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杂色曲霉素暴露对机体免疫调节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1 01:35
【摘要】: 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 ST)是由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等产生的一种具有致癌性的代谢产物。杂色曲霉素产生菌及ST在世界各地粮食及饲料中的污染比较普遍,甚至在潮湿居所的地毯中也检出了ST的污染。研究表明,饲喂含有ST的饲料或灌喂ST均可诱发实验动物肺腺癌的发生。ST可以诱发体外培养人胚胃粘膜细胞的恶性转化。除致癌作用外,ST对免疫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因子分泌、抗原递呈等均有一定影响。 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界因素侵害的重要屏障,许多致病因素可通过削弱甚至摧毁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致病。某些致癌因素也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造成机体免疫细胞改变,特别是免疫监视机能的改变而发挥致癌作用。目前有关ST诱发免疫损伤的机制研究多集中在淋巴细胞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因子分泌等直接的免疫反应方面,对免疫调节细胞的研究甚少。因此,在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上探讨给予ST作用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对进一步揭示ST的致癌机理和其它生物效应具有一定学术意义。 调节性T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自身免疫,保持机体的自身耐受性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减弱机体对肿瘤和感染免疫反应的作用。FoxP3阳性表达是鉴定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树突状细胞(DCs)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可与T、B和NK细胞相互作用,并促进其激活、分化和产生效应;诱导或调节初级或次级免疫反应。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是树突状细胞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在慢性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是Ca2+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蛋白,在体内参与了多种淋巴细胞的激活;皮肤T细胞趋化因子27 (Ccl27)是肿瘤相关T淋巴细胞的重要调节因子,它们的活性变化与多种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迄今为止,文献中尚未见有关ST对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以及对CaN和Ccl27表达影响的报道。为进一步探讨ST对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本研究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整体水平上观察了ST急性作用对BALB/c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和皮肤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CD123+/BDCA2+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影响,以及小鼠皮肤中CaN和Ccl27表达变化;在细胞水平上研究了ST急性作用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同时探讨了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ST影响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中的作用。 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1杂色曲霉素对BALB/c小鼠外周血及免疫器官中免疫调节细胞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ST对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免疫器官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方法:按照3μg/kg、30μg/kg、300μg/kg、3000μg/kg经腹腔注射一次性给予雄性BALB/c小鼠ST处理,眼球放血收集小鼠外周静脉全血,采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处死小鼠,胸腺、脾脏组织完整取材。采用FCM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胸腺和脾脏内CD4+、CD8+和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内FoxP3+调节性T细胞及CD123+/BDCA2+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量变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FoxP3、CD123和BDCA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 结果: 1.1 ST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8+和FoxP3+T淋巴细胞的影响 FCM检测结果显示,ST处理24 h,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ST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没有明显影响。但随ST浓度的增加,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r=0.862, n=5, P0.01)。 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ST作用24 h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944, n=5, P0.01)。 1.2 ST对小鼠胸腺和脾脏内FoxP3+T淋巴细胞的影响 FCM检测结果显示,ST处理24 h,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ST对小鼠胸腺CD4+ T淋巴细胞百分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小剂量ST(3μg/kg)处理组小鼠胸腺CD8+ T淋巴细胞百分率可见明显下降(P0.05)。3和30μg/kg ST处理组脾脏CD4+和CD8+ 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300μg/kg和3000μg/kg ST处理组胸腺和脾脏CD4+和CD8+ 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无明显变化。但各不同剂量ST处理均可明显提高胸腺和脾脏FoxP3+ 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随ST浓度的增加,胸腺和脾脏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T 30μg/kg、300μg/kg和3000μg/kg剂量组胸腺内淋巴细胞FoxP3+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明显高于相应溶剂对照组(P0.05);ST各处理组脾脏内FoxP3+ 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也均明显高于相应溶剂对照组(P0.05)。在0~3000μg/kg ST浓度范围内,胸腺和脾脏FoxP3+T淋巴细胞数与ST处理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胸腺: r=0.831, n=5, P0.01;脾: r=0.873, n=5, P0.01)。 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在0~3000μg/kg ST浓度范围内,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FoxP3表达量逐渐升高,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胸腺: r=0.658, n=5, P0.01;脾: r=0.621, n=5, P0.01)。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ST作用24 h后,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Fox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 1.3 ST对小鼠胸腺和脾脏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0、300和3000μg/kg ST组胸腺细胞CD123阳性标记指数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在脾脏细胞CD123阳性标记指数明显高于相应溶剂对照组(P0.05);ST中、高剂量处理组胸腺细胞BDCA2阳性标记指数明显低于相应溶剂对照组(P0.05);而各ST处理组脾脏细胞BDCA2阳性标记指数均明显高于相应溶剂对照组(P0.05);小鼠胸腺和脾脏CD123+和BDCA2+细胞数的变化与ST的处理浓度存在明显剂量依赖关系。 