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鲍曼不动杆菌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5 12:19
【摘要】: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喹诺酮耐药表型,探讨其基因之间的同源性;研究其耐药表型与其染色体上gyrA和parC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基因的表达情况。 【方法】 (1)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对90株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基因外回文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 (2)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鲍曼不动杆菌的gyrA和parC基因,对PCR产物进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及DNA测序。 (3)琼脂稀释法测定外排泵抑制剂(CCCP)对喹诺酮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的影响。RT-PCR扩增鲍曼不动杆菌外排蛋白基因(adeB),利用图像分析软件(Bandscan)测定其相对灰度值,分析耐药株和敏感株在表达adeB基因方面的差异。 【结果】 (1) 9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3.3%和60.0%。同源性分析可分成9种基因型。其中A型3株(3.33%)、B型40株(44.44%)、C型22株(24.44%)、D型5株(5.56%)、E型7株(7.78%)、F型2株(2.22%)、G型2株(2.22%)、H型7株(7.78%)、I型2株(2.22%)。其中以B型数目在各型中数目是最多的。 (2) 90株均扩增出了343 bp的gyrA基因和327bp的parC基因产物。9种基因型中,3种表型耐药的基因型PCR产物经DHPLC检测均出现异常双峰或者多峰。测序证实gyrA基因存在83位Ser→Leu突变,parC基因存在80位Ser→Leu突变,同时parC基因还存在3个位点的同义突变;敏感株运用DHPLC检测只出现单峰,测序未发现突变。 (3)使用CCCP后,有71株MIC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6株出现泵表型阳性(耐药株14株,敏感株2株)。90株逆转录成cDNA后,有84株表达adeB基因。耐药株中有96.7%(63/65)表达adeB基因,敏感株中有84.0%(21/25)表达adeB基因。 【结论】 (1)目前细菌对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已经开始接近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值得临床密切关注。 (2)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之间我院可能存在某一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流行。 (3)DHPLC在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方面具有高灵敏,经济快捷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与gyrA和parC基因的高频突变密切相关。parC基因的3个位点的同义突变提示parC基因更易于发生突变。 (5)外排泵抑制剂可以增强喹诺酮药物的抗菌活性,药物的主动外排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之中。 (6)主动外排作用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其中adeB基因表达增强在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图文】:

图谱,耐药株,表型


gyrA基因的DHPLC图谱

图谱,亮氨酸,丝氨酸,氨基酸


19注: A、B、C为表型耐药株,, D为敏感株图4 parC基因的DHPLC图谱3 株标本 gyrA 基因的测序结果发现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而存在相同的突变位点。其中 gyrA 基因 83 位氨基酸 TCA 中的氨基酸由丝氨酸(Ser)→亮氨酸(Leu);parC 基因 80 位碱基 中的 C→T,导致丝氨酸(Ser)→亮氨酸(Leu),另外 A、B、rC基因测序还存在3个位点的同义突变(71G→T,75T→C,81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78.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大伟;魏殿军;马全玲;门昆;曹阳;;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由插入序列ISAba1点突变引起的bla_(OXA-23)表达减低[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年05期

2 马真;蔡绍曦;佟万成;阮世冲;王辉;;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AdeABC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王晓成;王景红;苏凤成;;基层医院外科病房610例患者感染细菌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本刊2011年第10期专题:病原菌及耐药株检测[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5 张芸;刘明涛;盛美艳;李玉;;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体内外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1期

6 许亚丰;王春新;陈国千;耿先龙;赵琪;周丽珍;糜祖煌;;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携带多种转座子与插入序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阳;马全玲;魏殿军;赵猛;;天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李先平;王敏;秦章顺;曹虹;;鲍曼不动杆菌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3 黄艳飞;王俊瑞;顾海彤;尚欣荣;曹晶晶;王玫;鲁辛辛;;医院爆发流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关键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罗宇芬;赖伟华;潘梦莹;;院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临床用药分析[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孙立颖;黄磊;徐国宾;夏铁安;;碳氢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卢雅敏;邹安庆;侯佳惠;费静娴;郭美艳;周铁丽;;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评价[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史莉;;1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唐吉斌;翁伟;周东升;吴志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董琳;张同强;王志远;李海燕;;儿童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刘天祥;薛晓东;张永明;;烧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耐药性传递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秀全;注意合理应用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N];健康报;2005年

2 通讯员朱水英 记者李水根;鲍曼不动杆菌研究获多项创新成果[N];健康报;2010年

3 ;关注喹诺酮类药品的不良反应[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陈国东;喹诺酮类市场欣欣向荣[N];医药经济报;2003年

5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罗学宏;喹诺酮类用药八不宜[N];大众卫生报;2002年

6 祝建芳邋朱水英 特约记者 俞欣;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新耐药基因[N];健康报;2008年

7 实习记者 罗敏贤;规范使用,挽救喹诺酮[N];医药经济报;2011年

8 陶庆春;警惕鲍曼不动杆菌[N];健康报;2006年

9 健康网 周健;喹诺酮类低价徘徊反弹需时机[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特约撰稿 蔡德山;降价大势下喹诺酮类争锋依旧[N];医药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一骐;中国部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陈威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闫中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多态性及耐药基因组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许攀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与“耐药岛”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丁;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6 邵宜波;枸橼酸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qnrB24基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悦;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W61耐药与播散机制的基因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王明华;qnr介导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皮博睿;多重耐药菌消毒剂抗性和精氨酸代谢移动元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马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云;多种外排泵抑制剂逆转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1年

2 袁星;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和耐药基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郭普;蚌埠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β-内酰胺类药物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4 赖智双;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秀丽;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6 关晓宣;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临英;抗菌药物联合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和体内抗菌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蒋颜;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培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基因及调控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526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26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