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20:01

  本文关键词: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发病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疾病模型动物主要应用于药理学(药效学)方面的研究,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毒理学)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具有特殊药理作用(如降糖药、降血压药)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中,疾病模型动物的引入可能更有利于具有特殊药理作用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本课题以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的实验型1型糖尿病动物为基础实验动物,进行了生存能力考察、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并阐明了该类模型发病后自身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情况,对于模型动物应用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有积极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用健康大鼠对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进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来考察实验动物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和该药物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 再次,使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55mg/kg剂量,对健康SD大鼠造模,并进行六个月生存能力考察,STZ造模大鼠80只(雌鼠40只,雄鼠40只,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每组雌雄各半)分别分为高剂量组(30U/kg)、中剂量组(12U/kg)、低剂量组(5U/kg)和对照组(10mL/kg),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辅料空白液进行4w重复给药毒性试验,观察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药效学指标和血液生化学、血液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毒理学指标。模型大鼠依据血糖值确定造模成功,成功率为91.7%,六个月存活率为82%;重复给药毒性试验高剂量组实验动物死亡4只。药效学指标:给药结束和恢复期结束后相比于其它剂量组,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1),给药结束后胰岛素、C肽升高(p0.05;p0.01),恢复期高、中剂量组胰岛素、C肽升高(p0.05)。毒理学指标:给药结束后高剂量组雄鼠和雌鼠给药结束白蛋白、血小板升高(p0.05),淋巴细胞数降低(p0.05),而高剂量组雌鼠红细胞、白细胞减少(p0.05),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恢复期各剂量组指标均无差异。用STZ造模的1型糖尿病大鼠对于胰岛素产生的低血糖反应有较好的耐受性,接近于临床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这类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药物进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时有应用价值。 最后,使用链脲佐菌素(STZ)对健康SD大鼠造模,分别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和健康大鼠各12只,各项体征均符合成模标准后,分别选取模型和健康大鼠各6只(雌雄各半)解剖,取脾脏、胸腺和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regs)水平状况,剩余大鼠解剖取脾脏分选CD4+CD25+细胞后检测其免疫抑制功能。两组大鼠脾脏、胸腺和外周血CD4+CD25+Foxp3+水平无差异(p0.05),自体和异体大鼠CD4+CD25-细胞增殖率无差异(p0.05)。 本研究引入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的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通过对其自身特点进行研究、进行生存能力考察、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和造模后其自身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研究揭示了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在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和发病机理上的自身特点;研究表明使用STZ造模的1型糖尿病大鼠对于胰岛素产生的低血糖反应有较好的耐受性,接近于临床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在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这类具有特殊药理作用的药物进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时有应用价值;同时研究证明了使用链脲佐菌素造模的I型糖尿病大鼠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显著变化,其发病机理与调节性T细胞无直接关系。
【关键词】:1型糖尿病模型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调节性T细胞 免疫磁珠分选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32;R587.1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疾病模型动物和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的种类11-12
  • 1.3 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自身主要特征简介12-13
  • 1.4 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应用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优势13-14
  • 1.5 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应用于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14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7 研究内容15-16
  • 第二章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前期准备16-25
  • 2.1 前言16
  • 2.2 实验部分16-18
  • 2.3 实验结果18-23
  • 2.4 分析与讨论23-25
  • 第三章 健康大鼠重复给药毒性试验25-35
  • 3.1 前言25
  • 3.2 实验部分25-27
  • 3.3 实验结果27-33
  • 3.4 分析与讨论33-35
  • 第四章 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的应用35-44
  • 4.1 前言35
  • 4.2 实验部分35-37
  • 4.3 实验结果37-42
  • 4.4 分析与讨论42-44
  • 第五章 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发病机制与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44-50
  • 5.1 前言44
  • 5.2 实验部分44-46
  • 5.3 实验结果46-48
  • 5.4 分析与讨论48-5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发表论文54-55
  • 致谢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敏;钟志勇;吴庆洲;罗肇璋;莫国玉;杨富强;饶桂荣;杜桂容;陈光明;;大鼠糖尿病模型早期病理观察指标的筛选[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罗国春;阎德文;;糖尿病与无症状低血糖[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年06期

3 夏旋;翁建平;;链脲佐菌素在糖尿病模型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年09期

4 王晶晶;田晨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细胞参数在老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2期

5 杨金晶;杨秋萍;;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姜秀云;郑冬梅;郭军;;糖尿病性低血糖[J];山东医药;2009年27期

7 施美莲,高静华,鲍世民,徐平,朱冬琴,张颖,张爱芳;NOD小鼠的遗传学特性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周国庆;唐琴;杨明峰;黄丽;孙保亮;;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选和提取[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张立波;夏宁;梁瑜祯;;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自然发病特性[J];医学综述;2006年12期

10 张远远;杨志伟;;啮齿类动物糖尿病模型[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实验型1型糖尿病模型动物在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发病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69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