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感染性甲肝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和嵌合甲肝病毒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4-12 15:02
【摘要】:甲肝病毒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甲肝病毒一般不引起宿主细胞病变,生长缓慢,周期长,最佳产毒培养时间需3至4周,病毒产量不高。这使得对感染性甲肝病毒的检测和滴定变得十分困难和复杂,目前尚没有建立快速的方法。介导蛋白翻译起始的甲肝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s;IRES)的结构和功能也与众不同,被单独划归一类。本研究对检测感染性甲肝病毒快速方法的建立和用异源IRES或5’非编码区替换甲肝病毒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 我们提出了通过检测病毒复制时出现的标志物负链RNA中间体来判断感染性病毒存在的新思路,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性地检测感染性甲肝病毒的新方法,即细胞培养/链特异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Integrated cell culture/strand-specific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链特异性ICC/RT-PCR),其技术路线为病毒经细胞培养后,用链特异性RT-PCR检测负链RNA,以判定感染性甲肝病毒的存在。链特异性ICC/RT-PCR法结合了细胞培养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特点,可区分感染性病毒和失活病毒,可将感染性甲肝病毒的检测时间由细胞培养法的3至4周减少到1周左右。该法对感染性病毒有着较好的特异性,滴度为10~(7.0)TCID_(50)/ml的甲肝病毒经灭活后未产生假阳性结果;该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可经细胞培养84小时后检测到模拟水样中滴度为10~0TCID_(50)/ml的感染性甲肝病毒。在用该法检测活疫苗样品Ref的感染性滴度时,培养时间为5天的结果为10~(7.83) TCID_(50)/ml,培养时间为8天的结果为10~(8.0)TCID_(50)/ml,与目前常用ELISA法的检测结果(10~(7.67) TCID_(50)/ml)相近。链特异性ICC/RT-PCR法可应用于食品、水与环境病毒安全性的监测,活疫苗感染性滴度的检测和甲型肝炎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也可应用于灭活疫苗的灭活效力与食品、水中对甲肝病毒或肠道病毒消毒效果的评估。原则上,使用相应的引物,链特异ICC/RT-PCR法可用于检测其它感染性小核糖核酸病毒。
【图文】:

甲肝病毒,一步法,基因组,滴度


分别用一步法Rl’-pcR和链特异性Rl’-pCR检测提取自140贝病毒标准样品A(滴度为1;.0“TcIDs沁)l和系列10倍稀释样品(10一,至10一,)的NRA正链样品。如图2所示,经第一轮扩增后,一步法R-rPcR可检测到滴度为1.02“TCIDS了ml的RNA样品;经第二轮扩增后,可检测到滴度为100TcDI5m0l的RNA样品(图3)。但是,用链特异性R-TPCR检测时,二轮扩增8个样品都不产生阳性PCR产物(图4,5)。这表明本研究中采用的标签Rl’-PCR方法有很高的负链特异性,适用于后续实验的甲肝病毒负链RNA检测。同时,一步法Rl’-PCR中第一轮与第二轮扩增的终点结果差两个数量级

甲肝病毒,基因组,特异性


增结oftheseeond田九PlifieationofrdeetetionofHAVvirionPositiveRT一PCR.M,DNAmarkerDLZ,000.Lnaes:8,undilutedsmaPle代Ins夕mlorHAv:7一l,seria一10一几一ddi一utions.Aorrwdenoetrdouest.异ulstofhetfisrtnalPlificationofrdeetctinoofHAVvirion结Positivespeeifie盯一陀R.Lnaes:8,undi一ut“masp一econatini飞afHAV;7一l,serial10一oflddiltllions.M12345678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月萍,马明英,王建军,谢东,任军;一起爆发型柯萨奇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分离与鉴定[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2 赵月萍,周淑洁,唐继海,罗光焘,潘福龙,夏志才,覃德芹;腮腺炎病毒抗体检测在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诊断中的应用[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3 李国兰;郭玲;李治悦;卜戈;于昌军;张威;杨帆;李建国;王伟;;RT-PCR法在快速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中应用[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4 刘辉;潘家华;;EV71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5 江杨帆;刁慧敏;周秀红;何素冰;吴纳新;盛晓蓉;;射岑含片体外抗腺病毒3型作用的实验研究[J];安徽医学;2010年09期

6 顾建华;;百贝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J];安徽医药;2007年01期

7 张宝华;;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8年12期

8 夏仁飞;周迎春;黄海军;;番石榴叶水煎液及其总黄酮抗轮状病毒作用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陈晓琦,曹涛,王继麟,徐葛林;单克隆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4年01期

10 蓝祥英,郭秀婵,周玲,张永利,沈忠英,曾毅;乙型肝炎病毒和黄曲霉素协同在裸鼠体内诱发人胎肝细胞癌变的研究[J];病毒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乐;贾继宗;李川;杨亮;何德磊;李娟;叶祥忠;李益民;;肠道病毒71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构建及其应用[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方美玉;任瑞文;刘建伟;;我国甲病毒的研究进展及其预防[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戚鹏;韩金祥;鲁艳芹;王传玺;栾中华;卜范峰;;病毒编码的miRNAs:基因表达新的调控因子[A];山东省药学会2006年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悦越;刘艳;谷金莲;于洋;国泰;;血清抗轮状病毒IgA诊断试剂的研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周伯平;刘威龙;谢靖婧;陈心春;徐六妹;谭艳;刘映霞;杨桂林;;肠道病毒71型重组VP1蛋白的表达和EV71型手足口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兆梅;温瑞兴;马洪涛;;中药青龙爪抗HIV-1病毒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斌;任现志;孙轶秋;邹建东;赵长江;刘光陵;陈吉庆;赵德育;徐玲;;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166例临床研究[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傅燕;高红;刘健毅;;宁波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VP7序列分析[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丽荣;;珠海市多起连续发生的乙型流感疫情的病毒HA1基因分析[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连红;;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淑贞;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的毒性初探及改性蒙脱石的脱毒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蕾;单纯疱疹病毒Ⅰ型VP26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3 时景伟;麻疹疫苗减毒机制及疫苗接种后我国麻疹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茅凌翔;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miRNA抑制肠道病毒71型体外复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徐娟;肠道病毒EV71 VP1基因的优化和免疫原性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6 卢桂兰;北京地区人偏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血清流行率分析及B细胞表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7 管莹;与HSV-1 UL31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TMEM140生物学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郭磊;HSV1 ICP22蛋白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及其与病毒蛋白VP16、ICP0对病毒基因转录的共调控作用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陈慧诚;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免疫后攻毒及未免疫攻毒恒河猴婴猴丘脑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0 汤必奎;流感病毒感染致炎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毅;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流感病毒NS2蛋白与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卢士强;甲型H1N1流感病毒NS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抗体制备及在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3 张绍丽;河南省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D];郑州大学;2010年

4 于贺娟;肠道病毒71型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5 殷坚;秦香颗粒对人轮状病毒致感染乳鼠血清IFN-γ、IL-2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雷红娟;肠道病毒71型H6株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适应[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费永亮;新疆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初步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岳锋;猪瘟病毒感染靶细胞的配体表位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9 郭延锋;CSISV人工感染SPF雏鸡和商品肉仔鸡后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10 韩绪军;HCV核酸检测方法建立及药物靶点变异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24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624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