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热休克因子1参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脏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8 01:24
【摘要】:血供再通治疗是目前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血供再通治疗中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普遍存在的病理变化。它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环节,严重影响了血供再通治疗的效果。如何在冠脉血运重建治疗中保护心脏,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成为心血管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目前这个领域中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利用预处理的方法唤起心脏内在的保护信号通路。预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缺血前处理和缺血后处理,但是它们各自的特点限制了临床上的应用。利用药物模拟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是另一种积极的探索,其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是主要候选药物之一。然而,G-CSF 1临床试验结果的不一致提示复杂的临床背景可能影响了G-CSF对心脏的保护效果,因此对G-CSF在病理环境下的作用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重要。 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 HSF1)及其调节的热休克反应是机体对抗各种损伤的重要内在保护机制。HSF1可以激活多种热休克蛋白,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充当分子伴侣,帮助蛋白折叠、转运,在生长、发育、炎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有研究发现HSF1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以发挥抗凋亡、抗炎症、增加心肌舒缩能力等多种作用。同时,在各种不同的病理状态下,或是各种临床药物的干预下,HSF1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目前G-CSF对心脏的预处理保护机制主要集中在活化内源性的保护激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内源保护性因子,HSF1是否参与了G-CSF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还有待进一步阐明。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揭示G-CSF在临床应用中效果不一致的原因,并更深入的理解G-CSF对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第一部分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SF1是G-CSF保护作用重要的信号分子 假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通过激活心脏内的保护激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保护心脏。热休克因子1 (HSF1)是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重要的内在保护因子,有可能也参与了G-CSF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本部分实验是为了研究HSF1是否参与了G-CSF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1)以同窝的野生型小鼠做对照,在HSF1基因敲除小鼠上连续3天皮下给予G-CSF (100μg/kg/day),然后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4小时。通过超声、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染色的方法,评价心功能和心脏梗死范围。(2)在原代培养心肌细胞给予G-CSF,并将HSF1的siRNA转染心肌细胞,经由过氧化氢刺激24小时,通过AnnexinⅤ染色,观察G-CSF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并比较HSF1siRNA干扰后是否影响G-CSF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1)在野生型小鼠中,给予G-CSF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梗死面积;而在HSF1敲除小鼠中,G-CSF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消失。(2)在未进行HSF1 RNA干扰的心肌细胞中,给予G-CSF能够显著减少过氧化氢诱导的凋亡;而当HSF1表达水平下降后(RNA干扰组),G-CSF不能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 结论:HSF1参与了G-CS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脏的保护作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HSF1/STAT3是G-CS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保护作用的重要信号通路 假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减少缺血再灌注对心脏的损害。热休克因子1 (HSF1)是心脏的内在保护因子之一,有可能与STAT家族相互作用。 目的:研究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G-CSF的保护作用是否与HSF1和STAT3的相互作用相关。 方法:(1)在心脏体外灌流模型和培养的心肌细胞中检测HSF1表达水平和活性与施加G-CSF的关系。(2)在乳鼠心肌细胞中观察G-CSF对STAT3磷酸化的作用。(3)在抑制STAT3活性的情况下,观察G-CSF对HSF1的作用是否发生变化。(4)分别在降低HSF1表达水平和抑制HSF1活性的情况下,观察G-CSF对STAT3的活化是否改变。(5)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观察HSF1和STAT3的相互作用。 结果:(1)在体外灌流心脏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和G-CSF处理并不改变HSF1的转录水平;利用G-CSF处理乳鼠心肌细胞,HSF1 mRNA水平并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但是可以增加HSF1的磷酸化(Ser230)水平,进而促进热休克蛋白(HSP)的生成。(2)G-CSF可以活化心肌细胞中的STAT3,并呈现时间依赖性。(3)用S3I-201抑制STAT3的活性后,G-CSF对HSF1的活化明显被削弱。(4)分别采用RNA干扰HSF1和用KNK437抑制HSF1的方法,观察到G-CSF对STAT3的激活明显减弱。(5)进一步的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HSF1和STAT3存在相互作用,G-CSF处理后两者结合增加,这种变化可以被各自的抑制剂所抑制。 结论:G-CSF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并不改变HSF1的表达水平,而是通过提高HSF1活性的方式增强心肌细胞的内在保护机制;HSF1和STAT3可能通过直接结合,在G-CSF作用下以共激活因子的形式发挥保护作用。 重要性和创新点 1)揭示了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G-CSF药物预处理的保护机制与热休克因子1 (HSF1)及其调控的热休克反应相关。HSF1的表达水平和活性状态直接关系到G-CSF对心脏保护作用的效果。 2)将心肌细胞内在的HSF1保护机制和预处理中保护激酶(RISK)信号通路中的STAT3联系在一起,对预处理保护机制的分子网络起到一定完善作用。 3)明确了HSF1与STAT3是G-CSF预处理保护机制中一对重要的调节因子,并且不同于以往的观点,STAT3不但是缺血晚期反应的重要的信号分子,还可能通过HSF1在再灌注早期也发挥保护作用。 4)针对G-CSF临床试验与基础研究中保护效果的不一致,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一种假设,即复杂的临床背景干扰了HSF1在机体内的状况,G-CSF无法正常唤起心脏内在的保护机制,造成临床治疗效果的不一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6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春艳;刘宝;周树生;李矗;沈建军;;不同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J];安徽医药;2011年07期

