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厚朴酚抑制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和厚朴酚抑制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作用及和厚朴酚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分空白对照组(control)、线粒体可溶蛋白组(MDP)、和厚朴酚干预组(HNK)。ELISA检测不同浓度线粒体可溶蛋白(MSP)刺激不同时间的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RT-PCR半定量法测定各组转录因子Klf4的表达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结果:1.ELISA:MSP(10μg/ml,100μg/ml)处理7h时,IL-6和TNF-α含量与control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100μg/ml MSP处理1、3、5、7h时,IL-6和TNF-α表达与control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7h时HNK组含量明显低于MDP组(P0.05)。2.RT-PCR结果显示MDP组KLP4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HNK组(P0.05)。3.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示空白组胶质细胞形态呈静息状态;MDP组小胶质细胞的胞体变圆或者椭圆,突起消失,呈"阿米巴"状;HNK组活化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线粒体可溶蛋白可以激活小胶质细胞,促进白细胞介素IL-6和TNF-α的释放,和厚朴酚能够有效地抑制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Klf4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 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大连医科大学;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活化 线粒体可溶蛋白 Klf- 和厚朴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50020)
【分类号】:R741;R285
【正文快照】: 前言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通过与神经元突触的接触监测突触的功能状态,轻微的病理变化即能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化[1,2]。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广泛参与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Takeuchi H等[3]研究发现,增加小胶质细胞刺激因子,其周围的死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国章;;和厚朴酚的药理作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年01期
2 雷万龙,袁群芳,张怀波,姚志彬;脑缺血性半影区胶质细胞和神经元重组的形态学观察[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发武;吕来清;宿宝贵;;电针对脑梗塞大鼠皮质缺血半影区内TGF-β1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学影响[J];解剖学研究;2008年05期
2 陈佳慧;王城;肖江卫;任明扬;唐锦;王崇树;;中药“通腑洁肠汤”对老年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年04期
3 庄述娟;李旭;李克琴;刘庆山;;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JAK/STAT与Notch信号通路串话机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年06期
4 张璐,刘芳,方宇,董佑忠;经颅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3期
5 杜一星,王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调控[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8期
6 王丽;杨华;杨宁梅;;中药“通腑洁肠汤”对不全性肠梗阻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04期
7 王淑英;邬剑;李尧;王景霞;张辉;李文;齐亚灵;李慧玲;;EGB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小胶质细胞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年05期
8 冯学花;张国升;陶阿丽;曹殿洁;;响应面法优化厚朴中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的提取工艺研究[J];植物研究;2014年01期
9 王建伟;张咸伟;;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陈莹莹;孙光玲;兰倩;潘丽丽;吕会娟;苏志强;;Toll样受体与脑缺血[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柯荔宁;人参皂苷Rb1通过抑制缺氧诱导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缺氧损害[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2 王锋;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3 白雪松;超微补阳还五汤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失及Nogo-A蛋白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泰文娇;番荔枝酰胺衍生物FLZ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常玉立;线粒体DNA激活内皮细胞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6 贺亮;大鼠脊髓缺血后延迟性瘫痪模型的建立及发生机制初探[D];中南大学;2013年
7 刘焕波;N1rp3炎症复合体在缺血性疾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李婷;小鼠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后小胶质细胞增生来源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涛;克罗卡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G、iNOS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2 徐隽;蕲蛇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3 李江华;急性脑梗死血清S100B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4 姜艳华;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对SN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凌海平;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刘瑞光;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GFAP和CyclinD1表达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余舒莹;1、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参与白三烯D_4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激活 2、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参与鱼藤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调节[D];浙江大学;2013年
8 黄宇星;Osteopontin在高压氧预适应诱导神经保护效应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9 王艳春;TLR4拮抗剂减轻小鼠脑出血的炎症损伤及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郑科;细胞损伤早期线粒体裂解的时间曲线及环孢素A对线粒体膜稳定作用的初步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苗,冯晓元,李文生,蒋士君;和厚朴酚对水果采后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J];保鲜与加工;2005年03期
