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帕金森病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 动物模型 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灵芝免疫调节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of Ganodermalucidium,LZ-8)是从赤灵芝菌丝体提取物中分离出的一种免疫调节蛋白,研究发现其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全身性过敏反应、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抑制肿瘤等生物学活性。本论文使用的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recombinant Ganoderma lucidum immunoregulatory protein,rLZ-8),是应用基因工程方法,重新设计编码LZ-8的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后得到的大量具有高纯度和稳定生物活性的rLZ-8样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缓慢、进行性变性死亡。在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领域,氧化应激损伤和神经炎症反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PD发生后,机体出现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也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还伴随着神经胶质细胞活性和数量的改变。研究也证实,一些抗炎类药物,可能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因此设计本实验,探索rLZ-8是否对PD具有保护作用,并探索rLZ-8是否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来发挥其作用。 实验选用C57BL/6小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PD模型组、美多芭组(阳性药组)、rLZ-8低剂量组、rLZ-8中剂量组、rLZ-8高剂量组,每组20只。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30mg/kg/day),,连续给药5天建立PD模型。 MPTP首次注射9天前,正常对照组和PD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阳性药组灌胃给予120mg/kg美多芭,rLZ-8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60μg/kg rLZ-8、100μg/kg rLZ-8、160μg/kg rLZ-8,一直持续至MPTP末次给药7天后。MPTP末次给药7天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行为学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转棒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脑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并使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 行为学实验表明,rLZ-8能缩短PD小鼠爬杆实验的掉头时间和爬杆时间,延长悬挂时间,改善悬挂情况,并延长转棒实验潜伏期,减少掉落次数。免疫组化结果表明,rLZ-8能显著增加PD小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增强纹状体神经纤维上TH免疫阳性反应。此外,rLZ-8能显著降低PD小鼠黑质部位细胞因子IL-1β、IL-6的含量,增强SOD和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 通过上述的研究,初步证明rLZ-8能改善MPTP诱导的小鼠PD模型行为学损伤,拮抗MPTP诱导的DA能神经元变性,表明rLZ-8对PD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以及抑制氧化应激发挥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上述数据初步表明rLZ-8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临床治疗PD的药物。
【关键词】:帕金森病 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 动物模型 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42.5;R285.5;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1
- 1.1 帕金森病概述11
- 1.2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进展11-15
- 1.3 PD 与免疫学异常和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15-18
- 1.4 MPTP 模型在帕金森病研究中的应用18
- 1.5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的研究现状18-21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21-31
- 2.1 实验材料21-22
- 2.1.1 实验动物21
- 2.1.2 药品和试剂21
- 2.1.3 实验耗材21-22
- 2.1.4 仪器设备22
- 2.2 实验方法22-31
- 2.2.1 MPTP 诱导的小鼠 PD 模型的建立22-23
- 2.2.2 实验分组及给药方法23
- 2.2.3 观察指标23-30
- 2.2.3.1 小鼠体重23
- 2.2.3.2 体征观察23
- 2.2.3.3 行为学实验23-26
- 2.2.3.4 小鼠脑组织各项指标的检测26-30
- 2.2.3.5 小鼠各脏器系数的测定30
- 2.2.4 统计学处理30-31
- 第3章 实验结果31-44
- 3.1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的测定结果31
- 3.2 各组小鼠体征变化的观察结果31-33
- 3.3 各组小鼠行为学实验的测定结果33-37
- 3.3.1 各组小鼠爬杆实验测定结果33-34
- 3.3.2 各组小鼠悬挂实验测定结果34-36
- 3.3.3 各组小鼠转棒实验测定结果36-37
- 3.4 小鼠脑组织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37-42
- 3.4.1 各组小鼠 TH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37-39
- 3.4.2 各组小鼠脑组织 IL-1β含量测定结果39-40
- 3.4.3 各组小鼠脑组织 IL-6 含量测定结果40
- 3.4.4 各组小鼠 SOD 活力测定结果40-41
- 3.4.5 各组小鼠 MDA 含量测定结果41-42
- 3.4.6 各组小鼠 GSH-Px 活力测定结果42
- 3.5 小鼠各脏器系数测定结果42-44
- 第4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44-49
- 4.1 rLZ-8对小鼠无显著毒副作用44
- 4.2 rLZ-8对PD 小鼠模型行为学损伤的改善作用44-45
- 4.3 rLZ-8对PD 小鼠模型 DA 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45-46
- 4.4 rLZ-9对PD 小鼠模型促炎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46-47
- 4.5 rLZ-8对PD 小鼠模型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47-49