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在0~3000μg/kg ST浓度范围内,胸腺淋巴细胞CD123和BDCA2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并与ST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CD123: r=-0.825, n=5, P0.01; BDCA2:r=-0.831, n=5, P0.01);而脾脏淋巴细胞CD123和BDCA2蛋白的表达量则逐渐升高(CD123: r=0.819, n=5, P0.01; BDCA2: r=0.756, n=5, P0.01)。 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ST作用24 h后,小鼠胸腺细胞CD123 mRNA表达较溶剂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并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944, n=5, P0.01);而脾脏细胞的CD123 mRNA则均较溶剂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并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906, n=5, P0.01)。 可见ST对胸腺和脾脏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具有器官特异性,不同器官影响不同。 2 ST对小鼠皮肤组织CaN、Ccl27表达以及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腹腔注射给予ST对小鼠皮肤组织CaN和Ccl27表达,以及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浸润的影响。 方法:实验动物模型同前一部分,全层皮肤1×1cm2取材。取部分皮肤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4 h后,常规石蜡切片制备,按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皮肤组织CaN+、Ccl27+、FoxP3+细胞数量变化;取100 mg皮肤组织加入500μL蛋白裂解液,提取皮肤组织总蛋白,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N、Ccl27、FoxP3蛋白的表达;部分皮肤组织液氮冻存,提取组织RNA,RT-PCR方法检测CaN、Ccl27、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2.1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 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各ST处理组动物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皮肤组织结构均无明显病理性改变。 2.2 ST对小鼠皮肤组织细胞CaN和Ccl27表达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0、300和3000μg/kg组CaN阳性标记指数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并且与ST的处理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r=0.752, n=5, P0.01);而Ccl27阳性标记指数与相应溶剂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差别。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随着ST处理浓度的增加,CaN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其中30,300,3000μg/kg ST组蛋白表达升高尤为明显(P0.05),并与ST的处理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931, n=5, P0.01)。同时,ST 30,300和3000μg/kg处理后相对Ccl27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ST作用24h后,小鼠表皮细胞CaN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并且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843, n=5, P0.01);但Ccl27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 2.3 ST对小鼠皮肤内FoxP3+T淋巴细胞的影响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ST 300μg/kg和3000μg/kg处理组FoxP3+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分别为3.30±0.675和4.70±0.949,明显高于相应溶剂对照组(1.40±0.966, P0.05),并且在ST 0~3000μg/kg浓度范围内,随着ST处理浓度的升高,FoxP3+T淋巴细胞标记指数也逐渐增高(r=0.757, n=5, P0.0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腹腔给予ST作用24 h后,小鼠皮肤组织FoxP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并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781, n=5, P0.01)。 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ST作用24 h后,小鼠皮肤组织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749, n=5, P0.01)。 3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性给予ST处理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HPBMCs),培养48 h后,用10% 1640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1~2)×108个/L,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更换2%低血清1640培养基,实验组分别给予ST 100μg/L、500μg/L、1000μg/L和2000μg/L处理,溶剂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MSO (0.2 mL/L)和生理盐水处理,继续细胞培养24 h。收集细胞,采用FCM方法检测HPBMCs中CD4+、CD8+和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PBMCs中FoxP3、JNK、ERK、p38蛋白表达情况和JNK、ER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HPBMCs中FoxP3、JNK、ERK和p38 mRNA的表达情况。 取培养48 h后HPBMCs用10% 1640调整细胞浓度为(1~2)×108个/L,接种于接种于培养瓶。实验分为5组,即对照组、溶剂对照组、ST处理组、阻断剂组和阻断剂预处理+ST处理组。细胞培养24 h后,更换2%低血清1640培养基,阻断剂组分别加入MAP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 (1μM)、PD98059 (50μM)和SB203580 (0.5μM)。30 min后ST处理组和阻断剂预处理+ST处理组分别给予1000μg/L ST,溶剂对照组和对照组给予DMSO (0.1 mL/L)和生理盐水处理。HPBMCs培养24 h后离心收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FoxP3蛋白表达和JNK、ERK、p38磷酸化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HPBMCs中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3.1 ST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8+和FoxP3+T淋巴细胞影响 FCM检测结果显示,ST处理24 h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ST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没有明显影响。但ST处理可明显提高FoxP3+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且在0~2000μg/L浓度范围内,随着ST浓度的增加,FoxP3+T淋巴细胞百分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r=0.920, n=3, P0.01)。 3.2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 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在0~2000μg/L ST浓度范围内,随着ST处理浓度的升高,细胞内FoxP3蛋白表达逐渐升高(r=0.868, n=3, P0.01)。 3.3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的变化情况 RT-PCR检测表明,给予ST作用24 h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并且与ST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793, n=3, P0.01)。 