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流感功能表位筛选与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设计及免疫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3 08:41
【摘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几十年来,人流感的流行一直以A型H3/H1亚型以及B型流感为主,禽流感的流行以A型H5/H7/H9亚型为主,其流行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禽流感病毒的多个亚型(H5/H7/H9/H10)开始不断突破种间屏障感染人类,并可能造成大流行。当前,传统的流感疫苗已无法有效应对这一趋势,各国学者纷纷进行新型流感疫苗的开发以应对流感跨种传播及多亚型并存的现状。 本论文即拟对多亚型流感病毒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进行研究。在搜集已发表流感功能表位的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学理论对H1/H3/H5/H7/H9亚型的保护性抗原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进行了CTL、Th、B细胞表位的预测和筛选分析。设计组建了多表位功能基因盒,并进行了人工模拟优化,应用体外实验方式分析了预测的Th和B细胞功能表位抗原性。根据针对所属动物及预防目的的不同,我们构建了三种主导型H3/H1(针对人),H5/H3(针对人和猪),H5/H7(针对人和禽)的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通过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证实疫苗中各抗原组分可有效表达。最后,我们将所构建的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进行了小鼠、猪、鸡的实验免疫研究,通过对ELISA及HI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刺激指数、IFNγ-ELISPOT和T淋巴细胞亚类数量、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等指标的综合分析,对不同复合多表位疫苗进行了免疫原性评价。结果显示,复合多表位疫苗组在针对主要抗原的抗体水平与不含表位组相当的情况下,表位相关抗原的抗体水平显示了一定的优势。表位相关抗原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显著升高,IFNγ-ELISPOT斑点数不同程度增加。复合多表位疫苗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Th2类细胞因子含量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证实,复合多表位疫苗在诱导细胞及体液免疫方面均显示了优势,与各免疫对照组相比复合多表位DNA疫苗诱导的机体整体免疫水平最优。本研究对可同时预防多种亚型流感病毒,可对多种动物免疫保护,可提供机体长久免疫保护的跨种通用流感疫苗进行了有益尝试。
[Abstract]:Influenza is an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In recent decades,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influenza has been dominated by type A H3/H1 subtype and type B influenza, while the prevalence of avian influenza has been dominated by type A H5/H7/H9 subtype, which has caused great losses.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subtypes (H5/H7/H9/H10) of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begin to break through interspecific barriers and infect humans, which may cause a pandemic.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influenza vaccine has been unable to effectively cope with this trend.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developed new influenza vaccines to cope with the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and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subtypes of influenza. In this paper, we intend to study the multiple subtype influenza virus complex polyepitope nucleic acid vaccine.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of published functional epitopes of influenza, CTL,Th,B cell epitopes were predicted and screened by bioinformatics theory for the protective antigens hemagglutinin and neuraminidase of H1/H3/H5/H7/H9 subtypes. The multiepitope functional gene cassette was designed and optimized by artificial simulation. The predicted antigenicity of Th and B cell functional epitope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in vitro experimen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imals and prevention purposes, we have constructed three kinds of complex polyepitope nucleic acid vaccines of H3/H1 (for human), H5/H3 (for human and pig), H5/H7 (for human and poultry). RT-PCR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effective expression of each antigen component in the vaccine. Finally, w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immunological study of the complex polyepitope nucleic acid vaccine in mice, pigs and chickens. The levels of ELISA and HI antibodies, lymphocyte stimulating index (LSI), IFN 纬-ELISPOT and the number of T lymphocyte subclasses were measured. The immunogenicity of different multiepitope vaccines was evaluated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rum cytokin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level of epitope associated antigen in the composite multiepitope vaccine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non-epitope group, and the antibody level of epitope associated antigen showed some advantages. The lymphocyte stimulating index of epitope associated antig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number of IFN 纬-ELISPOT spots increased in varying degrees. The number of CD4~ T lymphocytes and the content of serum Th2 cytokin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ultiple epitope vaccine immunized group. The abov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compound polyepitope vaccine had the advantages in inducing 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and the overall immune level induced by the compound polyepitope DNA vaccine was the best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is study is a useful attempt to prevent multiple subtypes of influenza virus simultaneously, to protect animal immunity, and to provide long term immunity protection for a variety of general influenza vaccine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雷立;金宁一;金扩世;郑敏;金洪涛;连海;王瑞琳;李昌;鲁会军;马鸣潇;金明兰;;猪流感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4期

