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及其在LTP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及其在LTP分析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受体动力学 长时程增强
【摘要】:为了探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neuron, MN)对下行激活的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及其在脊髓运动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中的应用,本文应用新生大鼠(8~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同侧腹外侧索(ipsilateral ventrolateral funiculus, iVLF)电刺激在MN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从中选取动力学过程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应用受体的动力学分析中结合动力学曲线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公式,分别对iVLF-EPSP的上升相和下降相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求出表观结合速率常数K1、表观解离速率常数K2、表观平衡解离常数KT和表观最大反应Vmax值;并对iVLF进行强直刺激,观察强直刺激对iVLF-EPSP相关参数以及K1、K2、KT值的影响,结果如下: 1.对6个MNs的iVLF-EPSPs参数分析表明,幅度和曲线下面积与电刺激强度呈正相关(P 0.01和P 0.05),最大下降斜率与刺激强度呈负相关(P 0.05),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 2.从上述6个MNs中选取阈强度(T)电刺激诱发的上升相和下降相动力学不同的3种类型iVLF-EPSPs进行分析,其结合动力学曲线的直线化相关系数(r)为0.9397~0.9621(均P 0.01),而解离动力学曲线的相应值为-0.8836~-0.9690(均P 0.01),并求得K1、K2、KT和Vmax值分别为0.364~2.330T-1·ms-1、0.055~0.189ms-1、0.025~0.284T和1.968~4.367mV。 3.对6个MNs的iVLF-EPSPs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表明, K2值与刺激强度呈负相关(P 0.05),而K1值和KT值与刺激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没有显著性意义。 4.在上述6个MNs对iVLF施加强直刺激(100Hz,50脉冲/串,波宽0.4~1.0ms,共6串,串间隔10s,10~100V),其中2个细胞的iVLF-EPSPs幅度增大到或超过基础值的120%,并且维持了30min以上,可判断为LTP现象(iVLF-LTP)。 5.在iVLF-LTP过程中, iVLF-EPSPs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大,最大可达基础值的300%,且与强直刺激后iVLF-EPSPs幅度的增大趋势基本相一致;最大上升斜率最大可增大到基础值的180%左右;此外,突触后电位的时程和最大下降斜率也表现出增大趋势,但突触后电位的潜伏期未发生明显改变。另外一个MN的iVLF-EPSPs曲线下面积在短暂减小后持续增大,最大可达基础值的140%;时程短暂减小后恢复到基础水平;而且潜伏期在强直刺激后20min内明显减小,后恢复到基础水平。 6.在iVLF-LTP过程中,对iVLF-EPSPs进行受体动力学分析得K2和KT值在强直刺激后10min内明显减小,最小分别可达到基础值的60%和50%;而K1值在强直刺激后10min内明显增大,最大可达到基础值的140%。另一个神经元突触反应的LTP过程中,K1、K2和KT值在强直刺激前后未发生明显改变。 7.分析iVLF-LTP过程中MN的膜电学特性,强直刺激前后膜电阻、阈电位和超射值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而阈电流值在强直刺激后明显减小。另一个MN强直刺激后膜电阻和超射值增大,阈电位减小。 结果表明,突触反应的递质与受体作用动力学过程可以用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在LTP过程中,iVLF-EPSPs的K1、K2、KT值在强直刺激后10min内明显改变,表明突触后受体的亲和力可能增强;另一个神经元的K1、K2和KT值在强直刺激前后未发生明显改变,,突触后受体的亲和力没有发生变化,可能与突触前递质释放调节有关,说明这两个MNs的LTP早期涉及的突触后机制可能不同。由此可见,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方法可能是突触可塑性等研究中进行受体动力学监测的一个简单可行方法。
【关键词】:脊髓 运动神经元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受体动力学 长时程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38.8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前言13-15
- 内容与方法15-21
- 1 研究内容15
- 2 材料与方法15-19
- 2.1 实验动物15
- 2.2 主要仪器设备和器械15-16
- 2.3 试剂16
- 2.4 实验装置16-17
- 2.5 切片制备17
- 2.6 电生理记录17-18
- 2.7 电刺激方法18-19
- 3 分析方法19-21
- 3.1 统计分析方法19
- 3.2 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方法19-21
- 结果21-39
- 4.1 运动神经元的基本电生理性质21-22
- 4.2 刺激 iVLF 诱发的 iVLF-EPSP22
- 4.3 iVLF-EPSP 的刺激强度依赖性22-24
- 4.4 iVLF-EPSP 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24-27
- 4.5 不同刺激强度对 iVLF-EPSPs 表观受体动力学性质的影响27-28
- 4.6 强直刺激对运动神经元 iVLF-EPSPs 的影响28-39
- 4.6.1 iVLF-LTP 现象28-30
- 4.6.2 iVLF-LTP 过程中的突触传递特性30-35
- 4.6.3 iVLF-LTP 过程中的表观受体动力学性质35-38
- 4.6.4 强直刺激前后运动神经元基本电生理参数变化38-39
- 讨论39-43
- 5.1 脊髓切片及实验结果评估39
- 5.2 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分析39-40
- 5.3 受体的动力学性质40-41
- 5.4 脊髓运动神经元长时程增强现象及其机制41
- 5.5 LTP 过程中 iVLF-EPSPs 的表观受体动力学性质41-43
- 结论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50
- 综述50-61
