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离体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英文)
本文关键词:异丙酚对离体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异丙酚 视上核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GABA_A受体 谷氨酸受体
【摘要】:为了解静脉全麻药异丙酚对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异丙酚(0.1~3.0 mmol/L)对下丘脑冠状切片视上核(supraoptic nucleus,SON)神经元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PSP)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局部电刺激SON背外侧区域可诱发PSP的8个细胞中,异丙酚能浓度依赖性降低88%细胞的PSP幅度(P0.01)、曲线下面积、时程、半幅时程和10%~90%衰减时间(P0.05)。1.0 mmol/L异丙酚能可逆地完全取消29%(2/7)细胞的PSP。压力喷射外源性谷氨酸在SON神经元诱发伴有膜电阻减小的去极化反应,异丙酚对谷氨酸反应呈可逆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但0.3 mmol/L异丙酚仅完全取消同步记录的PSP,却未能完全抑制谷氨酸反应。用GABA_A受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30μmol/L)预处理后,7个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增大,再灌流异丙酚后观察到异丙酚对EPSP的抑制作用减弱。结果提示,异丙酚抑制SON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作用可能同时涉及突触前和突触后机制。在突触后可能通过激活GABA_A受体而抑制SON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但高浓度的异丙酚也可能涉及对兴奋性谷氨酸受体的直接抑制。
【作者单位】: 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
【关键词】: 异丙酚 视上核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GABA_A受体 谷氨酸受体
【基金】:supported by the 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China(No.1408085MH155)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nhui Province,China(No.KJ2012B203)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1271155,31200828) Cultivate Foundation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No.WK2013Z03)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Ph.D.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China(No.201402)
【分类号】:R338
【正文快照】: Propofol is a new type of intravenous anesthetics,1 MATERIALS AND METHODSwhich is widely used for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anesthesia and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eda-1.1 Hypothalamic slice preparationtion.Propofol has more advantages compar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曲锋 ,邱学才;皮质类固醇激素对神经元兴奋性有调控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1992年04期
2 张爱华,顾建文,郑崇勋;液压打击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兴奋性变化的研究[J];生物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3 徐晖,胡三觉;交感神经末梢调节损伤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一种新方式(英文)[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年02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勇;;通过分岔控制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类型[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丙方;王唯晰;杨慧;徐群渊;;Agrin的脑发育学研究及培养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对其表达的影响[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王艳芹;曹荣;陈良为;;神经激肽对基底核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的干预作用[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4 任维;;药物和刺激诱导的神经元兴奋性的长时程可塑性[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唐红梅;董军;陆大祥;戚仁斌;;MCP-1通过影响钾通道的开放进而影响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 周炜 记者 陈宁;浙大医学部一项研究找到癫痫发病新机制[N];浙江日报;2011年
2 王楠;耳蜗神经元兴奋性损伤与神经营养因子抗损伤研究获成果[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姚金晶;Neuritin调节神经元钾通道Kv4.2α亚单位表达及神经元兴奋性的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玉英;噪声对大鼠受损背根节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郝爽;蟾酥活性成分对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澄宇;伴随活动时序依赖突触可塑性的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性的双向调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彭小清;膜表面唾液酸化在损伤的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异常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李博;HCN通道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元兴奋性紊乱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7 贾占峰;神经元M通道、Na通道、TRPV1通道功能调节及神经元兴奋性调节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贝俊杰;M电流调节与大鼠SCG神经元兴奋性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2 任盼;单次可卡因注射对大鼠VTA区DA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和内在兴奋性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秦杨;5-HT在Mes V神经元兴奋性转型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李洋;促觉醒肽orexin-A和稳态因子腺苷调节大鼠内嗅皮层浅层主要神经元兴奋性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5 刘斯佳;BTXA对脊髓源性痉挛大鼠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6 贾占峰;神经生长因子对SCG神经元兴奋性以及M电流和Na电流调节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7 石文静;NGF调节M电流对大鼠TG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8 张毅力;趋化因子CCL2增强痛觉效应的细胞内信号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0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50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