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取样工具对病原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02 16:06

  本文关键词:取样工具对病原菌检测结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取样拭子对大肠杆菌菌悬液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取1:20、1:40、1:80、1:120四个稀释度的大肠杆菌菌悬液,取样拭子分为棉拭子组,海绵拭子组,尼龙植绒拭子组及阳性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大肠杆菌宿主残留蛋白,比较各组对大肠杆菌菌悬液的释放能力及释放均一性。同时等量的四个稀释度的大肠杆菌菌悬液,经棉拭子、海绵拭子及尼龙植绒拭子取样后接种到血平板上,阳性对照组直接取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悬液接种到血平板上,5%CO2,37恒温培养18h,比较各组细菌培养的效率。 结果:拭子的释放能力以吸光度值(OD值)表示,尼龙植绒拭子组在四个稀释度处的OD值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棉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1:20稀释度与海绵拭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它三个稀释度与海绵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棉拭子组在四个稀释度的OD值与阳性对照组、尼龙植绒拭子组及海绵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1:120稀释度处与空白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绵拭子组的OD值在1:20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及尼龙植绒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其它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及尼龙植绒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拭子的释放均一性以OD值的变异系数(CV)表示,尼龙植绒拭子的CV值低于棉拭子,海绵拭子的CV值介于两者之间。拭子取样后细菌培养的效率以细菌数表示,尼龙植绒拭子组的细菌数在1:120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四个稀释度与棉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1:20稀释度与海绵拭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它稀释度与海绵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棉拭子组的细菌数在四个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尼龙植绒拭子组及海绵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海绵拭子组的细菌数在1:20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及尼龙植绒拭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其它稀释度与阳性对照组及尼龙植绒拭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尼龙植绒拭子对大肠杆菌菌悬液的释放能力及释放均一性优于棉拭子和海绵拭子,海绵拭子介于尼龙植绒拭子和棉拭子之间,故尼龙植绒拭子是临床采集标本行细菌培养的良好选择。 目的:比较注射器取样法和棉拭子采样管取样法对脆弱拟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 方法:取1:20、1:40、1:80、1:120四个稀释度的脆弱拟杆菌菌悬液,取样工具分为注射器组、棉拭子组及阳性对照组,取等量的脆弱拟杆菌菌悬液,接种培养,洗脱,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三组细菌培养的菌量(Ct值)。 结果:注射器组在各稀释度处均可见菌落生长,并有扩增曲线出现。棉拭子组在1:120稀释度处未见菌落生长,也没有扩增曲线出现,在其它各稀释度处均可见菌落生长,并有扩增曲线出现。在1:20、1:40、1:80稀释度处,注射器组的Ct值(20.35±0.08、24.78±0.65、27.30±0.15)均小于棉拭子采样管组的Ct值(24.20±0.46、31.80±0.35、37.78±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阳性对照组的Ct值(20.12±0.04、24.07±0.11、26.74±0.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棉拭子采样管组的Ct值大于阳性对照组的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注射器取样法厌氧菌培养的菌量高于棉拭子取样法。
【关键词】:大肠杆菌 拭子 ELISA 细菌培养 脆弱拟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厌氧菌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8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5-6
  • 前言6-8
  • 第一部分 三种不同取样拭子对大肠杆菌菌悬液检测结果的影响8-21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2
  • 材料及方法12-15
  • 1. 材料12
  • 2. 实验方法12-15
  • 3. 统计学分析15
  • 结果15-18
  • 讨论18-21
  • 第二部分 两种不同取样工具对脆弱拟杆检测结果的影响21-32
  • 中文摘要21-22
  • 英文摘要22-23
  • 材料和方法23-27
  • 1. 材料23
  • 2. 实验方法23-27
  • 3. 统计学分析27
  • 结果27-29
  • 讨论29-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6
  • 综述36-42
  • 参考文献40-42
  • 个人简介42-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利群;余克花;刘丹;黄欧平;何明;;妇科兼性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及其致病性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王晓君;130例慢性盆腔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00年01期

3 薛耀华;郑和平;吴兴中;周浩;;7种取样拭子对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的比较[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年06期

4 沈玲敏;;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积脓临床体会[J];吉林医学;2012年29期

5 吴琼晟;唐慧平;;盆腔炎致病微生物分析[J];吉林医学;2013年02期

6 索南卓玛;;急慢性盆腔炎[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5期

7 樊尚荣;张慧萍;;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盆腔炎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1期

8 王清;王淑云;陈翠杰;宫培艳;郑玉霞;井玉芳;;临床采集和运送微生物学培养样本的质量控制及要求[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9 郭蓬春;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2期

10 张薇薇;杨晶艳;王嵬;黄玮;杨蕊嘉;裴晓方;;拟杆菌属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7期


  本文关键词:取样工具对病原菌检测结果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15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4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