3.4 ST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3.4.1 ST对细胞内JNK、ERK和p38表达的影响 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ST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24 h,对细胞内JNK、ERK和p38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在0~2000μg/L ST浓度范围内,随着ST处理浓度的升高,细胞内JN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也逐渐升高(JNK: r=0.831, n=3, P0.01;ERK: r=0.687, n=3, P0.01),而p38的磷酸化水平则随着ST处理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r=-0.661, n=3, P0.01)。 RT-PCR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ST作用24 h,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JNK、ERK和p38 mRNA的表达也没有明显影响。 3.4.2 MAPK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对ST诱导的细胞内JNK、ERK和p38表达变化的影响 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SP600125和PD98059分别能够明显阻断ST诱导的细胞内JN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作用(P0.05)。1000μg/L ST和SB203580 (0.5μM)单独处理,均可明显抑制细胞内p38的磷酸化水平(P0.05),0.5μM SB203580预处理可使1000μg/L ST诱导的p38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 3.5 MAPK信号传导通路对ST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增多的影响 3.5.1 JN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对ST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增多的影响 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 SP600125预处理+1000μg/L ST处理组细胞内FoxP3蛋白的表达则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而与1000μg/L ST处理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 RT-PCR结果显示,SP600125预处理+1000μg/L ST处理组细胞内FoxP3 mRNA的表达与1000μg/L ST处理组也没有明显差别(P0.05),同样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 结果提示,SP600125预处理对ST诱导的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的作用没有明显影响。 3.5.2 ER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对ST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增多的影响 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PD98059预处理+1000μg/L ST处理组细胞内FoxP3蛋白的表达较1000μg/L ST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而与溶剂对照组没有差别(P0.05)。 RT-PCR结果显示,PD98059预处理+1000μg/L ST处理组细胞内FoxP3 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1000μg/L ST处理组(P0.05),而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 结果提示,PD98059预处理可以阻断ST诱导的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的作用。 3.5.3 p38信号传导通路的受抑制对ST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增多的影响 Western检测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SB203580处理组细胞内FoxP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SB203580预处理+1000μg/L ST处理组细胞内FoxP3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同时较1000μg/L ST处理组也明显升高(P0.05)。 RT-PCR结果显示,SB203580预处理+1000μg/L ST处理组细胞内FoxP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1000μg/L ST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 结果提示,SB203580预处理可以促进ST诱导的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升高的作用。 结论: 1.一次腹腔注射ST处理24 h,可使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且上调FoxP3在mRNA水平的表达。 2.一次腹腔注射ST处理24 h,可使BALB/c小鼠胸腺和脾脏内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且上调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 3.腹腔注射ST对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影响具有器官特异性。可使BALB/c小鼠胸腺内CD123+/BDCA2+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明显减少,而脾脏内CD123+/BDCA2+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数明显增多。同时可以下调BALB/c小鼠胸腺内CD123和BDCA2蛋白及CD123 mRNA的表达;而上调小鼠脾脏内CD123和BDCA2蛋白及CD123 mRNA的表达。 4.一次腹腔注射ST处理24 h,可使BALB/c小鼠皮肤CaN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增高;但对Ccl27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5.一次腹腔注射ST处理24 h,可使BALB/c小鼠皮肤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增多,并且上调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的表达。 6.一次性给予ST处理24 h,可使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且上调FoxP3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 7.一次性给予ST处理24 h,可以激活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NK和ERK信号转导通路,同时抑制p38信号转导通路。 8.给予JNK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预处理对ST诱导FoxP3的表达升高没有影响;给予ERK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预处理可以阻断ST对FoxP3表达升高作用;给予p38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预处理对ST诱导的FoxP3表达升高有明显的协同作用。ERK和p38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介导ST诱导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表达升高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向华,张祥宏,严霞,尹桂然,谭延伟,李月红,刘艳丽,杨建柱,王俊灵,王凤荣;杂色曲霉素对体外培养人外周血白细胞介素Ⅱ分泌影响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2年02期

2 谢同欣,张祥宏,,严霞,王凤荣;杂色曲霉素体外对人胃粘膜的致癌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1996年06期

3 邢凌霄,张祥宏,李月红,左连富,严霞,王俊灵,王凤荣;杂色曲霉素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P1及LMP2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568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68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