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发布时间:2017-06-17 03:07
本文关键词: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模型。记录大鼠后肢肌电(EMG)信号频率观察肌肉震颤;测定大鼠自主活动;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OX-42表达;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药3周后,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行为改变趋势一致,百可利在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动物上药效表现不同,在CPu-M组可明显提高PD大鼠自主活动数(P0.05)。EMG信号分析显示,在MFB-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55%;在CPu-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60%。EMG时效研究表明,在CPu-M组,百可利药效持续420 min以上。纹状体递质水平显示,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DA递质水平差异很大,在CPu-M组,百可利能够明显升高DA水平(P0.05)。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趋势一致,在CPu-M组,百可利有更明显神经元保护作用(P0.05),在MFB-M组,百可利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作用更强(P0.01)。结论不同注射位点制备的PD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时期PD的病理变化,百可利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生成和释放、保护残存神经元、恢复神经元功能等机制改善PD不同发病时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症状。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晶型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百可利 帕金森病 -羟多巴胺 黑质纹状体通路 内侧前脑束 纹状体尾壳核 神经保护
【基金】: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2013ZX09102106,2013ZX09508104,2012ZX09301002001001,2013ZX09103001-008,2012ZX09103101-0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473383)
【分类号】:R742.5;R-332
【正文快照】: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现有的治疗药物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因此建立能够反映PD临床病因、病理过程的动物模型,寻找新的有效防治PD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是制备PD大鼠模型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志美;;康乐鼻炎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王瑞红;王荣;牛阳;毛跟年;张跃进;杜磊;;回药烫伤膏中大黄与黄芩提取工艺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14年09期
3 赵典;唐伟;王威;;空气污染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细胞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年04期
4 宋健辉,孙吉平,贾延R
本文编号:457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571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