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杜氏藻包括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及Dunaliella bardawil等,属于自养的耐盐单细胞真核绿藻,细胞形状呈梨形,具双鞭毛,胞内有一个大的杯状叶绿体。盐藻可在0.05~5.0 mol/L(饱和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生长繁殖,盐藻细胞无细胞壁,其营养体细胞属于单倍体细胞。由于这些生物学特性,盐藻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生物反应器候选宿主。此外,盐藻是光合自养生物,所以它的培养只需简单的无机培养基,而模式生物如大肠杆菌、酵母等则需要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盐藻耐高浓度的氯化钠,故盐藻培养过程中不容易污染其它微生物;盐藻无细胞壁,载体DNA等容易导入细胞内,故其转化等遗传操作较普通的植物细胞容易;盐藻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蛋白质的糖基化等翻译后加工、修饰过程,故利用盐藻生产的基因工程产物如蛋白质或多肽药物等,较之大肠杆菌等生产的基因工程产物更接近真核蛋白。另外,从转基因的角度考虑,由于盐藻营养体细胞的基因组是单倍体,不存在双倍体或多倍体细胞的基因型到表型的显性、隐性等遗传关系,所以其基因型能直接体现在表型上,非常有利于遗传突变株的筛选。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多的对盐藻的研究主要仍集中在胡萝卜素的生产和利用以及盐藻的耐盐机理上,但对盐藻进行转基因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 盐藻Dunaliella bardawil属于杜氏藻的一种,它较之盐生杜氏藻 郑州大学医学院2003年博士论文 光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盐藻除草剂抗性转化中的应用 (Dunaliella salina)具有更强的胡萝卜素合成能力,胡萝卜素含量占其 干重可达10%I8]。Dunaliellaba炸lawil中的cbr基因是一种与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cb:的表达与高等植物的早期光诱导基因(e arly light一induced genes,e一ip)的表达密切相关[81,eBR蛋白后被认为是一种 玉米黄质结合蛋白,后者与CBR蛋白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对盐藻的光 合作用系统起一种保护作用I9],cBR基因是一种诱导表达的基因,诱 导条件包括强光、硫酸盐剥夺以及norflurazon(一种除草剂)处理等[0]。 业已证明,野生盐藻对许多抗生素具有抗性[10,1‘];虽然盐藻对氯 霉素敏感,但根据我们实验室过去研究经验,用氯霉素抗性来筛选转 化的盐藻,现象不明显,筛选周期长;而后来我们自己的研究表明, 野生的盐藻,无论是Dunalzella:alina[‘2]还是Dunaliella ba凡lawil(数 据未显),均对除草剂草T磷(phosphinothricin,即T)敏感。最低3 .omg几 剂量的草丁嶙就能够完全抑制盐藻的生长。草丁嶙系谷氨酸的结构类 似物,进入细胞后可以抑制谷氨酞胺合成酶从而导致细胞内积累高浓 度的氨而使细胞发生氨中毒【‘’〕。Bar基因是除草剂抗性基因,其编码产 物草丁嶙乙酞转移酶可以使PPT乙酞化而失去毒性[l4,”]。 本实验室实践证明,对盐藻使用除草剂草丁嶙筛选体系,效果明 显。 为对盐藻进行转基因研究,我们设计并克隆了一种光诱导的盐藻 表达载体,用于盐藻的瞬时转化和稳定转化。在该载体中我们将外源的 bar基因插入到Dunal心la ba尹’c lawil的CBR基因的启动子(强光诱导表 达)之下,并在bar基因下游接上CBR基因的终止子(3,一UTR,, 3‘一tintranslated region),构成一个bar基因的表达盒。 作者在盐藻的培养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两种盐藻转 化方法,即电激转染和磷酸钙共沉淀转染。利用自己构建的盐藻光诱导 载体,分别通过电激转染和磷酸钙共沉淀转染,进行盐藻的除草剂抗性 郑州大学医学院2003年博士论文 光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盐藻除草剂抗性转化中的应用 转化,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两种转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和 分析,为转基因盐藻生物反应器研究初步建立了两种比较稳定的转化方 法。 本研究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盐藻光诱导表达载体pPB3RZa 的分子克隆过程;第二部分阐述对盐藻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和用载体 pPB3RZa转化野生盐藻Dunaliella bardawil赋予其除草剂抗性以及对 Dunaliella.Bardawil转基因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转基因的检测等。 