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病毒71型与乙型肝炎病毒联合疫苗免疫原性的初步评价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antigens of enterovirus 71 (enterovirus 71) and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hepatitis B virus (HBV) combined vaccine and the level of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immunization in mice. Methods EV71 inactivated vaccine antigen and recombinant HBV vaccine antigen (HBs Ag) were prepared by direct adsorption method to adsorb Al (OH) 3 adjuvant. The adjuvant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ere immunized with gastrocnemius muscle once on day 028, respectively. The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caudal artery at the 4th week after the first immunization and the 2nd week after the 2nd dose immunization. The serum samples were isolated and the serum Anti-HBs levels were detected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LISA method. The neutralization antibody titers of EV71 in serum were detected by microneutralization test, and the spleen of mice was collected at the 3rd week and 2nd week after immunization. Splenic mononuclear cells (mononuclear cell,MNC) were isolated and the levels of antigen-specific IFN 纬 in MNC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blot assay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 Results at the second week after the second dose immunization, the serum EV71 neutralizing antibody and Anti-HBs positive conversion rate of each vaccine group were 100,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tibody titer between each test time point (P0.05), and there was no positive conversion between adjuvant control group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spot forming cell,SFC of IFN 纬 secreted by dot-forming cells in each vaccine group fluctuated at 5 test time points, and the level of IFN 纬 secretion in all vaccine group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first week after the second dose immunization, reaching the peak value at 5 test time points. At the 2nd week after the second dose immunization, i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increased slightly at the 4th week after the second dose immunization. The number of SFC in EV71-HBV combined vac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V71 single vaccine group at the second week after immunization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FC number between EV71-HBV combined vaccine group and single vaccine group at other time points (P0.05); the number of SFC in adjuvant control group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sults of ELISPOT were negative. Conclusion A certain dose of EV71 and HBV combined vaccine can induce good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in mice. No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antigens was found.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制品四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101-031)
【分类号】:R373.2;R39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丽婵;侯启明;张庶民;;国内外联合疫苗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林清;刘素珍;王忠;吴德成;吴宜妹;石永;李善玉;;1981~2009年三江县乙型肝炎疫情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0年04期
2 刘流;吴璇;吴笛;;产业工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曾洪武;黄文献;林飞飞;谢娜;陆普选;干芸根;;EV71型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急性期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年04期
4 利汉其;廖友明;白翠芬;;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分级治疗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3年23期
5 卢美君;朱朝敏;;重症手足口病心血管系统损害及诊治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4年02期
6 罗文英;赵卫;彭亮;余晶仪;张立科;张文炳;曹虹;;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初步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杨德华;易冬玲;谭钧元;周晓飞;蓝英;张朝勇;张亦维;龙露萍;李继科;;西部某医院484例重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4年02期
8 张硕;张福顺;李阿茜;刘林;芜为;李川;张全福;梁米芳;李德新;;人类肠道病毒71型亚单位疫苗壳聚糖佐剂作用的研究[J];病毒学报;2014年03期
9 唐培;余楠;车小燕;吴玉章;;肠道病毒71型疫苗研究的新进展[J];广东医学;2014年08期
10 刘云锋;周珍文;关锐梨;关启鸿;骆鸣勇;周帅;;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的扩增、克隆、表达及蛋白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盼;人肠道病毒71型和日本脑炎病毒进入细胞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邓军霞;靶向5’UTR的化学修饰siRNAs抑制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晓雯;高致病小RNA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部分颗粒的免疫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4 吕铁钢;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小鼠脑线粒体损伤及可能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5 何德磊;肠道病毒71型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联合灭活疫苗及联合表位疫苗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王曼;人类肠道病毒71型与EB病毒疫苗候选抗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周红桃;广东省2009-2013年的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周晓冰;大鼠与Beagle犬肾毒性生物标志物及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临床前安全性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9 杜海威;肠道病毒71型2C蛋白调节NF-κB活化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0 修晶辉;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过表达IL-35改善小鼠哮喘症状的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毓;江苏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丹;普通体检人群乙肝疫苗知—信—行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袁晓晶;肠道病毒71型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山东大学;2013年
