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AM-1基因敲减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VCAM-1基因敲减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小RNA干扰 基因转染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摘要】:目的:利用siRNA技术建立稳定低表达血管间粘附分子1(VCAM-1)基因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并探讨其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质粒GV118-VCAM-1-RNAi,应用酶切及测序方法进行相关鉴定,转染包装细胞系T293,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C3H10T1/2细胞(C3),应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LTT)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免疫调节能力。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低表达VCAM-1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V118-VCAM-1-RNAi,感染C3H10T1/2细胞后,应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选获得稳定低表达VCAM-1的间充质干细胞GV118-VCAM-1/C3;LTT和M LR实验结果显示,低表达VCAM-1基因的M SC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减VCAM-1可显著下调MSC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为进一步研究VCAM-1基因与MSC免疫抑制功能的相关性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室;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小RNA干扰 基因转染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10CB833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070996,31171084)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JCYBJC17100)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共同第一作者:倪永青,刘元林为共同第一作者.J Exp Hematol 2015;(3):796-80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1,VCAM-1),又称CD106,属于细胞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SIGF)成员,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各种白细胞的表面,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Yuping Feng;Jiao Wang;Shixin Ling;Zhuo Li;Mingsheng Li;Qiongyi Li;Zongren Ma;Sijiu Yu;;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onal cells on fetal bov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s a tissue engineered nerve scaffold[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22期
2 刘晓丹;刘兵;李秀森;毛宁;;人脐带静脉灌注液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年05期
3 韩之波;王有为;王涛;池颖;杨舟鑫;及月茹;孟磊;杨萍;韩忠朝;;人胎盘底蜕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梅;张连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癌症;2009年01期
2 肖炳祥;姜晓丹;徐如祥;邹志浩;邹雨汐;;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3 刘沉涛;杨于嘉;谢岷;余小河;王霞;王晓莉;王庆红;祁伯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细胞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4 宋关斌;李晓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李美山;张成;陈松林;于美娟;张雅妮;王淑辉;熊符;;绿色荧光蛋白和成肌调节因子在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共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6 张华勇,孙凌云;间质干细胞和自身免疫病[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7 李翠;王u&;;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6期
8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dipose tissues in a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8年01期
9 王宇玫;夏云峰;张浩;李君;刘润梅;李良;张津津;翟红霞;殷亚昕;;不同心脏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结果的比较[J];感染.炎症.修复;2007年04期
10 黄裕立;麦炜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心脏再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Qinjun Zhao;Hongying Ren;Zhongchao Han;;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munomodulatory capability and clinical potential in immune diseases[A];第十四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大会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春;不同来源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多种药物因素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2 李略;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及其钠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3 龚勇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燕;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于靓霞;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陈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nHA/PA66支架材料的骨组织工程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司中洲;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对大鼠移植肝的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海芳;β-肾上腺素受体在小鼠MSCs成骨、成脂分化中的作用[D];清华大学;2010年
9 胡克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烧伤治疗作用及其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盘荣贵;同种异基因成骨细胞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兔桡骨骨缺损免疫反应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糖尿病小鼠结肠动力障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邹颖;硒对人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信号的调节作用[D];暨南大学;2011年
3 艾昊;低剂量X射线照射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基质衍生因子1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4 林若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董玉生;间质干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转移影响的体内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亚楠;GATA-4基因促进5-氮杂胞苷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分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杜明娟;分离鉴定人小涎腺间充质干细胞[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张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衰老小鼠T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崔洁;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修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任瑞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诱导转化为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ell viability and dopamine secretion of 6-hydroxydopamine-treated PC12 cells co-cultured with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2年14期
2 张睿婷;韩之波;王涛;孟磊;刘志鹏;李奎;及月茹;杨洲鑫;李扬秋;韩忠朝;;人胎盘绒毛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0期
3 郭子宽,唐佩弦,刘晓丹,杨靖清,李秀森,陈小三,毛宁;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体外造血(英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0年02期
4 韩之波;杨舟鑫;池颖;王有为;王涛;及月茹;杨萍;孟磊;韩忠朝;;人脐带、胎盘绒毛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2年03期
5 吴刚;董长超;王光林;高伟强;范红松;肖文谦;张利;;PLGA-丝素-胶原纳米三维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8期
6 汪大彬;文益民;蓝旭;李辉映;;壳聚糖-藻酸盐支架复合BMSCs修复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7 刘晓刚;邓宇斌;蔡辉;;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10期
8 胡辉;张伟才;黄继锋;严琼娇;殷义霞;李世普;;新型神经导管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16期
9 潘国强;齐凤平;徐洪;王相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基因及Ca~(2+)浓度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27期
10 徐丽丽;匡_";张佳;;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两种方法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4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燕玲;王燕;贲晓明;周晓玉;苗登顺;;表皮生长因子对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克隆形成的影响及其传代后多向分化潜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0期
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5期
3 李志勇;郭子宽;郭志坤;;释放膜微粒: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新机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2年03期
4 王佃亮;马萍;王烈明;雷宁;吴诚;;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8期
5 廖锋;郑扬;耿彬;唐朝枢;;促进移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10期
6 呼莹,王秋英,马丽,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胰腺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王劲,罗成基,郭朝华,张勇;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关因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2年05期
8 许琴,朱依纯,肖雁冰,田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马丽,呼莹,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促进造血恢复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年06期
10 张明伟,郭子宽,刘晓丹,吴英,侯春梅,毛宁;小鼠骨骼肌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大鼠睾丸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郭勇;张西正;李瑞欣;张春秋;郭春;张彦军;闫玉仙;;力学拉伸对经5-氮胞苷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力;王海燕;杜娟;赖洁娟;刘庆;黄苏娜;蒋建新;;直流电刺激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物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丽;呼莹;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造血恢复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韩钦;刘艳宁;何东南;闫曦;曹莹;赵春华;;分离和鉴定小肠上皮干细胞及其可塑性与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刘晓丹;刘兵;李秀森;毛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姜玉玲;乔虹;刘梦雪;李强;孙玉倩;张巾超;;瘦素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肖娜;郭锦鹏;赵秀华;金文静;卢光t;程腊梅;;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陈广华;杨婷;付t$t$;苗瞄;金正明;唐晓文;韩悦;何广胜;仇慧英;马骁;陈峰;薛胜利;王荧;孙爱宁;吴德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9例分析[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洪珞珈;赵明明;张宇晶;;间充质干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学杰;天津滨海新区建最大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满学杰;津昂赛打造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国梧;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方案获准[N];科技日报;2007年
7 实习生 刘霞;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新佳;我国“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强骨形态形成蛋白9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郑宗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王宪英;脑组织微环境及神经甾体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晓东;牙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牙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郭虹;胎儿多种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及胎儿骨髓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侯静;间充质干细胞在辐射损伤后干性维持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袁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来晓瑜;一个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的鉴定和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韩春;牙根发育期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孙念政;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对糖尿病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克隆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晓华;牛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邓长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杨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13年
5 马云鹏;应用大块平铺法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传代、冻存及复苏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那仁格日勒;溶血磷脂酸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王黎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蛋白表达谱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唐秋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徐小霞;人胎盘绒毛层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军;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及成骨潜能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45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45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