2 李仁清;鲁宁;邓瑶;王文玲;辛伟;张相民;阮力;;流感病毒RNA聚合酶蛋白PB1在小鼠中可诱导亚型间交叉免疫保护[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年04期

3 苗凤源;;经鼻接种A型流感病毒对鼷鼠嗅粘膜的影响[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7年02期

4 高维新;流感劫后忧思录[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9年03期

5 马锐;流感病毒在四个肿瘤传代细胞系中增殖情况的比较[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常曼丽,李洪源,杨迎春,佟奎明,周昆;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体外对流感病毒A_3的抑制作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毛国强 ,马爽;今冬明春流感再来 未雨绸缪提早预防[J];质量天地;2002年10期

8 冀衡;活跃的甲型流感病毒[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年03期

9 戚凤春,王敏文,薄洪,郭桥,范宇红,王志刚,张玉辉,阎长太,盛军;去氧胆酸钠裂解流感病毒的效果研究[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年02期

10 王一凡;一次流行夺人性命最多的传染病——流感[J];知识就是力量;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雷立;金宁一;金扩世;鲁会军;郑敏;李昌;王瑞琳;连海;王浩然;尹荣兰;夏志平;陈义锋;金明兰;;高致病性AIV复合多表位重组鸡痘活载体疫苗的构建及表达研究[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George F.Gao;;猪与人H1N1亚型流感病毒遗传相关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颖莉;杨森;李英霞;陈虹;郭颖;;应用假病毒模型寻找H5N1高致病流感病毒侵入抑制剂[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金楠;刘超;王丽君;郭宇;陈卫强;杨诚;饶子和;;H5N1流感病毒聚合酶的天然抑制剂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晏文君;马志永;;流感病毒RNPs核输出机制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玉娟;杨婧;王嘉榕;毕允晨;王俊峰;;西班牙流感病毒膜蛋白PB1-F2的溶液结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鲁梦婷;孙莎莎;杜宏超;郭健;迟万怡;施尧;林德贵;;H3N2亚型流感病毒犬的病例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侯韶毅;张民秀;卢桂娟;高永锐;刘芳;陆增荣;黄伟坚;;猪流感病毒分离及表面抗原基因序列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叶;廖明;辛朝安;;A型流感病毒对小鼠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10 王广美;丛彦龙;丁壮;常爽;张泉鹏;孙玉章;王晓莉;;类人猪H3N2流感病毒与禽H5流感重组——一个潜在的公共威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习惯比疫苗更能抵挡流感病毒[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2 张忠霞;美完成2000多种流感病毒基因组测序工作[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刘英;我市采取措施积极防范[N];张家界日报;2009年

4 特约记者吴志军 通讯员郝成涛;病毒检测试剂形成配套体系[N];健康报;2009年

5 张忠霞;2000多种流感病毒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N];人民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芳 通讯员 贺黎;市疾控中心分离出3株A1型流感病毒[N];三峡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霞;抱着“枪”睡大觉[N];科技日报;2009年

8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刘慧婵 钟萱;三分钟便可筛查病毒[N];广东科技报;2009年

9 高原 黎藜 (记者 高原);美研究称人对甲流免疫力超出预想[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明江;与流感病毒亲密接触[N];中国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雅英;北京地区人博卡病毒流行率调查及表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李光富;日本血吸虫复合表位及其在CpG ODN协同下诱导的Th1应答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4年

3 林治华;QSAR分析结合实验方法用于T细胞表位快速筛选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李长岭;PfCP-2.9疟疾疫苗候选抗原系列突变体的构建及其表位和免疫学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5 杨玲;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关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6 高军;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的基因合成与免疫原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殷瑛;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为载体的新型疫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8 沈柱;特异性置换肽下调银屑病自身反应性T细胞功能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陈安;一个新的HBcAg之H-2K~d限制性表位的鉴定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潘志明;重组减毒细菌运送CD8~+T细胞表位的机理及携带新城疫病毒DNA 疫苗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免疫生物学特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翠青;多价多表位流感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开艳;H3/H1亚型流感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小鼠免疫试验[D];延边大学;2010年

3 王海静;应用SPR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A型流感病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蕾;中国部分地区猪血清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交叉免疫研究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田石华;重配制备B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适应毒株及无血清微载体培养流感病毒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郭莹莹;A型流感病毒NS1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展光建;犬H5N2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吴昊;抗菌肽及纳米二氧化钛喷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孟静;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的分子特征及功能分析预测[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向冬喜;纳米银抗流感病毒(H3N2)作用及机制研究[D];大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0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350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