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效应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30 21:11

  本文关键词: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效应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1.观察肠安合剂干预肝郁脾虚型IBS大鼠模型的效应差异;2.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肝郁脾虚型IBS的作用机理。 研究方法:以新生雄性大鼠为实验造模动物,将其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肠安Ⅰ号组(C)、肠安Ⅱ号组(D)、痛泻要方组(E)及得舒特组(F),每组15只。采用母子分离+慢性束缚刺激相联合的方法建立模型。自束缚期第8天开始,A、B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给予肠安Ⅰ号水煎剂(6g/kg),D组予肠安Ⅱ号水煎剂(g/kg),E组予痛泻要方水煎剂(3g/kg)及F组予得舒特水溶液(2.7mg/kg),给药体积均为10ml/kg,每日1次,连续14天。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将大鼠处死,自腹主动脉取血10ml左右用于血清指标检测,取结肠、小肠5cm左右用于组织指标检测。共选用体重变化、腹部回射评分(阈值)、5-HT、血清D-木糖、IgA、IgG、EC和MC8个指标进行观察,为避免各组大鼠在进行指标检测时相互干扰,每组15只大鼠分两批次完成相关指标。各组动物均进行一般状态观察、大鼠体重增长情况的测量,其中,第一批动物8只进行旷场实验、内脏敏感性评估;第二批动物7只进行血清指标和组织指标检测;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进行统计描述时,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各药物组应与模型组比较,以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性的结果。 研究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精神状态良好,实验中各造模组大鼠逐渐神态倦怠,给药后各药效组大鼠精神状态不同程度好转;(2)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出现体重下降,其中模型组体重下降最为明显,与各治疗组间存在差异,中西药治疗组间存在差异,但3组中药治疗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疼痛阈值都不同程度降低,模型组的降低程度最为明显,与各治疗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3组中药治疗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4)正常组5-HT、D-木糖含量高于其余各组,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与中药治疗组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5)正常组IgA和IgG的含量低于其余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与肠安Ⅰ号组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6)正常组EC和MC含量都低于其余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肠安I号方在改善IBS大鼠各项指标方面具有较多优势。2.肠安I号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增加大鼠自发行为,改善其抑郁状态;(2)提高大鼠内脏疼痛阈值,增加血清5-HT含量,降低机体内脏敏感性;(3)改善小肠吸收功能;(4)减低血清IgA和IgG含量,减少肠组织中EC和MC含量,调节机体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动物模型 痛泻要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59;R-332
【目录】:
  • 目录4-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英文缩略语11-12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2-38
  • 综述一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12-26
  • 1. 参与IBS发病的主要多肽类物质12-16
  • 1.1 五羟色胺及其受体12-13
  • 1.2 管活性肠肽13-14
  • 1.3 P物质14
  • 1.4 神经肽Y14-15
  • 1.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5
  • 1.6 其他15-16
  • 2. 参与IBS发病的主要机制16-19
  • 2.1 脑肠互动功能异常16-17
  • 2.2 胃肠动力异常17
  • 2.3 内脏敏感性增高17-18
  • 2.4 内分泌紊乱18
  • 2.5 感染与免疫功能异常18-19
  • 3. 其他与IBS发病有关的因素19-20
  • 3.1 精神心理因素19
  • 3.2 饮食因素19-20
  • 3.3 性别和遗传因素20
  • 参考文献20-26
  • 综述二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26-38
  • 1. 病因病机26-27
  • 2. 辩证分型27-28
  • 3. 中医治疗28-33
  • 3.1 中药内服28-30
  • 3.2 中西药联合30-31
  • 3.3 中成药31
  • 3.4 针灸推拿31-32
  • 3.5 中药灌肠32
  • 3.6 其他32-33
  • 4. 问题与展望33
  • 参考文献33-38
  •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38-60
  • 前言38-39
  • 材料与方法39-47
  • 1. 实验材料39-40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39
  •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39
  • 1.3 药物制备39-40
  • 2. 实验方法40
  • 2.1 模型建立方法40
  • 2.2 给药方法40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40-46
  • 3.1 一般状态观察40-41
  • 3.2 大鼠体重增长情况41
  • 3.3 旷场试验41
  • 3.4 内脏敏感性评估41-42
  • 3.5 清指标42-45
  • 3.6 组织学指标45-46
  • 4. 统计方法46-47
  • 结果47-55
  • 1. 一般指标观察47-49
  • 1.1 体重增长情况47
  • 1.2 旷场试验47-49
  • 1.3 内脏敏感性评估49
  • 2. 血清指标49-51
  • 2.1 5-HT49-50
  • 2.2 D-木糖50-51
  • 2.3 IgA和IgG51
  • 3. 组织指标51-55
  • 结论55
  • 讨论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善楠;;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调肝实脾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吴兵;张声生;;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证候学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2007年05期

4 陶琳;张声生;肖e

本文编号:337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37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6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