2 林桂芸,谢生发,谢鸿,鸥俊;和厚朴酚抑菌作用的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雷万龙,袁群芳,姚志彬;大鼠脑梗塞灶周围区GAP-43免疫组化反应的观察[J];解剖学研究;1999年01期
4 郝庆红,陈冠华,冯雅琪,田益玲;厚朴中清除氧自由基主要有效成分的确定[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焦宗久;;和厚朴酚对SP2/0骨髓瘤细胞的作用观察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J];河北医药;2009年22期
6 冯瑾;李继遥;周学东;;厚朴活性成分对致龋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7 闵玲;朱小牧;胡丽娜;;和厚朴酚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10年01期
8 徐莹;唐锁勤;王静;雷琦;冯晨;;和厚朴酚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8期
9 雷万龙,袁群芳,姚志彬;局灶脑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的实验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王志强;宓伟;刘现兵;柏雪莲;邱世翠;;厚朴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群;;烟草是新的食物源[J];生物学通报;1991年01期
2 张福英;药物对早期白内障的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年10期
3 张福英;药物对早期白内障的疗效评估[J];山西医药杂志;1998年04期
4 吴克英;;人恶性疟原虫培养物期特异蛋白质的合成和命运[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年02期
5 羊东晔;李彩虹;蓝方;张扬清;卢放根;杨峥嵘;黄来强;;强抗原决定簇hAFP_(542-550)在真核细胞膜定位表达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07期
6 钟志霞;阮红;范立梅;彭力;方向明;徐志南;;人β-防御素2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和纯化[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7 王映芬;陈守宁;;色素膜炎时房水中的脱脂酸磷脂酰胆碱[J];国际眼科纵览;1980年06期
8 余波光;林键;吴文言;;大肠杆菌胞内的共表达策略[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年04期
9 陈薇;;尼古丁可阻止阿尔茨海默病斑块形成[J];国外医学情报;1997年10期
10 梁谷;肿瘤坏死因子-α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娜;岳云;刘扬;徐志鹏;杨树广;刘少君;;异丙酚麻醉影响大鼠海马可溶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8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方俊;卢向阳;邱业先;莫瑾;马美湖;李宗军;;猪血多肽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邓小红;曾政;姜永强;;金葡萄球菌肠毒素B172位点突变影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折叠[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少君;丁勤学;郭尧君;王光辉;贾宇峰;赵从建;阙海萍;林秋霞;;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的创新、改进和应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杨淳淋;崔彩霞;崔继哲;;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化生菜的研究[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6 余沛涛;唐贤;张丞;胡展;;拟南芥开花过程中的可溶蛋白质分析[A];首届全国蛋白质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管斌;孙艳玲;曲音波;;杨木KP浆与SGW浆酶改性的研究[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化磊;夏咸柱;杨松涛;王承宇;冯娜;郑学星;李群;孙培录;;抗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单链抗体的表达、纯化、复性与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好好;蒋昌华;秦俊;肖月娥;胡永红;;鸢尾属部分品种抗逆性研究[A];第二届上海市植物生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王灼维;陈希曙;任艳;李书婷;王敬强;徐宁志;刘斯奇;;运用多维分离技术分析小鼠肝脏的不溶性蛋白质[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舟;酷热难挡话西瓜[N];中国医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莉;淡水球文石珍珠结构及其矿化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陈玉辉;利用番茄和大肠杆菌表达胸腺素α1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黄磊;重组大肠杆菌高效生产具生物活性的人β-防御素和牛肠激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雅英;植物交替氧化酶(AOX)大肠杆菌超量表达及从斑叶阿若母(Arum maculatum)分离纯化天然AOX[D];厦门大学;2006年
5 张怀;人Hepcid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6 李学鹏;中国对虾冷藏过程中品质评价及新鲜度指示蛋白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张金彪;镉对草莓的毒害及机理和调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1年
8 胡学军;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1(20-47)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和烟草中的表达[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李婷婷;大黄鱼生物保鲜技术及新鲜度指示蛋白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10 张月月;铁蛋白在虾夷扇贝新品种“海大金贝”高抗逆性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永青;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旱生理特性及其抗旱性评价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2 杨波;一种新型鸡羽毛角蛋白提取方法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秦作先;毕赤酵母YPS2基因的克隆及其缺陷菌株的构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潘红梅;川半夏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燕;重组溶葡萄球菌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6 张丽莉;中薯3号马铃薯块茎休眼解除过程中蛋白质变化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7 黄强;一种鼠源抗CTLA4单链抗体mS的构建及制备[D];四川大学;2006年
8 谭汝成;腌腊鱼制品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对风味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刘鲜艳;百合ACO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徐成武;转基因植物中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分析[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和厚朴酚抑制线粒体可溶蛋白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体外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3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