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孤束核在前庭性血压调节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0 06:54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前庭交感神经通路,通过前庭交感神经反射-前馈机制抵消和调整姿势改变引起的血压的变化。这个通路涉及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uclear,VN)到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RVLM)的前庭神经元直接的投射,而且也可能涉及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es,NTS)的间接通路。解剖学和电生理学研究显示,前庭神经核有神经纤维直接投射到脑干内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自主神经核团。这些神经核团包括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延髓尾端和头端腹外侧核。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动脉血压的负反馈控制系统,在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中起重要的作用。NTS是压力感受性反射通路的一个重要的接替核,通过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分支接受来自压力感受器的信号。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表明,急性低血压可以诱发前庭核的神经活动、c-Fos蛋白及p-ERK1/2表达增加。由此可见,前庭-交感神经反射时,NTS区域可能接受来自压力感受性反射传入的同时,接受来自前庭核神经元的纤维投射。但是关于NTS在前庭性血压调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外科手术方法,摸索了在大鼠制备去窦弓反射模型-同时切断双侧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sinoaortic denervation,SAD)后,通过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诱发急性低血压后,观察动物心率、血压和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然后在清醒动物,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血压变化时NTS中c-Fos和p-ERK1/2蛋白的表达,初步探讨破坏双侧外周前庭器官(bilateral labyrinthectomy,BL)或去窦弓神经反射后,诱发急性低血压时外周前庭系统通过NTS参与血压调节的中枢传导通路及其可能机制。 结果: 1.发现大鼠窦神经,在颈内动脉分叉处起点膨大部分向内斜上行汇入到舌下神经,其走行比较单一,容易区分。但是主动脉神经的走行有较大的变异,在所观察的86只动物中有60只动物在颈部单独走行,约占70%。在迷走神经和颈交感神经之间并行,并横向汇入喉上神经; 2.SAD组静脉注射PE心率不下降,反而加快,与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SHAM)和正常组(Norma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8)。静脉注射SNP后心率虽加快,但幅度明显降低,与SHAM和Normal比较也显著性差异(P0.05,n=8); 3.SAD组与SHAM和Normal相比, SAD组静脉注射SNP和PE时,BRS明显减弱(P0.05, n=8); 4.正常大鼠SNP诱发急性低血压,在30min时NTS区既有c-Fos表达增多,60min时更为明显,90min时达到高峰,120min时开始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6),而且SNP各时间段两两比较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n=6); 5.与SHAM比较,SNP诱发急性低血压90min时NTS区BL组、BL+SAD组和SAD组c-Fos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 n=6); BL+SAD组与SAD组和BL组相比c-Fos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 n=6); SAD组与BL组相比c-Fos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n=6); 6.正常大鼠SNP诱发急性低血压5、10、20、40min时,NTS区均有p-ERK1/2的表达,诱发急性低血压10min时,NTS区p-ERKl/2的表达达到高峰; 7.与SHAM比较,SNP诱发急性低血压10min时NTS区BL组、SAD组和BL+SAD组NTS区p-ERK1/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6);BL+SAD组和BL组与SAD组相比p-ERK1/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6);BL组与SAD组相比p-ERK1/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n=6)。 结论: 1.清醒大鼠去窦弓神经的实验方法,可以应用于血压调控中枢机制的研究; 2.中枢神经系统内可能存在前庭器官-VN-NTS的血压调控途径。
【学位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3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动物及分组
        2.1.2 实验仪器
        2.1.3 药品
        2.1.4 实验药物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压力感受器破坏模型制备
        2.2.3 破坏双侧外周前庭器官模型制备
        2.2.4 动静脉插管
        2.2.5 诱发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
        2.2.6 血压与心率测定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2.2.7.1 脑组织的固定、取材、切片
            2.2.7.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去搜共反射对动物一般状态的影响
    3.2 双侧前庭破坏动物的行为学变化
    3.3 窦弓神经走行特点
    3.4 正常动物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和硝普钠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3.5 去窦弓神经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
    3.6 去窦弓神经对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3.7 正常动物SNP引起急性低血压时孤束核c-Fos的变化
    3.8 SNP引起急性低血压时不同组孤束核c-Fos表达的变化
    3.9 正常动物SNP引起急性低血压时孤束核p-ERK1/2表达的变化
    3.10 SNP引起急性低血压时各干预组孤束核p-ERK1/2表达的变化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丽威;金燕;粘彬;赵成文;李香兰;金元哲;;急性低血压对清醒大鼠前庭内侧核区pERK1/2表达的影响[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姜海英;金正元;邴艳华;金清华;崔勋;金元哲;;急性低血压时孤束核内谷氨酸和牛磺酸含量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年16期



本文编号:2834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834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