- 第5章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星;叶维建;;更年期女性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莆田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章素芳;衡鑫;乐卫东;;帕金森病嗅觉障碍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22期
3 杨蓬勃;李淑华;;白细胞介素6对帕金森病和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1期
4 李莹莹;蓝秀建;朱振宇;皮荣标;;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07年01期
5 王小同;;中医药抗帕金森病理想的动物模型—Nurr1基因敲除小鼠[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6期
6 高云朝;林祥通;;MPTP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5年04期
7 邓汝东;李伊为;汪华侨;陈东风;张赛霞;赵丹;孟令杰;周健洪;黎晖;;重复注射6-羟多巴胺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J];解剖学研究;2007年06期
8 鲁玲玲;周爱霞;杨慧;;AAV介导的α-synuclein基因过表达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一种制作轻度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新方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01期
9 陈生弟,陈先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10 姚庆和,高国栋;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行为学特征及其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扬;邵蓓;;茶多酚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邵蓓;张扬;;茶多酚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景春;徐江涛;宋永斌;杨俊;许永华;邹赛英;是文辉;刘海林;张子彦;;慢性间断性缺氧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及黑质病理改变的影响[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海林;徐江涛;宋永斌;杨俊;张子彦;;慢性间断性缺氧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刘承伟;封华;卢昕;陈敏;陈晨;;MPTP诱导小鼠帕金森病临床前期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6 刘云鹤;苗珍花;李震;成海燕;刘阿庆;许文斌;温明菲;尚磊;陈璐;韩景献;于建春;;快速老化小鼠SAM-P/8出现类帕金森病现象[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刘焯霖;谢安木;;Synphiline-1在帕金森病中表达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冉秋;何建成;;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医证候属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雒晓东;孙玉芝;;帕病1号治疗少动和强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研究[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波;陈俊;刘岘;龙玉;陈志光;李宁娜;;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帕金森病脑默认状态网络[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朝淑;执著科研博弈“沉默杀手”[N];科技日报;2011年
2 匡远深;帕金森病临床前期小鼠模型建立[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匡远深;小鼠模型助帕金森病早诊早治[N];健康报;2008年
4 记者 叶平生 通讯员 肖颂华;帕金森病患者 最好多喝茶水[N];广州日报;2004年
5 ;怎样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康复[N];家庭医生报;2005年
6 新华;南京启用“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N];医药经济报;2000年
7 马成功 指导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科主任 周德生 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张宇清;帕金森病 中老年人“第三杀手”[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8 刘振国;焦虑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先兆[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屠建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十法[N];健康报;2009年
10 记者 靖九江;应重视帕金森病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任海刚;帕金森病和癌症相关蛋白DJ-1在自噬和线粒体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陈冬;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对自噬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王涛;普利醇抗帕金森病的药效学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陈宏;没食子酰基-β-右旋葡萄糖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洪雁;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7 徐t2t2;人参皂苷-Re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4年
8 刘韬;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早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晓萍;帕金森病的易患基因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10 赵军;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基础与临床研究:帕金森病(PD)PET受体显像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生晨;重组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黄帅;GFRα1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表达量的变化及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志永;针刺督脉学对帕金森病小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红英;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5 孙启英;GBA基因突变与中国人群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薇;应用电生理技术评价帕金森病的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单位数目[D];苏州大学;2004年
7 吴镇U
本文编号:54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4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