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CXCR4结合多肽标记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在裸鼠胰腺癌模型中的在体磁共振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9:13
【摘要】:目的:体外验证Pep12-USPIO对人胰腺癌细胞的靶向成像能力。研究Pep12-USPIO、 USPIO在健康裸鼠体内的磁共振成像及组织分布规律。评价Pep12-USPIO在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靶向成像能力。 方法:使用纳米粒度仪测定Pep12-USPIO、USPIO的水和直径、Zeta电位。将Pep12-USPIO及USPIO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后行磁共振扫描,评价体外磁共振成像能力。在含血清培养基体系中,将人胰腺癌细胞BxPC-3、PANC-1分别与Pep12-USPIO、USPIO共孵育,采用普鲁士蓝铁染色法观察铁颗粒与细胞特异性结合能力。同法将上述两种细胞与Pep12-USPIO、USPIO共孵育后行体外磁共振扫描,评价体外靶向成像能力。将不同剂量的Pep12-USPIO、USPIO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健康裸鼠,在打药前、大药后即刻(Oh)、2h、6h、12h、18h、24h、48h行磁共振扫描,测定各脏器T2值随时间的变化,在24h、48h分别收集裸鼠脏器行普鲁士蓝铁染色检查明确铁的组织分布。分别用人胰腺癌细胞BxPC-3、PANC-1建立荷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USPIO为对照,将不同剂量Pep12-USPIO经尾静脉注射荷瘤裸鼠后于上述时间点行裸鼠磁共振扫描,测定肿瘤区T2值随时间的变化,于24h、48h收集肿瘤组织行普鲁士蓝铁染色,留取一部分肿瘤行CXCR4免疫组化。 结果:Pep12-USPIO、USPIO水合直径分别为64.47±0.24nm、40.27±0.08nm;其Zeta电位分别为-3.65±0.02mV、-1.85±0.44。Pep12-USPIO、USPIO的AR2值与铁浓度呈线性关系,具备体外磁共振成像能力。BxPC-3、PANC-1与Pep12-USPIO、 USPIO孵育后普鲁士蓝铁染色显示Pep12-USPIO可与细胞特异性结合,磁共振扫描显示Pep12-USPIO可在体外细胞株水平靶向性成像。健康裸鼠注射USPIO及Pep12-USPIO后主要引起肝脏T2值明显下降,强化维持48h,当剂量大于等于200μmol Fe/Kg时肝脏T2不会进一步降低,肾脏、肌肉、脑部T2值于注射后短期内恢复,脏器普鲁士蓝铁染色显示铁颗粒主要分布在肝、脾、淋巴结,肾、心肺、肌肉、脑组织中一般没有铁颗粒分布,当USPIO达1000μmol Fe/Kg时肾、肌肉可有少量铁颗粒分布。以USPIO为对照,Pep12-USPIO对荷人胰腺癌裸鼠肿瘤区T2值的影响与USPIO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铁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内部无铁颗粒分布。肿瘤组织CXCR4免疫组化显示无或弱CXCR4表达。 结论:Pep12-USPIO能在体外对表达CXCR4的人胰腺细胞发挥靶向性成像作用。Pep12-USPIO、USPIO经尾静脉给药后在主要分布在肝、脾、淋巴结,以肝脏为主,肾、肌肉、心、肺、脑组织没有明显分布。Pep12-USPIO在荷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中没有靶向性成像作用。该模型肿瘤组织的CXCR4表达量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35.9;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方利;徐位其;杨光钊;何伟良;;椎管神经鞘瘤与脊膜瘤的MRI[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1993年04期

2 朱锡旭;陈君坤;卢光明;;原发性肝癌门静脉侵犯MRI表现[J];China National Journal of New Gastroenterology;1996年03期

3 许志恩;邢永前;;散发性脑炎临床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48例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年05期

4 ;骨骼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1期

5 ;脊柱及背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3期

6 李保卫,张辉,暴军晖,张建敏;26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MRI)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7 曹卫民;;烫吸海洛因所致海绵状白质脑病2例MRI表现分析[J];工企医刊;2003年05期

8 白万山,赵辉,邱晓华,杨述华;磁共振成像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2期

9 郭红,魏龙晓;结核性脑膜炎MRI诊断11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3期

10 汪圣平;主动脉夹层的MRI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明国;;医学图像配准的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蒋学祥;王霄英;;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A];第二届医学影像山东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袁振国;杨贞振;史浩;;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价值[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4 郑富增;;磁共振成像图像的质量控制探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飞;;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范六一;;山东省医用磁共振成像性能指标调查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肖艳;张晓莺;何瑛;韩玺河;郭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董莉;张兆琪;曾文;王永梅;晏子旭;郭淼;;应用磁共振成像研究On-X瓣的血流动力学性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郭献日;;胸部磁共振成像在放疗中的价值[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曹建书;李振平;刘树伟;于台飞;丁娟;;成人大脑沟、回在矢状断面上的定位[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冬;玻璃纤维用于医学磁共振成像[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刘言成;磁共振成像联合动态检查临床效果显著[N];科技日报;2009年

3 纪准培;磁共振成像是怎么回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磁共振成像(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驻京记者 贾岩;GE将与梅奥诊所共造脑专用磁共振成像平台[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潘治;磁共振成像可早期诊断AD[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朱广菁;磁共振成像四获诺奖堪称创新典范(下)[N];大众科技报;2006年

8 何洋;什么是磁共振成像[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连晓晖 袁志国;磁共振成像有望用于检测人类脑部疾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任晓辉;骨髓磁共振成像可评估白血病[N];健康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勤;CXCR4结合多肽标记超微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在裸鼠胰腺癌模型中的在体磁共振成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孙希杰;兔VX2肝癌模型动态量化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冯锡钢;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顾倩;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和体外磁共振信号测试[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赖灿;磁共振弥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6年

6 方可;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成像(MEMRI)技术及其在研究大鼠嗅觉和脑缺血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7 袁飞;皮层下血管性痴呆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与脑磁共振扩散张量和定量磁化传递成像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8 吴祥;信息整合的脑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曾庆师;MR波谱及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程细高;SPIO标记BMSCs治疗股骨头坏死及其活体MR示踪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泳松;食管癌的MRI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陈娟;眼眶病常见MRI征象及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李蒙;脊椎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4 范智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RI及临床对比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王慧燕;卵巢囊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李玲;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硬化的应用价值[D];吉林大学;2008年

7 方挺松;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在骨髓成像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孟延锋;弥散系数定量分析在脑肿瘤磁共振诊断中的价值[D];浙江大学;2005年

9 张建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关节的MRI诊断价值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杨欣;164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4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684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d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