1.方法 盐藻光诱导表达载体pPB3RZa的构建 盐藻Dunaliella ba程lawil的。br基因启动子区片段的PCR扩增 首先提取盐藻Dunal招lla baz农匕wil的基因组DNA,根据cbr基因序 列,通过计算机引物设计程序Primer Premier,设计巢式PCR两对引物, 外侧上游弓}物cbrsws:s‘GGeGGeGGAGAAAGGGAoAAGAA以G3‘,外 侧下游引物:cbrswx,5‘AGAG“GeGGGAeGA鱿灯TGAIGGA3’;一 对内侧上游引物的5’端具限制序列及保护序列,上游引物为cbrsns, 5‘CGGG工皿工丛昼鑫CCCCATTCGTCeT以TTeTGGeTeT3‘(Xbal),下游引物 为cbrsnx,5‘月A旦燮里里G门℃戌rc汀CC月厌汀GCAfCGU哎汀卫岌孙‘(EeoRx)。PCR 扩增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轮反应应用上述1对外侧引物和自己研究的 一种改良的降落PCR程序,以提取的Dunaliella ba矛农云wil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扩增反应。巢式PCR第二轮反应以第一轮反应的产物为 模板,使用上述一对内侧引物,通过普通PCR程序进行
【图文】: llMEPX32lM图13ppB3L的xbal和EeoRI酶切鉴定ker;E:EeoRI;P:未切的质粒;X:Xbal;后,产生1.7kb和3.3kb两片段,这是因(约0.6kb)下游分别各有一Xbal未被EcoRI切开,、提示其中的EcoRI结果照附录二分序列:GTTCAC户J,TCGCACTCAAAGCTCCATTCTCGGCCACAAGTTTGCCACCCTCGAAAAC毛勺勺红’ACTATCCAAACACT
才有可能在最终载体用Xbal和Sacl双酶切得到线性的bar基因表达盒。要消除这个多克隆位点,可以用限制酶BamHI和Hindlll双酶切质粒PPB3L,然后再用T4DNA聚合酶补平,最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起来(自身环化)。图14显示连接后几种质粒的Xbal酶切鉴定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Q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怡申,吕团孙,庄健,高宪成;(BaSr)TiO3晶体光诱导自泵浦位相共轭的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9期
2 马君燕;郑学仿;郭明;唐乾;马静;高大彬;胡皆汉;;荧光法研究光诱导肌红蛋白的去氧过程[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8年01期
3 孙妮;向文洲;何慧;陈峰;;碳氮比和光强对小球藻合成虾青素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3期
4 张兰根;杨立森;张宝光;付存宝;张印;房艳永;;光诱导LiNbO_3:Fe晶体光孤子串的形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年03期
5 黄朝表;吴川六;张丹宁;郑晋生;赖金平;李舒艳;赵一兵;;ZnSe量子点的水相合成及光诱导荧光增敏效应[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骁,岛崎研一郎;过氧化氢抑制蓝光诱导的14-3-3蛋白与向光素的结合[J];科学通报;2005年08期
7 张进杰;徐茂军;周桂飞;;光质对悬浮培养黄芩细胞生长及黄芩苷积累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7年02期
8 张仿清 ,王印月 ,徐希翔 ,张庆春,范亚菊,陈光华;GD-a-SiC∶H薄膜光诱导电导变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9 彭景翠;聚丁二炔(polydiacetylene)晶体中的光诱导结构改变[J];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10 郭春秋,罗永兰,张志元;几种真菌的诱导产孢试验[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清菊;张瑾;朱忠其;王庆辉;靳映霞;吴兴惠;;TiO_2薄膜光诱导超亲水性作用机理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2 王歆燕;严宝珍;;醌和芳炔的光诱导[2+2]环加成反应的CIDNP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金长清;刘洪楷;;聚苯胺的光诱导顺磁共振[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4 王炳武;陈志达;高松;;[Mo~(IV)(CN)_2(CN-CuL)_6]~(8+)体系光诱导磁化现象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涂U喲
本文编号:2591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59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