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人羊水干细胞诱导为卵母样生殖细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4 01:28
【摘要】: 将成体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卵母样生殖细胞,将会促进卵子发生的相关研究。根据报道,羊水干细胞具有在体外自发分化为包括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的三个胚层类型细胞的能力。然而,羊水干细胞是否具有发育成生殖细胞的潜能尚未得到证实。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从产前20-38周的人羊水中分离得到一株人羊水干细胞系,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卵母样细胞,并且表达多种生殖细胞相关的标记基因。本研究还发现分化过程中形成的少量形态明显特殊的细胞,可进一步发育到更加成熟的生殖样细胞。 实验中采用有限稀释法,从孕中期的羊水中分离纯化了一株羊水干细胞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其表现为XX型染色体,随后又进一步对该细胞系的特异标志基因进行了鉴定。为了更好地观察诱导细胞在体外的分化及增殖过程,我们在前期工作中构建了pBMP15-EGFP载体。当在添加了猪卵泡液的条件培养基中诱导人羊水干细胞时,我们观察到了一些形态明显特殊的细胞,外面包围着类似透明带样的光环。诱导过程中羊水干细胞可以聚集形成体积较大的悬浮的三维类胚体结构,并且这些类胚体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此外在分化过程中,这些细胞还表达很多生殖细胞相关的标志基因,例如Oct4, Dazl, Stella, GDF9, CD117, SCP3 , ZP1, ZP2以及ZP3基因。当转染构建的pBMP15 -EGFP载体时,这些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的卵母样细胞。对羊水干细胞进行进一步诱导后,我们发现其中的一些圆形细胞可以自发分化成类似孤雌囊胚的结构,直径大约在50 - 60μm左右。 将成体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生殖样细胞的研究,尤其是在人羊水干细胞领域进行的相关探索,或许可以提供一个体外的研究模型,来解决早期生殖细胞发育形成中的一些问题。
[Abstract]:Differentiation of adult stem cells into oocyte-like germ cells will promote the study of oogenesi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 have the ability to spontaneously differentiate into three embryoid types including ectoderm, mesoderm and endoderm in vitro. However, whether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into germ cells has not been confirmed.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a human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 line was isolated from human amniotic fluid 20 and 38 weeks before delivery, and could differentiate into oocyte-like cells under certain induction conditions, and expressed a variety of germ cell-related marker genes. In this study, we also found that a small number of cell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differentiation can b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more mature reproductive-like cells. A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 line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amniotic fluid of second trimester by limited dilution method.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showed that it was a XXtype chromosome, and the specific marker gene of the cell line was further identified. In order to better observ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induced cells in vitro, we constructed the pBMP15-EGFP vector in the previous work. When human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 were induced in conditioned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porcine follicular fluid, some cells with distinct morphology were observed, surrounded by a halo similar to a hyaline band. During induction,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 could aggregate to form a large suspended three-dimensional embryoid structure, and these embryoid bodies were strongly positive for 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ing. In addition, many germ cell-related marker genes, such as Oct4, Dazl, Stella, GDF9, CD117, SCP3, ZP1, ZP2 and ZP3 genes, are expressed in these cells during differentiation. When the constructed pBMP15-EGFP vector was transfected, these cells further differentiated into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positive oocyte-like cells. After further induction of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 we found that some of the circular cells could spontaneously differentiate into parthenogenetic blastocysts with a diameter of about 50-60 渭 m. Studies on the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dult stem cells into reproductive-like cells,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human amniotic fluid stem cells, may provide an in vitro research model to solve some problems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germ cell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维衡;;遗传与遗传病讲座(一)[J];中华护理杂志;1984年01期

2 邢邦华,,李怡岚,郑爱英;生殖细胞是否对辐照食品敏感?─—辐射鱼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1994年05期

3 金玉坷,蔡露,王献理,刘丽波;电离辐射致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及其防护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5年04期

