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性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2 17:18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建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的评价方法;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多糖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红霉素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为防治医院内感染及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2006年1月~12月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6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所有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微孔板结晶紫染色的方法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生物膜形成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实时荧光RT-PCR的方法对高生物膜形成能力和低生物膜形成能力菌株及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研究,分析其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合成调控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以及红霉素在抑制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结果:本研究中样本来源及数量统计结果表明,临床收集的大多数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于肺感染和尿路感染患者,两组占总数的74%。MIC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了6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高耐药率。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最高,耐药率为3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50%,对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60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根据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不同分为四类,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对标准菌株PAO1的检测结果分析表明pslA、pelA、algD基因的表达均在生物膜形成的24小时表达水平最高,pslA、pelA的表达在生物膜形成的第3天和第6天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algD的相对表达水平相对较稳定,其表达水平的变化较小,pel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较大;随机选取临床分离菌株10株,观察其6小时生长的浮游状态菌和早期生物膜菌的pslA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早期生物膜菌的pslA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其浮游状态菌;在细菌培养基中加入2mg/L红霉素,在生物膜形成的早期(24h)观察亚抑制浓度红霉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活菌计数法发现加入亚抑制浓度红霉素后生物膜中细菌的数量与未加入红霉素组相比明显减少,但其psl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结论:MIC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0株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高耐药率;本研究中大部分IRPA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本研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pslA、pelA、algD的表达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均在生物膜形成的24小时达到高峰。pslA的表达水平要高于pelA和algD的表达,对浮游菌和生物膜菌之间的pslA表达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生物膜菌的pslA表达水平均高于浮游菌的pslA表达水平,pslA在生物膜形成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亚抑制浓度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并不影响pslA基因的表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78.9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小林宏行;细菌菌膜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9年04期

2 阮卫,杨祚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6期

3 柴栋,王睿;藻酸盐裂解酶对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1年04期

4 肖声平;温桂兰;;克拉霉素和加替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彭程,肖永红;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1年01期

6 褚海青,李惠萍,何国钧;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年01期

7 应春妹;应骏;罗柳林;汪雅萍;叶杨芹;张灏e,

本文编号:2350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350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