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超声行波微流体驱动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及声固耦合分析

发布时间:2019-08-07 10:32
【摘要】: 随着MEMS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微流体驱动与控制技术的研究已逐渐成为MEMS研究的一个热点,开展对微尺度、微结构及微功能器件的微流体机理研究,寻找合适的微流体建模方法,进而对微流体器件的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研究,是目前微流体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超声行波微流体驱动技术在原理上不同于当前各种微流体驱动技术,它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产生的超声振动在输送管道中激起行波,并在管道内的流体介质中产生行波声场,在声流、声辐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液体沿行波方向运动,是一种新的微流体驱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微流体驱动技术,超声行波驱动没有可动部件,所需驱动电压低,控制方法简单,利于小型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首先概述了微机电系统(MEMS)及微流体系统的发展现状,回顾了微流体驱动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对目前的几种微流体驱动技术作了介绍。 其次,介绍了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及其材料特性和频率特性,详细分析了行波的合成,通过对声辐射压力及声流产生机理的研究,得出驱动机理与模型参数的关系,为超声行波微流体的驱动控制打下基础。 然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圆环形微流体驱动模型,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讨论了模型固有频率与基底结构参数的关系,如模型的内径、外径、基体厚度,并分析了沟道尺寸对固有频率的影响;通过谐响应分析,激励出所需振型,验证了频率特性,得出了响应位移随频率的变化特性,为模型结构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指导。 最后,介绍了声学基础及声固耦合理论,结合数值方法,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超声行波微流体驱动模型的声固耦合模态分析,通过对耦合模型与非耦合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声场对模型固有频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流体密度、声速等因素对模型共振频率的影响。
【图文】:

超声行波微流体驱动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及声固耦合分析,姜春香;2008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一1双金属悬臂梁致动的微薄膜泵如图1一1为一个双金属悬臂梁制动的微机械薄膜泵的结构图[32]。典型的往返运动式薄膜微机械泵可产生 110kPa的静水压力,流速可达到大约lm腼in.1993年一种无阀微机械泵由瑞典斯德哥尔摩Chalmer大学的stelluneE和stelnlneG等提出【34,35],在这种微泵中,薄膜式微泵的止回阀被扩散器/喷嘴单元代替。扩散器/喷嘴单元在两个方向上的流阻不同,可以产生单方向的净流量。图1一2为该泵的原理图。这种微泵有两个优点:一是泵腔内的最小缝隙相对较大(80一100娜),薄膜泵的颗粒问题在无阀泵中不会遇到;二是既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这种无阀泵的缺点是在关闭时没有流动阻力,所以当存在反压力时

超声行波微流体驱动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及声固耦合分析,姜春香;2008年


电泳芯片、低电压电泳芯片和交流电式的电驱动动流体在微管道中流动,是一类较为和控制方法之一。电渗驱动属于致动触的管壁上有不动的表面电荷是电渗基或是液体中被强力吸附在表面的电用下,溶液中的抗衡离子就会在固液电荷则几乎为零,,双电层由紧密层和离子的厚度。当在管道两端施加适当在紧密层和扩散层之间的滑动面上发力的作用,当形成扩散层的离子发生,因此形成了电渗流。图1一为电渗流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威;廖胜辉;赖震;;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全节段有限元建模与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1年02期

2 陈静;邓子辰;;药物洗脱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王丽珍;赵峰;樊瑜波;;新型带锁髓内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物力学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1年04期

4 王靖哠;孙节;朱赴东;王莹;廖胜辉;朱形好;;建立基于映射的个性化颌面部六面体有限元模型[J];医用生物力学;2011年04期

5 何剑颖;董谢平;;脊柱生物力学的有限元法研究进展(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6期

6 谭泽松;姜献峰;游嘉;邵现红;;基于ABAQUS软件的成人正中咬合关系评测方法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7 张福江;肖瑜;;有限元分析在人工髋关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1年09期

8 李宁;张洪武;;冠脉支架纵向柔顺性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11年03期

9 费琦;王炳强;杨雍;唐海;李锦军;王以朋;李东;;计算机模拟椎体成形对邻近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6期

10 农鲁明;周栋;徐南伟;;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严重腰椎不稳定型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军;丁龙章;陈水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计算的整体有限元方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一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徐华;马瑞芳;陈建明;贾培发;;几种典型单元剖分结果的绘制方法在复合动力学环境可视化仿真(CDE-VSIM)系统中的应用[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3 朱菊芬;牛海英;季文峰;;参考面单元模式及其在分层梁振动分析中的应用[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吴永前;吴时彬;伍凡;;大型轻质反射镜加工支撑状态的有限元分析研究[A];现代光学制造技术论文集[C];2002年

5 徐红艳;陆燕;李忠;;地球同步轨道辐射制冷器热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承刚;;CZ14型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机电耦合仿真分析[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欣;;单位分解有限元方法求解应力强度因子[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殷有泉;吴向军;刁建快;蒋阗;单文文;;水力压裂支撑裂缝对储层应力场的影响和重复压裂产生新缝的可能性[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刘学晨;陆伟东;刘伟庆;周石磊;;门前设置聚氨酯泡沫塑料对防护门抗爆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吴逸群;李志成;;概率弹粘塑性动力有限元方法及其应用[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世亚太 雷先华;某型战机RCS计算简报[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杨熙明;汽车梦圆会有时[N];湖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杨熙明;让“中国制造”更加响亮[N];湖南日报;2005年

4 记者 李大庆;让计算机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N];科技日报;2007年

5 安世亚太 雷先华;ANSYS高性能并行计算[N];中国航空报;2005年

6 齐芳;我科学家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N];光明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齐焕君;吴学仁荣膺国际大奖[N];中国航空报;2000年

8 记者 李大庆;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系统升级换代[N];科技日报;2002年

9 包亦望 万德田 刘立忠 韩松 石新勇;钢化玻璃自爆源和自爆机理分析[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吴山青;知难而上为推广[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亚平;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诊断的振动模态分析方法[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陈锦江;轴承数字化设计及其在高速陶瓷球轴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3 苏哈布;开孔钢板剪力键的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刘梅林;节点间断伽辽金有限元方法及其在计算电磁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胡姝芳;哈密顿系统有限元方法的长时间性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军征;有限体积—有限元方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原理和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赵国忠;变分迭代方法及Lagrange坐标系下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年

8 易利军;非齐次Dirichlet边值问题的h-p型有限元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海滨;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荣国;楔环连接结构静力接触行为与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运鑫;小型超导磁体的电流引线及脉管制冷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寇志起;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向列相液晶盒中的指向矢分布[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邢帆;小比例掺量纳米粒子及氧化锌晶须对PP-R树脂力学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健;连续刚构桥梁施工控制静力分析及程序设计[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龚安栋;卫星太阳能帆板的有限元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常春影;门式起重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胡芳芳;纤维(FRP)约束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8 黄锰钢;一个新型的抛物线索单元及其验证[D];福州大学;2006年

9 李朝红;CS板式结构建筑温度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王家主;长大纵坡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3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23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