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及皮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5-25 06:11

  本文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及皮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模型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影响着儿童(25%)及成人(1-3%)的生活质量。本病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涉及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固有免疫及获得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AD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并且具有遗传倾向。受损的皮肤导致多种外来抗原进入皮肤并激活皮肤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在本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是否参与发病,通常将本病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AD患者皮损表皮出现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s,LCs)和炎症性树突状表皮细胞(inflammatory dendritic epidermal cell,IDECs)两种树突状细胞,而非皮损区的表皮只有LCs。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它不仅可以调节T细胞的反应类型及程度,还在AD等T细胞主导的炎症性疾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 s)包括11种亚型,不同程度地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DC表面的TLRs构成一类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能选择性地识别病原微生物所携带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 PAMPs)并通过激活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促进大量炎症因子释放,最终使机体启动针对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及炎症细胞(包括DC)均不同程度表达TLRs。作为人体屏障的皮肤,不断受到外界各种微生物和变应原的刺激。已有研究证实,皮损局部IDECs数量与湿疹严重程度相关。 IgE在外源性A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IgE高亲和力受体(high-affinityIgE receptor, FCεRⅠ)及IgE低亲和力受体(low-affinity IgE receptor, CD23)是体内IgE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皮损区的两种树突状细胞表面FCεRⅠ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皮损区。已有研究表明FCεRⅠ在皮肤变态反应的启动、发展及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皮损局部,LCs仅产生少量种类的炎症趋化因子,几乎不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而IDECs表面FCεRⅠ交联可产生大量IL-12和IL-18以及促炎症细胞因子,,同时导致局部免疫反应向Th1极化。A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IL-10、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水平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但尚不明确这些炎症因子与皮疹严重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 此外,由于LCs、IDECs在体内数目极少,限制了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国内外也有研究利用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了LC样树突状细胞(Langerhans’cells like dendritic cell, LC-DC)和IDEC样树突状细胞(inflammatorydendritic epidermal cells like dendritic cell, IDEC-DC),但目前尚缺乏健康人群和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的两种细胞在相关表面分子表达差异的研究。因此,建立LCs和IDECs体外诱导培养体系无疑将丰富本领域的知识,并为研究这两种细胞在包括AD等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本研究我们比较AD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炎症因子差异并建立了人外周血来源特应性皮炎皮损表皮DC体外培养体系,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AD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测定及与皮疹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 采集血样后引导AD患者及志愿者填写患者湿疹严重程度自我评价(thePatient-Oriented Eczema Measure,POEM)问券。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4、IL-10、IFN-γ、TGF-β1含量。比较AD组细胞因子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研究其表达水平与皮疹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D患者外周血IL-4较健康对照组高,IFN-γ、TGF-β1较健康对照组低。IL-4与POEM评分呈正相关(r=0.6123, P 0.0090)。TGF-β1与POEM评分呈负相关(P=0.0410, r=-0.4633)。结论:AD患者外周血IL-4升高且与皮疹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GF-β1水平降低与皮疹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这为临床上预测AD病情发展及转归提供了参考依据。 第二部分:A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分子的测定 联合应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和CD14+免疫磁珠分离和筛选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荧光抗体染色后CD14+单核细胞表面FCεRⅠ、CD23、TLR2、TLR1的表达以明确单核细胞的纯度和表型特点。结果:AD患者CD14+单核细胞表面FCεRⅠ、CD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LR1表达较低,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LR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AD患者体内单核细胞表面FCεRI、CD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LR1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 第三部分:AD皮损表皮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体系的建立 在GM-CSF、IL-4的基础上分别于第0、2、4天加入TGF-β诱导CD14+单核细胞分化为LC-DC。在GM-CSF、IL-4的基础上加入2-ME诱导IDEC-DC。分别于第0、3、6天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于培养第6天收集细胞。采用FACS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荧光抗体染色后LC-DC及IDEC-DC的纯度并分析其表型特点。结果:CD14+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6天后可形成具有树突状外观的LC-DC及IDEC-DC,两种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CD1a、FCεRⅠ、TLR1、TLR2;LC-DC表达CD207,IDEC-DC表达CD206。特应性皮炎患者来源的IDEC-DC表面CD1a表达高于LC-DC,且CD23、TLR2、FCεRⅠ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利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可在体外成功诱导LC-DC和IDEC-DC,为体外进一步研究这两类细胞的功能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①AD患者外周血IL-4升高且与皮疹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GF-β1水平降低与皮疹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这为临床上预测AD病情发展及转归提供了参考依据。②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诱导特应性皮炎皮损树突状细胞,其形态及表型特点与体内分离的细胞类似,可模拟损处DC的病理状态。为体外进一步研究这两类细胞的功能打下基础。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 炎症性树突状表皮细胞 特应性皮炎 树突状细胞IgE高亲和力受体 Toll样受体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32;R758.2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Abstract6-9
  • 摘要9-12
  • 第一章 前言12-14
  • 第二章 AD 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测定及与皮疹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14-26
  • 2.1 材料与方法14-17
  • 2.2 结果17-23
  • 2.3 讨论23-24
  • 2.4 小结24-26
  • 第三章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及表型分析26-37
  • 3.1 材料与方法26-29
  • 3.2 结果29-34
  • 3.3 讨论34-36
  • 3.4 小结36-37
  • 第四章 AD 皮损表皮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体系的建立37-55
  • 4.1 材料与方法37-39
  • 4.2 结果39-51
  • 4.3 讨论51-54
  • 4.4 小结54-55
  • 全文总结55
  • 不足与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5
  • 文献综述 树突状细胞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研究进展65-72
  • 参考文献69-72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72-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江;李常兴;徐慧青;;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IL-10I、gE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年01期

2 曾波;陈金;;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及皮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模型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2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92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