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肠球菌efaA基因阳性转化株的构建及其对生物膜形成影响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8-07-14 20:38
【摘要】: 目的:构建pAT28+efaA+His重组子和肠球菌efaA-对照株及efaA+转化株,为进一步探讨efaA基因的功能,防治肠球菌感染奠定基础。 方法: 一、肠球菌efaA-对照株及efaA+转化株的构建及鉴定: 1.用PCR从肠球菌标本中筛选出efaA-/gel-/cyl-野生株(本实验室保存); 2.用氯化钙共沉淀法将空质粒pAT28转化到野生株作为对照株; 3.构建pAT28+efaA重组子并转化到野生株做为转化株:Genebank中获得efaA基因全长,PCR扩增efaA基因片段,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AT28+efaA重组载体,用氯化钙共沉淀法将重组子转化至E.coli DH5α,经蓝白斑筛、PCR鉴定、双酶切鉴定、测序,将测序正确的重组子转化到野生株做为转化株, IPTG诱导efaA基因表达, 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鉴定。 二、efaA基因对肠球菌生物膜形成影响的初步探讨 用半定量可见光测定OD值的方法检测efaA-野生株、空质粒pAT28对照株以及efaA+转化株(大约5×106-10×106 CFU)在96孔板分别静止培养3 h、24 h后形成的生物膜OD595 ,通过比较efaA基因转化入肠球菌野生株前后生物膜形成能力差异,探讨efaA基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结果:1.对照株(空质粒pAT28转野生株)在含壮观霉素(终浓度500μg/ml)的ELB培养平板上培养可见菌落生长;转化株(pAT28+efaA重组子转野生株)在IPTG/X-Gal的壮观霉素(终浓度500μg/ml) ELB培养平板上培养,可见白色菌落生长,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在35 kd附近有一条带;2.早期黏附测定与生物膜形成实验中,转化株粘附在96-孔板底部形成的生物膜OD595值均比野生株及对照株大。 结论:1.成功构建出肠球菌efaA-对照株及efaA+转化株;2. efaA基因有利于肠球菌早期黏附与生物膜形成。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pAT28 efaA his recombinant strain, Escherichia coli EFA A- control strain and efaA transformation strain, so as to further study the function of efaA gene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nterococcus infection. Methods: 1.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EFA A-control strain and efaA transformation strain: 1. The wild strains of EFA-r-gel-r-cyl- (preserved in our laboratory) were screened by PCR from Enterococcus specimens; 2. The empty plasmid pAT28 was transformed into wild strain by calcium chlorid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AT28 efaA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wild strain as strain: Genebank. The full-length efaA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PCR. The recombinant vector pAT28 efaA was constructed by gene cloning technique.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DH5 伪 by calcium chloride coprecipitation. The recombinant was identified by PCR,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The recombinant was transformed into wild strain as transformed strain. IPTG induced efaA gene expression and identified by SDS-PAGEG Western blot.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anefaA gene on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Enterococcus spp. The OD value of Escherichia coli was measured by semi-quantitative visible light. Blank plasmid pAT28 control strain and efaA transformation strain (about 5 脳 106-10 脳 106CFU) were cultured at 96-well plate for 3 h or 24 h respectively to form biofilm OD595. The ability of biofilm formation was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efaA gene was transformed into wild strains of Enterococcu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faA gene on biofilm formation. The result is 1: 1. The control strain (blank plasmid pAT28 transformed wild strain) was cultured on the ELB plate containing spectinomycin (final concentration 500 渭 g/ml), and the transformed strain (pAT28 efaA recombinant transformed wild strain) was cultured on the IPTG- X-Gal spectinomycin (final concentration 500 渭 g/ml) ELB plate. The growth of white colony and the expression of SDS-PAGEG by IPTG were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and a band 2 was found near 35kd. In the early adhesion assay and biofilm formation test, the OD595 values of the biofilm formed at the bottom of the 96-hole plate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wild strain and the control strain. Conclusion 1. E.coli EFA-control strain and efaA transformation strain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efaA gene was beneficial to the early adhesion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Enterococcus.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78.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霞;魏斌;王东;;不同来源肠球菌毒力因子基因的检测[A];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张士玲;高玲;;危重症患者与肠球菌感染的关系[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钱培芬;李和姐;胡洁;倪语星;;医院内肠球菌感染危险因素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胡志东;徐海茹;李金;刘郁;田彬;张志勇;杨华;李静;;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黎四平;;肠球菌感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范建中;周田美;董晓勤;王贤军;;HLAR肠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氨基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陈如寿;钟佳芳;王艺融;方炎亮;;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苏健;徐小平;廖映玲;张代惠;阮伟英;;临床常见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开森;孙思兰;王健;廖晚珍;;产esp和hyl基因肠球菌与尿路局部免疫关系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熊辉;郑波;吕媛;;急诊科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耐药性研究[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副主任医师 魏开敏;肠球菌已成为女性尿路感染第二大凶手[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严慧平;利福平可用于治疗球菌引发的慢性炎症[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菌药[N];山西科技报;2000年

4 王雪飞;拿什么对付“超级细菌”[N];健康报;2006年

5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限制对牲畜使用抗菌药[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6 王迪;超级细菌治疗药物待提速[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严慧平;利福平可治肾盂肾炎[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魏开敏;警惕万古霉素对老年人肾脏的损害[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陈洁 译;噬菌体 对付耐药菌新武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蒲昭和;噬菌体制服病菌的新武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亚宾;猪肠球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分子致病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许宏涛;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子特征及遗传背景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周霞;肠球菌性羔羊脑炎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4 瞿婷婷;多重耐药肠球菌耐药基因筛选及传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张菁;去甲万古霉素群体药物动力学与群体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刘绍泽;广谱抗生素压力下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变化及耐药基因播散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辉;肠球菌efaA基因阳性转化株的构建及其对生物膜形成影响的初步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2 罗小青;圈养野生动物肠球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郑远鹏;动物源性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肠球菌流行病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4 赖宝色;玉米粉对水源性肠球菌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杨帆;葡萄糖对水源性肠球菌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6 席瑞;利奈唑胺体外诱导肠球菌耐药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姚杰;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及相关耐药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陕柏峰;山西长治地区HLAR肠球菌的耐药特点及相关基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徐建国;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段志刚;猪源肠球菌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22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122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