合创伤诱导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上调[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5 王玉珍,赖真,耿小茵,王沙燕,张小婷;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补阳还五汤对其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5年07期
6 陈彬;王伟;;成年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的表达[J];山东医药;2007年22期
7 叶新春;何红军;杨峰;赵科鹏;姚君;刘斌;;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体外诱导人脂肪基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5期
8 张博爱;陈烈冉;高林;吴卫平;刘洪波;方树友;;天智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9 陈彬;王伟;;成年大鼠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差异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张敬军,陈青,孙思琴;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状态与缺血耐受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剑文;王玮;康仲涵;张更;周琳瑛;;低氧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魏为;;星形胶质细胞与视网膜盘状瘢痕[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周晓燕;邬力祥;刘发益;曹莉;;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方法[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白龙梅;李学忠;杨亚萍;曹碧茵;刘春风;;脂多糖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对细胞增殖具有双重性[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武明明;孙晓川;;APOE多态性与星形胶质细胞创伤后兴奋性氨基酸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韩钊;田继沙;张红霞;;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对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及脂质过氧化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陈晨;王伟;;细胞周期调控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黄建敏;黄瑞雅;李雪斌;唐雄林;吴小飞;;辛醇对红藻氨酸致痫大鼠的癫痫敏感性及GFAP免疫活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周征成;楼小亮;;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发生的作用[A];江西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邓平;;星形胶质细胞及其标志蛋白GFAP在脑损伤时间推断中的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霞;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在实验室培育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2 胡德荣;胶质细胞溶酶体具有分泌ATP的功能[N];中国医药报;2007年
3 记者 刘海英;星形胶质细胞可调节呼吸强度[N];科技日报;2010年
4 吴一福;黄芪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时间模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潇潇;胶质细胞有望成“候补”[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实习记者 王远白;八年真爱救活绝症妻子[N];贵阳日报;2010年
7 ;将神经-心理疾病治疗进行到底[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刘霞;德科学家找到使脑细胞再生的方法[N];科技日报;2007年
9 梦鹿;使用特殊调节蛋白脑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7年
10 周建烈;益智的微量元素[N];医药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冉建华;AQP9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2 王昭金;大脑不同部位对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3 孙涛;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调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建华;TRPC3在脂多糖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中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巍;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保护中的可塑性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6 李爱群;阿朴吗啡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杜亦旭;脑缺血后突触重建与星形胶质细胞相关性及针刺干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杨美;AQPs在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吕兰海;过氧化氢、Aβ(1-42)和Tau蛋白对两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效应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静雯;腺苷A_1受体在脑神经元低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玉洪荣;大鼠生后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数目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2 陈皓;脑缺血大鼠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水通道蛋白的动态变化[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3 孙燕;O-2A祖细胞分化和两型星形胶质细胞抗原表达差异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4 张允;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小脑中胶质细胞反应性观察及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5 颜晓慧;缺氧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万明辉;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及其对损伤反应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杨晓文;模拟高原环境大脑皮质及血脑屏障的病理变化与AQP4的相关性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8 颜因;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介质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张媛;飞秒脉冲激光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钙波[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林佳;柴胡皂苷a对谷氨酸激活体外培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干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2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11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