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胚胎皮肤Ⅰ、Ⅲ型胶原及波形蛋白表达与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8 16:5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胎龄大鼠胚胎皮肤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 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 Col-Ⅲ)及波形蛋白(vimentin; Vim)表达的变化特征与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胎龄的相关性及在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中的意义。方法:(1)动物模型制备:成年健康雌雄大鼠1:1合笼配种,每日上午8:00观察配种结果,发现阴栓记为雌鼠怀孕0天。配种成功后雌雄分笼,随机饲养雌鼠至胎龄10天、12天、14天、16天、18天,即将孕鼠随机分为胎龄10天组(G10组)、胎龄12天组(G12组)、胎龄14天组(G14组)、胎龄16天组(G16组)、胎龄18天组(G18组)五组。(2)组织标本的制备:各组孕鼠分别于不同胎龄(胎龄10天,12天,14天,16天,18天)麻醉后,取胎鼠臀背部皮肤,用双面刀片修成1 mm3大小的3块,放入2.5%戊二醛4℃固定,用作透射电镜分析,在JEOL-1400下观察表皮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特征和变化规律;其余部分取大约0.5 cm-1.0 cm胎鼠皮肤组织放入10%的中性福尔马林中经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对各切片做以下检测:①应用HE染色观察不同胎龄皮肤的形态结构特点;②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不同胎龄胚胎皮肤Ⅰ、Ⅲ型胶原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每张切片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的Ax-70显微成像系统低倍(100倍)和高倍(400倍)视野进行观察分析及照相,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测定Ⅰ、Ⅲ型胶原,波形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和真皮阳性细胞数。(3)所得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一指标多组均数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指标之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Ⅰ型胶原表达情况:Ⅰ型胶原的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加逐渐增强,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胎龄10天组平均光密度最低,随着胎龄的增加,平均光密度值增加,至胎龄18天组升至最高,各胎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真皮内阳性细胞数随着胎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各胎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Ⅲ型胶原表达情况:Ⅲ型胶原的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加逐渐减弱,在10天胎龄皮肤组织中平均光密度最高,随着胎龄增长平均光密度逐渐降低,各胎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真皮内阳性细胞数随着胎龄的增加逐渐增多,各胎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波形蛋白表达情况:波形蛋白的平均光密度随着胎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除胎龄10天组与胎龄12天组之间以及胎龄16天组与胎龄18天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真皮内阳性细胞数随着胎龄的增加逐渐增多,各胎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4)Ⅰ型胶原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与Ⅲ型胶原和波形蛋白的平均光密度之间为负相关关系(P0.05);Ⅰ型胶原的真皮阳性细胞数分别与Ⅲ型胶原和波形蛋白的真皮阳性细胞数之间为负相关关系(P0.05);Ⅲ型胶原的平均光密度与波形蛋白的平均光密度之间为正相关关系(P0.05);Ⅲ型胶原的真皮阳性细胞数与波形蛋白的真皮阳性细胞数之间亦为正相关关系(P0.05)。(5)超微结构变化:胚胎皮肤表皮各层细胞清晰可见,表皮细胞层数也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增多,真皮成纤维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结论:(1)Ⅰ、Ⅲ型胶原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特别是胚胎发育前中期Ⅲ型胶原的相对高表达和Ⅰ型胶原的低表达可能与无瘢痕愈合紧密相关。(2)波形蛋白的表达随着胎鼠胎龄的增加逐渐增强。波形蛋白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可能在胚胎无瘢痕愈合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3)胎鼠皮肤中真皮成纤维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可能与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密切相关。(4)在胚胎早期出现的无瘢痕性愈合的现象和胚胎成纤维细胞独特的结构功能状态、Ⅰ、Ⅲ型胶原、波形蛋白的表达以及和相关的基因调控有密切关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姜笃银,周岗,孙同柱,盛志勇;胎儿和少儿皮肤内EGF、c-fos和c-myc基因表达变化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2 李武修;;无瘢痕愈合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6年22期

3 张剑 ,向军 ,王志勇 ,王西樵 ,陆树良 ,廖镇江;真皮“生物模板”对创面愈合中胶原影响的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刘霞,唐胜建,王小柯,周晓燕;无瘢痕愈合分子医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5 陈伟;白晓东;;胚胎创面无瘢痕修复的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皮肤中的表达[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7 郭爱华,柳大烈,赵Z,

本文编号:2386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386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