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特性 ——外排泵SmeDEF有关的耐药机制和β-内酰胺类耐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01:1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可从自然界分离,也可以寄居于人体,为条件致病菌。但因为其来源常不易探明,目前对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流行病学情况还不十分清楚。近几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创伤性诊治疗手段增加,临床感染越来越多,在免疫缺陷个体尤为多见,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致病菌。该菌耐药性强,几乎对临床使用的所有抗菌药物都有耐药报道,其耐药特性和体外敏感实验的不确定性均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和大环内酯类固有耐药,对部分抗菌药物甚至高度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和一些消毒剂表现出抗性的有关机制有:外膜渗透屏障和外排系统使抗菌物质不能达到细菌有效部位,靶位的迅速突变使细菌免受药物攻击,或在增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水解酶或修饰酶类引起抗菌药物失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多重耐药和高度耐药性使临床治疗非常困难。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未来的几年将对微生物学家和临床医生提出严峻的挑战。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种类多样,涉及的机制复杂,目前只是初步认识,已有的研究多为针对实验室菌株,在理论和临床价值方面有一定局限性。而有关膜耐药机制的研究国外报道很少,国内还尚...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的耐药特性 ——外排泵SmeDEF有关的耐药机制和β-内酰胺类耐药的研究


菌株H343的API生化反应结果图

科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院内感染,临床科室


3.感染来源在7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株中,社区感染分离株29株,医院感染的42株,院内感染株占全部分离株的59.1%,高于社区感染的40.9%(P>0.05)。4.临床科室分布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菌株,患者


2.菌株年龄分布筛选的71株合格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来自71例患者,男女患者比例约5:2,年龄分布1一87岁。分离率与年龄因素的关系见图2,分为<20岁、20一40岁、40一55岁、55一65岁、65一75岁和75岁以上六个年龄段。>65岁组患者明显多于其它组,有49例,占全部的69.0%。20岁以下组的分离率较低,为5.6%,除1例18岁外其余3例均小于5岁。20一40岁组分离率最低,为4.2%。


本文编号:2971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971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