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析因设计研究瑞氏-吉姆萨染色法的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采用析因设计研究瑞氏-吉姆萨染色法的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离子强度和温度对瑞氏-吉姆萨(Wright-Giemsa)染色法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析因设计方法,分别探讨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的3个水平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选出较优的浓度,并通过实验找到瑞氏染液的最适合温度。结果:稀释20倍的A工作液与稀释20倍的B工作液(即A1B1组合)的染色效果优于其他组合,实验温度在32~36℃时,染色效果较佳。结论:采用实验修改后的瑞吉染色配方和染色条件做血片染色、血液细胞浆染色,颗粒特征明显,细胞核染色质结构清晰,值得在医院血液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 成都军区机关医院;
【关键词】: 瑞氏-吉姆萨染色 析因设计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钾 离子强度 温度
【分类号】:R361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胞质内的颗粒、细胞核、染色质等),识别各种细胞的正常及异常变化,对血涂片及骨髓片等要进行染色,目前临床检验中最常用的是瑞氏染色法,甚至为了提高细胞核及寄生虫的染色效果,将瑞氏染液与吉姆萨染液联用即瑞氏-吉姆萨(Wright Giemsa)染色)[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克明;周燕;;瑞氏染色法中缓冲液浓度对染色结果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07年05期
2 刘志兰;杨彬;赵宝忠;;血细胞涂片瑞氏染色法缓冲液的选择[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4期
3 李河;析因实验设计资料的统计学分析[J];循证医学;2005年01期
4 许艳英;一种快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配制和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5 蒋竞杭;王铁霞;;缓冲液pH值对血涂片Wright’s染色的影响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6期
6 李悦;朱凯;章志红;;SPSS实现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四种方法及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11年03期
7 李新;范颖;;三因素析因设计分析黄芪有效部位的交互关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晋;林琼;吴修磊;吴若菁;;甲醇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2008年04期
2 阮爱珍;;初中化学课教学中的导入设计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11期
3 游江成;柯惠平;赖飞;;Rh(D)阴性患者常规与紧急情况下不同输血方法的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14年01期
4 陈宗波;李国选;周碧芸;李子萍;;佛山市南海区3~14岁健康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参数参考范围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5 李斌;李霞;范恒菊;;不同标本放置时间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形态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2期
6 李恋湘;肖奇志;周玉球;;红细胞参数中MCH指标筛查地中海贫血比MCV指标更可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4期
7 李琳;张磊;李伟;;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RET计数结果比对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4期
8 罗厚龙;刘行超;周雪情;彭芬;柳东红;;Urit-1500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细胞成分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16期
9 沈国凤;;女性患者尿隐血检查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比较分析[J];工企医刊;2014年05期
10 徐新蓉;孟安勤;龚国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与人工常规精液分析的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玲云;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研究中药化学对照品定值[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颖;乔铁;滕飞;;黄芪功效主治的衍化及其应用与发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8期
2 翁玲,刘学英,刘彦,张颖,赵林爱,邓筱玲;黄芪多糖对小鼠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及动员作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3期
3 谭艳芳;殷小成;熊玉娟;王艳;;黄芪甲甙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种造血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0期
4 程萍,哈斯叶,任勇;黄芪注射液治疗妇产科失血性贫血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4年03期
5 全宏勋,邹丹,胡群员,马新峰;黄芪对辐射小鼠红系造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1年05期
6 谭旭辉;钱俊;陈平雁;;析因设计资料的单独效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7年04期
7 李悦;朱凯;俞慧强;;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及其SPSS程序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06期
8 张红梅;范颖;林庶茹;;黄芪不同有效部位配伍对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粒系调控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22期
9 祝晓玲,祝彼得;黄芪注射液影响贫血小鼠粒单系、红系造血及作用机制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年05期
10 陈国辉;黄文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1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端正;用简捷公式分析各次级组观察数不成比例的2~3析因设计[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2 胡纯严;胡良平;;如何正确运用析因设计——怎样在药物应用与监测研究中正确运用统计学(五)[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年05期
3 胡良平;孙日扬;吕辰龙;王小利;李崇;王璐;;如何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类型(八)[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年05期
4 胡军;张超;陈平雁;;随机单位组析因设计资料例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年06期
5 裴俊瑞;周令望;刘明法;闫丽佳;李少臣;陈洁;张辉;车承波;王铜;;采用析因设计分析时间和温度对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年06期
6 张旭东;彭斌;王润华;;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SAS实现[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7 史周华;析因设计的SAS实现[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年06期
8 章烈辉,孙奕;一元析因设计分析两两比较的SAS程序设计[J];中国卫生统计;2001年02期
9 李悦;朱凯;俞慧强;;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及其SPSS程序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06期
10 李悦;朱凯;章志红;;SPSS实现析因设计资料单独效应分析的四种方法及比较[J];中国卫生统计;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朵;基于析因设计的汽车车身的多变量抗撞性优化[D];湖南大学;2012年
2 郝振达;析因设计与贝叶斯概率预报方法在香溪河流域水文模型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吴晶雯;非参数Bayes模型下的U型和析因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采用析因设计研究瑞氏-吉姆萨染色法的影响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4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