- 参考文献57-61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华 ,邢俊平;调控雌性大鼠尿道括约肌的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态学研究:绝经大鼠模型中雄激素的作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2 殷勤伟,薛社普;神经元死亡的调控机理[J];自然杂志;1987年12期
3 朱锦宇,黄耀添,吕荣,徐新智,王军,杨光;周围神经损伤晚期修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4 杨晓玲;赵合庆;严志强;;体外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及形态观察[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年03期
5 米瑞发,甘思德,范明;神经再生过程中脊髓运动神经元β和γ肌动蛋白的基因表达[J];科学通报;1994年06期
6 方秋文;梅俊;;关于离体蛙脊髓研究的现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7 鄂玲玲,周长满,徐忠涛,王常利,文天秀,苏剑斌;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1年02期
8 佐藤昭夫;张森;;神经生理学与老化[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2年04期
9 张帆,洪光祥,王发斌,张艳,熊希凯;F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2年01期
10 陈宜张;不发生冲动的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的冲动[J];生理科学进展;198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萌芽;;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调制的突触机理[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汪萌芽;任双来;杨克春;;全麻药对脊髓运动神经元作用的受体机制[A];2003’离子通道、受体与信号转导专题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金建慧;江潇;汪萌芽;;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对腹外侧索双脉冲刺激的突触反应和长时程增强[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宦才娟;汪萌芽;;咪达唑仑对离体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5 汪萌芽;任双来;;异丙酚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细胞内记录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樊留博;马利中;;电针联合肌电物反馈疗法对痉挛性偏瘫患者H波及M波的影响[A];首届全国脑外伤治疗与康复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10mA电流电针可促进受损脊髓修复[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王真真 蔡蕴琦;两只蛤蟆相隔千里“来电”[N];江苏科技报;2010年
3 ;针刺配合运动再学习促进脑卒中患者肌张力恢复[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琴;急性运动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2 文灿;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颈上神经节神经元突触形成及特征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王继明;肌萎灵注射液对运动神经元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郭阳;有机磷农药对运动神经元agrin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殿秀;丙戊酸对大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孙燕;Purmorphamine诱导Olig2~+-GFP~+-mES的神经分化及Olig2~+-GFP~+-OP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杨萍;腺病毒载体中介Bcl-2基因转染对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8 曹富江;Raf/Erk1/2/Merk信号传导通路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病理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李勇;脊椎裂畸形胚胎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10 林一聪;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PI3/K信号通路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杨晓玲;ALS体外实验模型的建立及脊髓运动神经元损伤保护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罗浩;脊髓运动神经元突触反应的表观受体动力学及其在LTP分析中的应用[D];皖南医学院;2013年
4 张文通;生物谐振影响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电生理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5 郑玲玲;大鼠臂丛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再生路径及相关蛋白的表达[D];汕头大学;2008年
6 魏晓珊;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影响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张增祥;坐骨神经卡压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8 原威;骨化三醇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蓓蓓;K141N突变型HSP22蛋白对线粒体的影响及其在腓骨肌萎缩症2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3年
10 孙鸿安;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窗吻合术后应用CNTF对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华北煤炭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538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3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