4 程彬,袁振华,查捷,俞国强;三种烷化剂对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5 谢松涛,朱德生,杨贵忠,庄新荣;人胚胎原生殖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6 杨麦贵,杨阳,黄萍,郝晓柯,郑善銮,张竹映,饶国洲;男性不育精液中NO的含量与生殖细胞凋亡的关系[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年04期

7 唐国华;唐朝克;贺修胜;何淑雅;;甲氧滴滴涕对雄性大鼠生殖细胞毒性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8 杨麦贵;杨阳;黄萍;郑善銮;张竹映;郝晓柯;;男性不育精液中尿酸含量与生殖细胞凋亡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11期

9 李厚勇;刘永霞;颜冬英;王筱芬;张树来;;两种除草剂对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彭湘萍;谭亚琳;;卵巢甲状腺类癌1例报告[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斌;李正跃;杨本立;;烟草码绢金龟Maladera sp.精巢染色体的观察[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孟祥东;严云勤;;环境雌激素体外诱导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雷蕾;金世英;洪海燕;张美佳;宁刚;夏国良;;同步发育的生殖细胞-体细胞互作决定原始卵泡的形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解美娜;张才乔;;利用生殖细胞与体细胞共培养模型研究内分泌干扰物的生殖毒性[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金明华;姜春明;王欣;张晶;刘晓梅;王华;王雯;孙志伟;;甲基汞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新新;米玉玲;曾卫东;张才乔;;茶多酚缓解鸡胚生殖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洪喜;陈琛;应雪萍;张永普;周志明;曾国权;;可口革囊星虫的繁殖生物学与生活史[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金明华;张丽红;杜海英;刘晓梅;彭丹冰;刘颖;王雯;孙志伟;;苯并(a)芘对小鼠睾丸生殖细胞代谢酶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米玉玲;曾卫东;张才乔;;大豆黄酮对睾丸生殖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张大雷;米玉玲;王凯明;张才乔;;大豆黄酮对多氯联苯引起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损伤的缓解作用[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钱铮;日允许使用第三方生殖细胞体外受精[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记者李红;法美联手:胚胎干细胞首次培育出生殖细胞[N];科技日报;2003年

3 ;男性生殖细胞能培育干细胞[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4 副主任医师 吕开华;睾丸的三种特殊细胞[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蒋明 戴劲松;手机辐射被证实会损伤生殖细胞[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刘贞妮;捐精人后代寻亲:血脉与法律较劲[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刘素;优生从优孕开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刘霞;生孩子,一个人的事?[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毛黎;美找到获取干细胞的又一新来源[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张田勘;冷冻与生殖的意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斌;睾丸扭转后对侧睾丸细胞凋亡与Fas-FasL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魏宏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A1在多器官中的表达和相关功能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邓德旺;论植物生殖系统基因转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1999年

4 朱庆均;肾阳虚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王会珍;Tyro 3家族受体与精子发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6 刘红云;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鸡胚卵巢和成鸡卵泡发育调控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米玉玲;黄酮类化合物缓解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雄性鸡胚生殖毒性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金明华;苯并(a)芘对小鼠睾丸细胞毒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赵涵;生殖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SOHLH1及其相关基因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朱保平;大鼠单侧隐睾对侧睾丸的损害机制和睾丸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帅;人羊水干细胞诱导为卵母样生殖细胞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解美娜;内分泌干扰物对鸡胚性腺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蔡芸;动物芥子气全身吸收中毒防治药物及综合治疗方案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杨君杰;小鼠睾丸支持细胞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江琴;氟对雄性大鼠生殖细胞端粒酶表达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袁进;睾丸内注射和体内电穿孔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宋萍萍;人羊水和血浆蛋白质组的差异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8 潘少辉;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颜桂军;人胚胎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多能性的鉴定[D];扬州大学;2001年

10 宋宇彤;雄性小鼠生殖细胞Cdc2与P~(70)S6K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63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463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