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性状分析
本文关键词: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性状分析
【摘要】:目的筛选鉴定抗登革1~4型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亚型、免疫学交叉反应及病毒中和能力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登革1~4型病毒乳鼠脑悬液混合后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后,免疫荧光法筛选抗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在Hela细胞水平,病毒中和实验鉴定其对登革1型、2型病毒的中和能力,并详细分析所获中和抗体的亚型及免疫学交叉反应性。结果筛选获得抗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41株,初步的中和实验结果表明,其中7株具登革1型病毒中和能力,13株具登革2型病毒中和能力,分别属于Ig G1、Ig G3、Ig G2a、Ig G2b、Ig M亚型,免疫荧光法交叉反应分析表明与登革1型病毒、登革2型病毒、登革3型病毒、登革4型病毒、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存在广泛免疫学交叉反应。结论筛选鉴定系列登革病毒中和抗体,为进一步探讨其中和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登革病毒 单克隆抗体 中和抗体
【基金】:全军医学科技“十二五”科研项目(CWS11C267) 全军卫生和疾病防控应用性指令项目(13BJY2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J4100003)
【分类号】:R392.1
【正文快照】: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的病原体,包括4个血清型(1~4型),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几十年来,其流行区域及频率均呈不断扩大趋势[1]。登革病毒免疫机制复杂,目前一般认为,登革病毒二次感染中,高中和力的型特异性抗体可以迅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山,安静,王嘉丽;登革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传播机制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安静,周德山,张俊磊;经脑感染后登革病毒在小鼠脊髓分布特点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赵卫,张文炳;登革病毒进化遗传学与毒力关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3年02期
4 郝牧;登革病毒重要蛋白及其结构差异与致病性关系[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年05期
5 任瑞文;方美玉;田小东;刘建伟;赵文忠;蒋廉华;;南海市登革病毒流行株结构基因序列测定及结构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3年01期
6 秦成峰,秦鄂德,于曼,姜涛,陈水平,段鸿元,邓永强;登革病毒衣壳蛋白靶向核酸酶表达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6期
7 代东站;登革病毒形态学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05年S1期
8 张俊磊,蹇锐,万颖杰,彭涛,安静,张复春,唐小平;广州2002年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进化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刘建军;阳帆;何建凡;陈家敏;何雅青;杨洪;;登革病毒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卫生研究;2006年06期
10 张玲;赵卫;朱利;龙北国;;登革病毒基因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新伟;蒋力云;罗雷;何丽娟;李向忠;伍业健;;广州市2002-2004年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分析[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曹虹;温扬明;邹辰;;人单克隆抗体技术用于构建登革病毒全长抗体库[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洁琼;高娜;范东瀛;陈辉;吴娜;王娟;安静;;日本脑炎病毒疫苗交叉保护登革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4 李玉华;;登革病毒及登革热疫苗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5 陈文捷;潘宇;左丽;;登革病毒感染免疫机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董言德;赵彤言;谢超;鲁亮;宋锋林;杨发清;路宝麟;;致倦库蚊传播登革病毒可能性的实验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李洁琼;高娜;范东瀛;陈辉;吴娜;王娟;安静;;日本脑炎病毒疫苗交叉保护登革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衍平;肖岚;周德山;;登革病毒E蛋白稳定表达株的构建及对ECV304细胞谷胱甘肽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9 翁育伟;林梅清;王金章;黄萌;严延生;;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NS1)的表达[A];2012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刘志文;俞永新;王志伟;刘文雪;贾丽丽;董关木;;登革4型病毒Ban18减毒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维威;登革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张志珊;1-4型登革病毒外膜蛋白基因DⅢ区的表达及其在血清学诊断和免疫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3 田衍平;还原型谷胱甘肽在登革病毒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姬广辉;无感染增强的广谱抗登革病毒中和抗体的构建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朱武洋;衣壳蛋白基因突变对登革病毒生物学性质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6 尉雁;登革2型病毒基因组3’非编码区对翻译的调控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杨永红;登革Ⅱ型病毒EDⅢ与登革病毒受体蛋白的鉴定及功能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王明连;登革病毒NS5蛋白在原核细胞中的活性表达及其拮抗肽筛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9 李孝权;登革病毒包膜E蛋白Ⅲ区抗体中和表位与功能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10 赵慧;重要蚊媒黄病毒在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京;蚊虫细胞与蚊虫组织中登革病毒受体分子筛选与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黄艳芬;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单抗中和作用与作用机制研究以及登革病毒初次感染患者血清中和抗体反应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3 陈炜;微管骨架在登革病毒感染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4 贡树基;登革病毒感染性转录体技术新途径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朱小娟;登革病毒在宿主选择压力下基因组核苷酸变异与毒力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温筱芸;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感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4年
7 肖瑞;登革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8 秦成峰;登革病毒衣壳蛋白靶向抗病毒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9 岳磊;登革病毒复制子反式包装系统的建立[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亚洁;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3 NTPase/RNA解旋酶结构域的原核表达、活性研究及拮抗肽筛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本文关键词:登革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性状分析
,
本文编号:512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1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