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本文选题:抗体库 + 噬菌体展示技术 ; 参考:《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09期
【摘要】:目的:构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搭建人源性抗体制备的技术平台,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有效途径。方法:从5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PCR扩增轻链和重链Fd段(即重链的可变区和第一恒定区)基因,并将扩增的轻链和重链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x噬粒载体,电转化XL1-Blue大肠杆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07超感染后构建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对此抗体库双酶切进行鉴定,并用呼吸道合胞病毒颗粒作抗原进行初步筛选。结果:经过重轻链基因的重组,成功构建一免疫噬菌体抗体基因库,共有2.6×106个不同的克隆菌,其中70%的克隆均含有轻链和重链Fd基因。因此,所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的库容量为1.8×106,经初步筛选,抗体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结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构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免疫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human phage antibody library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and to set up a technical platfor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uman phage antibody for the study and diagnosi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provide a new and effective way. Methods: total RNAs were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f 52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Light chain and heavy chain FD segment (i.e. variable region and first constant region of heavy chain) were amplified by PCR. The amplified light chain and heavy chain gene fragments were cloned into pComb3x phagocyte vector and electrotransformed into XL1-Blue Escherichia coli. Fab fragment phage antibody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after superinfection of bacteriophage M13K07. The antibody library was digested and screened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articles as antigen. Results: after recombination of heavy chain and light chain gene, an immune phage antibody gene library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re were 2.6 脳 10 6 different clones, 70% of which contained light chain and heavy chain FD gene. Therefore, the library capacity of the constructed phage antibody library was 1.8 脳 106, and the antibody library was enriched in different degrees after preliminary screening. Conclusion: the human immune phage antibody library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gene recombination and phage display,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1948)
【分类号】:R392.33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晓琳;孟明耀;刘建生;李琦涵;侯宗柳;;人源性抗甲型肝炎病毒Fab噬菌体抗体分子的初步筛选[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平丽;李官成;李艳东;周国华;李跃辉;郭锋杰;王甲甲;;全人源抗结肠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鉴定[J];生命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2 丁宁;肖慧;高巨;许立新;佘守章;;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HMGB1启动子结合蛋白[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1期
3 陈红秀;张小莺;陈琛;赵建乐;韩水仲;李引乾;刘晓强;;单克隆卵黄抗体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4期
4 王雅楠;刘章锁;邢国兰;赵国强;肖静;王沛;;抗GBM抗体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3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3期
5 刘锐;孙立娟;何成彦;周劲松;;大肠癌转移淋巴结构建人源性抗大肠癌噬菌体Fab抗体库[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06期
6 周敏;石必枝;顾健人;李宗海;;抗EGFRvⅢ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4期
7 吴懿娜;杜欣军;张伟伟;董峰;王硕;;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及其应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4期
8 赵鑫;王宏;向军俭;朱中松;宋其芳;邓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位肽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5期
9 秦琴;王毅民;卢先锋;牛勃;;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库[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年02期
10 张荣娟;于颖彦;;肿瘤相关基因转录调控蛋白的识别与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微;周辰;刘叔文;;快速构建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展示的全长人抗体基因库[A];第十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刘国振;刘斯奇;吴琳;;水稻抗体库及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A];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魏伟;;生物制剂与风湿免疫病治疗[A];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与论文摘要[C];2010年
4 徐雪松;彭春华;纪迪;;基于独特型网络的复杂不确定系统辨识[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5 贾园;沈阳;邱亚峰;史子学;邵东华;赵福广;马志永;;杆状病毒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颜世敢;朱丽萍;;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新技术[A];动物检疫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颜世敢;朱丽萍;;动物病原高通量检测新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郑志明;金社胜;肖希龙;候晓林;;抗诺氟沙星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郭莉;汤永民;徐晓军;沈红强;钱柏芹;罗春芳;;恶性淋巴瘤细胞cDNA T7噬菌体展示文库的建立及意义[A];第七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暨2008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郭莉;汤永民;徐晓军;沈红强;钱柏芹;罗春芳;;恶性淋巴瘤细胞cDNAT7噬菌体展示文库的建立及意义[A];2007年浙江省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文天;我国发现317种精子定位蛋白并在国际注册[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张文天;我国发现317种精子定位蛋白并在国际注册[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吴红梅;江苏开始参与“国际研发分工”[N];新华日报;2010年
4 ;南京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明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梅;江苏开始参与“国际研发分工”[N];新华日报;2010年
6 ;南京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明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红梅;江苏开始参与“国际研发分工”[N];新华日报;2010年
8 ;南京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明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吴红梅;江苏开始参与“国际研发分工”[N];新华日报;2010年
10 ;南京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明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小妹;几种药物与药物载体生物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郭爱疆;猪带绦虫六钩蚴TSOL18抗原表位及组织定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别彩群;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二聚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盛唯瑾;抗EGFR单链抗体与力达霉素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徐洁;神经节苷脂GD2:一个分离和鉴定间充质干细胞的新型表面分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顾建友;禽白细胞介素2功能域鉴定及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郑马庆;MMP-2抑制性结合肽筛选及其模拟化合物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吴静;重组人ADAM15去整合素结构域蛋白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D];江南大学;2008年
9 晏向华;人肺癌单链抗体库的构建、筛选及其抗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郭莉;一个新的白细胞膜抗原ZCH-2B8a编码基因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乃娣;全人源胃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及其初步筛选[D];浙江大学;2010年
2 于扬;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人源含硒单链抗体Se-scFv-2D8催化位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才琳;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和单链抗体的制备及活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4 杨磊;重组人cTnI优化表达和纯化工艺建立及其抗体制备[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陈颖;Cd~(2+)结合肽筛选及多肽—金属离子互作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贻玲;用T7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肺癌早期检测分子标志群[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7 杨麟;12H23单抗的嵌合型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分析及其模拟表位筛选[D];复旦大学;2010年
8 于红;鼠源抗柑橘溃疡病菌Fab抗体库的构建[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杨澜波;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功能验证[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10 孙双春;NR1抗原与TfR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D];泸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113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11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