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分析与分子流行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0:48
【摘要】:肝脓肿是指肝脏实质内的脓性聚集物,单发或者多发,是常见的消化系统严重疾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病原菌从大肠杆菌、链球菌和肠球菌逐渐变为肺炎克雷伯菌。 本研究通过检索分析文献,同时回顾分析北京地区3家大型医疗机构2008年至2011年间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例,对细菌性肝脓肿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对细菌性肝脓肿病人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临床转归和脓肿的数量、位置等方面。利用SPSS version16.0统计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的均值±标准差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获得三家医院细菌性肝脓肿病例131例,其中KPLA占到101例,以男性为主,多伴发糖尿病,临床表现较不明显,多为右叶单发,脓肿边缘模糊,常可见含气腔;NKPLA占30例,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女性病人常见,多伴发于腹部外科手术、恶性肿瘤放化疗介入治疗。北京地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死亡率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数据;及时给予影像学检查,对BLA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KPLA的101株病原菌均取自临床送检的肝脓肿穿刺脓液标本,为连续分离的非重复分离株,同一病人只取第一次分离株。对保存菌株重新培养并鉴定到种。采用ST实验来确定肺炎克雷伯菌的HM表型,PCR实验用于血清型分析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PFGE用于菌株流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以K1和K2为主,其中血清型K1共分离到43株,占总数的42.57%;血清型K2共分离到37株,占总数的36.63%,血清型K5没有分离到,其它血清型21株,占20.79%。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以高粘液性菌株为主,共90株,占所有101例分离株的89.11%,其中血清型K1检出率为95%(41/43),血清型K2检出率为92%(34/37),K1和K2组高粘液性表型相对较高。在毒力基因检测中,总体aerobactin检出率为90.10%,rmpA检出率为81.19%,MagA检出率为21.78%;其中血清型K1的aerobactin和rmpA均为93%,血清型K2的aerobactin和rmpA检出率分别为92%和81%。在血清型非K1K2菌株中,高粘液性、rmpA和aerobactin的占比在57%~81%之间。将以上几类指标在非K1K2组分别与K1、K2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rmpA和aerobactin主要在血清型K1和K2之中发挥作用。K1和K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这几类指标在K1和K2组之间检出率无差异。此外三家医院分离菌株之间各基因检出率没有明显的区别。PFGE结果显示,所有101株病原菌属于23群,其中E群相对病例较多,共41株,占比40.6%,含5个克隆型,在不同医院之间的分布未见特殊性。 结论:在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居第一位。KPLA以男性为主,多伴发糖尿病,临床表现较不明显,多为右叶单发,脓肿边缘模糊,常可见含气腔。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大多数为高粘性菌株,血清型以K1和K2为主,基因rmpA和aerobactin检出率很高。肺炎克雷伯菌经PFGE同源性分析,E群为主要流行株,在不同医院间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8.2;R575.4
【图文】:

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分析与分子流行特征研究


ST示意意图

血清,检测结果,基因,阴性


大小:1大小:6图 2 血清283bps;M图 3 血清641bps;M清型 K1 基因:maker;清型 K2 基因:maker;因检测结果N:阴性对因检测结果N:阴性对果图对照;1-10果图对照;1-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筱琼,周杨宵;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J];江西医学检验;2001年06期

2 徐雪松,李秀,孙景春,金淑杰,赵俊杰,谢风,迟迪;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年03期

3 申捷 ,陈新甫 ,陆忠良;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6期

4 王雪欣,钱元恕;小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年08期

5 张阮章,卢月梅,陈升汶,何林,吴伟元;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年05期

6 章清,魏丽,魏光美,苗群;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β-内酰胺酶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3期

7 管希周,罗燕萍,刘又宁,沈定霞,佘丹阳,崔岩,陈良安;高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报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4期

8 谢永强,虢艳,邓秋连;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年02期

9 杨海,黄超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测方法的探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1期

10 曹海燕;MicroScan AutoScan-4系统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可靠性评价[J];海南医学;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珊;费樱;杨焕婕;刘宝;;1051株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2 华杰;李艳霞;;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监测[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周宏伟;蔡加昌;张嵘;陈功祥;;肠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的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检测[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沈定霞;;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AmpCβ内酰氨酶的表型检测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孙康德;冯志磊;虞中敏;唐毅;陈福祥;;质粒介导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尤佳女;杨叶青;;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分析[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刘朝晖;左斌;王汉平;杨银梅;叶慧芬;赵子文;;肺炎克雷伯菌产新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表型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敏;朱张国;沈先丽;;76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性的分析[A];二○○八年贵州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术大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9 王若伦;张宿荣;叶晓光;;环丙沙星诱导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红娟;;小儿7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敏;抗菌不成反致感染[N];医药经济报;2001年

2 陶庆春;用病原学检测指导抗生素使用[N];健康报;2005年

3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宋志香;滥用抗生素致医院感染[N];健康报;2005年

5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 徐英春;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十分明显[N];健康报;2008年

6 ;喹诺酮类抗菌药[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林享;吡哌酸一季度需求同比增六成半[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河北医大二院呼吸内科主任 阎锡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如何治疗[N];河北科技报;2010年

9 冯友根;十一种常用的现代中药新剂型[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曹彬 王燕松;“感染病”不仅仅是“传染病”[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京;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分析与分子流行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2 朱卫民;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杨继勇;产KPC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与分子特征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4 齐艳;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分型及传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魏泽庆;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和质粒介导的KPC酶传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余方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筛选及转移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廖如燕;广东地区三种医院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楠;肺炎克雷伯临床菌株基因组岛的识别与鉴定[D];复旦大学;2009年

9 贾艳;猪源肺炎克雷伯菌菌毛致病的分子基础及其免疫相关抗原表位的筛选[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家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芭;对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和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建辉;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脉冲场电泳分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姚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汕头大学;2004年

4 钱雪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殷春红;导致院内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氟喹诺酮耐药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张捷;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7 孙红;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测和KPC酶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琴;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型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9 许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10 何礼洋;鸡源肺炎克雷伯菌Ⅲ型菌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0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720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e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