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滋养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1 13:43
【摘要】: 研究目的:观察人胎盘滋养细胞对T淋巴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探讨滋养细胞对淋巴细胞辅助T细胞细胞因子(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滋养细胞源性影响T细胞的效应分子。 材料与方法:分离早孕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制备滋养细胞条件培养基,供淋巴细胞培养用。分离、纯化健康未孕妇女T淋巴细胞。以植物血凝素刺激T淋巴细胞,~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基雌二醇、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胎盘生乳素浓度。高效液相分析测定培养基中色氨酸浓度。建立早孕绒毛组织培养,制备绒毛组织条件培养基,经浓缩、电泳、切胶、胶内酶解和脱盐等处理,鸟枪策略串联质谱分析蛋白质谱。质谱测序数据查人蛋白质数据库,查库结果进行GOA分类,并查PUBMED医学文献库、复习文献。 结果:(1)、滋养细胞条件培养基中检测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雌二醇和孕酮,而对照培养基中未检测到4种激素。对照培养基的色氨酸浓度为19.01±1.04μmol/L,条件培养基为3.79±0.45μmol/L,当制备条件培养基时添加特异性吲哚胺2,3双氧化酶(IDO)抑制物1-甲基色氨酸,条件培养基中色氨酸浓度为15.40±2.66μmol/L。(2)、滋养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3H—胸腺嘧啶掺入率,随着淋巴细胞培养液中条件培养基含量的增加,淋巴细胞~3H—胸腺嘧啶掺入率逐步降低;制备条件培养基时添加特异性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抑制IDO活性或者向条件培养基添加色氨酸至生理浓度均显著减弱条件培养基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淋巴细胞~3H—胸腺嘧啶的掺入率得到部分恢复。(3)、滋养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减少淋巴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显著增加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IL)-10。辅助T细胞1(Th1)/Th2比值即TNF-α/IL-10比值显著降低。(4)、根据质谱数据检索人类蛋白质数据库得到1869个肽段,对应548个蛋白质。经GOA分类分析,在总共548个蛋白质中,细胞内/膜蛋白质285个,占52%:细胞外蛋白质72个,占13%;细胞定位不明的蛋白质127个,占23%;其它蛋白质64个,占12%。(5)、在总共72个细胞外蛋白质中,血浆蛋白质31个,占43%;细胞外基质蛋白21个,占29%;滋养细胞源性蛋白质7个,占10%;来源不明的蛋白质13个,占18%。(6)、10种蛋白质对T淋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甲胎蛋白、glycodelin、转化生长因子β2、thrombospondin-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和galectin-1。 结论:滋养细胞产物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增加T淋巴细胞IL-10产生,减少TNF-α产生,降低Th1/Th2比值。IDO介导的选择性快速降解色氨酸是滋养细胞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滋养细胞条件培养基是多种免疫调节物的混合体,其免疫抑制作用是这些免疫调节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图文】:

上清液,淋巴细胞,白介素,辅助T细胞


滋养细胞条件培养基显著减少淋巴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110.26士15· 09pg/mlVS22.00士 0.58pg/ml,p二0.02),并显著增加淋巴细胞产生白介素一10(21.94士 0.54pg/mlvs46.30士 3.39pg/ml,P<0.001)。图2。辅助T细胞1(Thl)/ThZ比值即TNF一a/IL一10t匕值显著降低(5.03士 0.69VS0.48士 0.01

辅助T细胞,上清液,比值


素一10(21.94士 0.54pg/mlvs46.30士 3.39pg/ml,,P<0.001)。图2。辅助T细胞1(Thl)/ThZ比值即TNF一a/IL一10t匕值显著降低(5.03士 0.69VS0.48士 0.01,P<0.001)。图3。二二“0厂二厂一~一一-—门门门门门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晶;何晓宇;;蛋白质组学在围产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年03期

2 冯亚玲;周昌菊;;蛋白质组学在子痫前期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年06期

3 唐功耀,乔军,赵武述;同种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克隆方法的建立[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王海龙;杨静;祁振国;岳秀兰;;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胡小勤;曾学文;;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方证相关”研究的启示[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1期

6 杨刚;范秋灵;刘晓丹;张从笑;郭佳音;王力宁;;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7 齐连芬;李川洁;胡元会;;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8 陈筱潇;药物蛋白质组学-药物研究的新思路[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4期

9 ;蛋白质组(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1)[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章文,伍龙军,徐天乐;蛋白质组学与神经科学:从蛋白质到网络[J];医学与哲学;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雷;王s

本文编号:2568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68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