4 许立;发展检测肠病毒71型(EV71)感染之单克隆抗体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Ramamoortee Sunassee;271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黄泓泰;两种G20株CA16病毒颗粒的生物学特性的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林建生;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VEGF和VCAM-1的表达及其病情进展危险因素的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8 房华丽;手足口病相关病毒VP1蛋白及其菌蜕嵌合抗原免疫效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9 刘雪;EV71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10 马娜;EV71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感染及其病理意义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进业;沈立萍;莫兆军;李荣成;李艳萍;韦增良;董邕辉;周开姣;谭毅;方孔雄;韦少超;余陶;张文英;张勇;毕胜利;;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乙肝病毒感染家庭聚集性变化趋势的观察[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2 王丽;李辉;;乙型肝炎遗传易感性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7期
3 吴迎春;陈芳云;俞志祥;于亮;;接种狂犬病疫苗3174例免疫效果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9年01期
4 李贵凡;郑海发;尹姗姗;;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的研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09期
5 储艳;陆玉忠;陶红;王标;王琰;王树巧;秦洁;徐闻青;;国产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6期
6 梁祁;周伟忠;李靖欣;张秋明;刘书强;李薇;李长贵;朱凤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观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华;关锋;王琦;代玉银;林承赫;刘景晔;王鹏富;;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2 舒俭德;赵铠;;联合疫苗的研发特性和免疫程序合理化的探讨[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年05期
3 方一;甲型及乙型肝炎联合疫苗[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1年01期
4 李淑云,刘瑜tD,高静,王为,唐巧英,王子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中病毒滴定方法的改进[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0年02期
5 Maurice R.Hilleman;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上)[J];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05期
6 刁琳琪,王安绪,陈庚军,薛峰,魏顺远;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疫苗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免疫;2003年01期
7 史久华;;儿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4期
8 廖征;刘伟;;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J];中国计划免疫;2006年06期
9 韦创建;崔艺萍;曾莲意;;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后出现癫痫发作1例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7年04期
10 陈其龙;姚凤燕;陶志华;;接种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诱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报告[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廖玲;王洪霞;杨慧;;麻风腮疫苗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汪玉兰;项美娟;王爱荣;曾令冰;蒋强华;杨以梅;李军;吴季南;徐晓峰;周继红;周平华;刘非;吕东升;李新国;黄仕和;宣春琼;;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重组(CHO)乙肝疫苗联合疫苗[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3 李艳萍;方孔雄;农艺;黄坚;农秋峰;杜林;李荣成;;AC群脑膜炎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结合)联合疫苗在中国婴儿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赵晓青;赵亚力;周长军;周捷;杨丽华;赵小琳;;乙肝疫苗-卡介苗联合疫苗免疫豚鼠及小鼠病理组织学[A];2011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一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项美娟;蒋强华;周继红;陈静;徐炎军;熊慕圳;曾令冰;丁兆松;;吸附精制百白破(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的研制[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雅宁;联合疫苗给宝宝全面防护[N];健康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项铮;联合疫苗已成现实[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孟庆普;孩子们期待联合疫苗[N];健康报;2011年
4 记者 靖九江;儿童免疫:接种联合疫苗是必然趋势[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黄静;一苗防五病:联合疫苗是趋势[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周婷玉 马嘉骊;疫苗专家:联合疫苗是必然趋势[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李天舒;扩大免疫规划应首选联合疫苗[N];健康报;2007年
8 记者 白剑峰;北京免费接种麻风腮联合疫苗[N];人民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罗刚;理想疫苗研发新方向[N];健康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靖九江;我国儿童免疫迈入“五联”新纪元[N];中国医药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仲宇航;冻干甲型肝炎—腮腺炎联合疫苗冻干保护剂配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宇;冻干甲肝—腮腺炎联合疫苗生产工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叶静;灭活轮状病毒与灭活肠道病毒71型联合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马艳;DTaP-sIPV四联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247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24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