2 韩江全;于奎营;胡泳涛;林冬融;黄名璐;;bF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1年06期

3 张慧芝;白建平;于肯明;史婷婷;;芹菜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4 刘志强;崔利德;;生酮饮食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J];职业与健康;2011年15期

5 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1年04期

6 陈瑞娟;芮庆林;;中医药对缺血再灌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9期

7 刘利;陈丽;王兴会;;氯丙嗪预处理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肠功能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8 曾敏;颜红兵;;核因子-κB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J];中国循环杂志;2011年04期

9 王国华;姜国忠;殷响;;前列地尔和缺血后处理对兔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试验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董长生;孙辉平;刘卫珍;杨金凤;;奥曲肽预处理对兔肝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涛;张虹;李贵刚;胡维琨;;地塞米松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郑卫红;钱京萍;;阿斯咪唑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修恒;陈晖;詹炳炎;周江桥;祝恒成;陈志远;;缺血后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敏;张炜;顾民;吕强;徐东亮;韩志坚;;Eritoran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刘德强;赵德化;盛宝恒;;呋喃二氢吡啶Ⅰ对离体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姚洁洁;詹维伟;陈林;刘振华;陈曼;周建桥;;超声造影评估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皮质与锥体血流灌注差异[A];第二届长三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方显明;杨建设;肖柳华;刘钧超;;益心脉颗粒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超微结构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李俊龙;孙则禹;陈明;张古田;顾晓箭;;红景天甙对大鼠肾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试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姚俊岩;李士通;;异丙酚与缺血再灌注损伤[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10 王祖峰;温端改;侯健全;严舂寅;欧阳骏;浦金贤;潘浩;;慢病毒介导的iNOS siRNA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万同己;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干预[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梁日欣 肖永庆 高伟;川芎内酯A具抗心肌缺血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张茨;扭转的睾丸切还是保——医生有新说[N];健康报;2005年

4 燕海霞 王忆勤 李福凤;川芎嗪在肾脏病中应用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林智岚 谢振华 何彪 康金龙 黄金清 黄建林 姚瑾 何金 邱锦溪 李绍鹤 刘美桢;海西建设中的福建妇女[N];福建日报;2006年

6 张中桥;西京医院首次建立神经干细胞移植实验模型[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杨嘉珍邋欧阳作宪;葛根素对脑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徐杰 窦若兰 蒋与刚;丹参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罗刚;肾脏衰老研究多点突破[N];健康报;2006年

10 记者 郑福汉 见习记者 甘青;执着的追求[N];咸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宏;热休克因子1参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心脏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凤鸣;巯甲丙脯酸停跳液对低温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的保护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3 李舒媛;聚集素蛋白(Clusterin)在心脏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与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曹泽玲;靶向PPARγ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特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5 金欢胜;HSP70介导肾脏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6 贺晓楠;腺苷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7 江浪清;缺血后处理对同种异体大鼠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召辉;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9 吴锦波;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10 王梦]};Exendin-4对大鼠皮质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质网相关性细胞凋亡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克;亚低温对兔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安肖霞;抑肽酶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高颖;兔心肌缺血与再灌注过程对心电图QRS合值及心肌酶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4 李侠;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许建新;NF-κB抑制剂对大鼠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6 俞炜;甲基强的松龙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靖智利;七氟醚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9年

8 赵黎丙;缺血再灌注损伤上调心肌组织Pim-3基因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杨永丽;rHuEPO预处理对HK-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I3K/Akt/GSK-3β通路的调控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铁军;灯盏细辛对大鼠肾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79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479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7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