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肝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16:31

  本文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肝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物学特性


【摘要】:目的:分离、培养人脐带基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观察其部分肝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从脐带基质中分离培养h UC-MSCs,观察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表面标记物CD44,通过RT-PCR法检测肝细胞标志基因ALB、CK18、G6P、GLUL、MET、TAT的表达情况,并进行PAS糖原染色。结果:从脐带基质分离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的h UC-MSCs,CD44表达阳性;RT-PCR结果表明培养的h UC-MSCs表达成熟肝细胞的标志基因ALB、CK18、G6P、GLUL和MET,而不表达TAT,PAS糖原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可有效获得稳定、均质性良好的h UC-MSCs,其具备部分肝细胞生物学特性。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科技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生物学特性
【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资助092300410015,082300450560
【分类号】:R329
【正文快照】: 结果:从脐带基质分离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的h UC-MSCs,CD44表达阳性;RT-PCR结果表明培养的h UC-MSCs表达成熟肝细胞的标志基因ALB、CK18、G6P、GLUL和MET,而不表达TAT,PAS糖原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可有效获得稳定、均质性良好的h UC-MSCs,其具备部分肝细胞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荣;凌斌;冯定庆;周颖;李敏;;细胞因子诱导的子宫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李青;李金锋;董彬;李吉友;陆爱萍;;质粒转染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06年04期

3 丁国斌,陈璧,汤朝武;不同培养条件及时相对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4期

4 蔡哲,张岚,舒峻,左萍萍;空间环境因素对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5 崔淑香,曲显俊,张强,周玲,李凤琴,谢根法;S_(180)CR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1998年04期

6 周小民;宋向晖;肖晓琴;陆路;;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转染人胎肝细胞生物学特性[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年01期

7 凌婉彬;陈秋;;活性氧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2年39期

8 朱兴虎,夏学鸣,李建勇;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细胞生物学特性与疗效的关系[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年06期

9 王明达;王超;吴孟超;;肝前体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10 张世磊;梁伟;杨勇;杜俊杰;罗卓荆;;流体静态压力对体外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作涛;;肥大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联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谢家敏;田卫东;刘磊;汤炜;陈希哲;郑晓辉;;人类牙乳头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刘淼清;王永飚;黄晓忠;黄婷;朱利斌;夏立广;李仲荣;;体外两种方式培养的肠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暨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3年

4 张晓慧;傅晋翔;;脐静脉源MSC样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许娜;刘晓力;杜庆锋;易正山;杨军;王瑜;刘志;王霜;钟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T淋巴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6 何琼琼;程瑞雪;冯德云;李波;郑晖;;丙型肝炎病毒 NS3基因对人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王波涛;陈璧;胡大海;汤朝武;徐明达;;GRP和SP对皮肤内几种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李金玺;刘旭盛;唐辉;周新;黄跃生;;部分创面外用药物、GH对Hacat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莎;孙秉中;于文强;尚振川;柴玉波;刘飞;谢鑫;张孝勇;;bcr-abl融合基因特异性siRNA对K56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朝晖;周文龙;沈周俊;张志伟;王名伟;黄滔;楚晨龙;赵晨晖;杨安卿;;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抑癌基因LRIG1对PC-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论坛——暨第二次全国男科青年学术会议201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药学会泌尿男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萍;三维培养条件下大鼠成釉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徐玉林;羽髓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永生细胞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陈瑶;特异性下调内质网分子伴侣GRP94对人大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春兰;CD34~+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赵继敏;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的稳定转染及对CHO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4年

3 陈杰;动态压应力与PTHrP对体外培养大鼠前软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景军;MAGE-A1基因对NIH3T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甘宇;shRNA干扰TDRG1表达影响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NTERA-2细胞生物学特性[D];中南大学;2014年

6 林松挺;HBV X基因对L02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阿霉素干预HBx调控L02肝细胞凋亡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郭宇鹏;空间环境对B16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535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35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