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癫痫模型脑组织中NOS的变化以及拉莫三嗪和NOS抑制剂L-NNA对脑部神经元变化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兔癫痫模型脑组织中NOS的变化以及拉莫三嗪和NOS抑制剂L-NNA对脑部神经元变化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兔 癫痫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L-硝基-精氨酸 拉莫三嗪
【摘要】: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以兔为试验动物的癫痫模型,并且分别选用拉莫三嗪和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对成功的癫痫兔模型进行比较治疗。通过测定各组兔脑匀浆中NO含量、海马及颞叶内NOS活性以及海马内nNOS和iNOS这两种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变化以探究癫痫发病机理与一氧化氮的关系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以及拉莫三嗪对其主要病变部位NO含量、NOS活性及神经元的影响。 采用LiCl-PILO对家兔进行腹腔注射重复刺激建立点燃模型,制备癫痫兔模型,并通过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检测。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制备的癫痫兔模型有80%的兔达到成功模型标准,发作等级在III~IV之间。HE染色可见,海马CA1和CA3区锥体细胞缺失,神经元排列紊乱,CA3区病变较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对照组内有神经元数量较多,胞浆浓染、轴突长度较长且突起较明显的nNOS和i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而模型组海马内nNOS和i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残存的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较浅,细胞体的轮廓和突起均不清晰,前期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减弱,中后期i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加,,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采用硝酸还原酶和生化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兔海马及颞叶内NO含量及NOS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家兔脑组织的NO浓度NOS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高;模型组脑海马及颞叶内NOS的活性从6h开始迅速升高,1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7d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但仍高于其它各组;拉莫三嗪治疗组和L-NNA治疗组上述指标则与模型组呈显著性差异。各组家兔NOS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海马及颞叶内TNOS活性强弱顺序为:模型组拉莫三嗪治疗组 L-NNA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兔海马及颞叶内iNOS和cNOS的活性强弱顺序都与TNOS基本一致。在脑组织中iNOS活性较弱,只有在癫痫模型组中iNOS活性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在光镜下对各组兔海马内nNOS、iNOS两种阳性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分布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各组兔脑组织内nNOS和i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与NO的含量及NOS活性在脑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癫痫模型组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L-NNA治疗组在6h-3d内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与拉莫三嗪相比更接近对照组,拉莫三嗪治疗组在3d后与L-NNA治疗组相比更接近对照组。 结果表明:LiCl-PILO诱导的癫痫模型组海马CA3区的神经细胞缺失、排列紊乱,脑匀浆内NO含量的增加,L-NNA治疗组和拉莫三嗪治疗组在各时间点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癫痫模型组(P0.05或P0.01),NO的变化规律与NOS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成正相关;且海马nNOS表达减弱和iNOS表达的增强,表明一氧化氮参与了EP模型的发病机制, NOS抑制剂L-NNA对海马神经元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鉴于兔癫痫模型和EP患者之间的相似性,表明一氧化氮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关,推测可以使用NOS抑制剂-L-NNA作为开发EP药物新的思路。
【关键词】:兔 癫痫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L-硝基-精氨酸 拉莫三嗪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2.1;R-332
【目录】:
- 英文缩略表4-8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引言12-22
- 1.1 一氧化氮的概述12-16
- 1.1.1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特性12-13
- 1.1.2 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分类13-15
- 1.1.3 一氧化氮合酶在脑内的分布15-16
- 1.2 癫痫的研究进展16-19
- 1.2.1 癫痫损伤脑组织机制16-17
- 1.2.1.1 兴奋性机制增高16-17
- 1.2.1.2 抑制性机制降低17
- 1.2.2 癫痫模型的研究进展17-19
- 1.2.2.1 点燃模型17-18
- 1.2.2.2 海人酸模型18-19
- 1.2.2.3 匹罗卡品卡品癫痫模型19
- 1.2.2.4 癫痫小鼠模型19
- 1.3 NO 与癫痫19-20
- 1.4 拉莫三嗪与癫痫20-21
- 1.5 NOS 抑制剂与癫痫21-22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2
- 2 材料与方法22-28
- 2.1 试验材料22-23
- 2.1.1 试验动物22-23
- 2.1.2 主要试剂23
- 2.1.3 主要试验仪器23
- 2.1.4 试验场地及预备试验23
- 2.2 试验方法23-28
- 2.2.1 分组及其给药方法23-24
- 2.2.2 动物模型的制备24
- 2.2.3 各组兔模型行为学检测24
- 2.2.4 取材24-25
- 2.2.5 脑切片制作25
- 2.2.6 SABC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5
- 2.2.7 切片观察和测量25-26
- 2.2.8 NO 含量的测定26
- 2.2.9 NOS 活性的测定26-28
- 3 结果与分析28-41
- 3.1 各组家兔行为学检测结果28-29
- 3.2 病理改变29
- 3.3 各组家兔海马及颞叶 NO 含量检测结果29-30
- 3.4 各组家兔海马和颞叶 NOS 活性检测结果30-33
- 3.4.1 TNOS 活性检测结果30-31
- 3.4.2 iNOS 活性检测结果31-32
- 3.4.3 cNOS 活性检测结果32-33
- 3.5 各组家兔海马内 NOS 阳性神经元的变化33-41
- 3.5.1 各组家兔海马内 nNOS 阳性神经元的变化33-37
- 3.5.2 各组家兔海马内 iNOS 阳性神经元的变化37-41
- 4 讨论41-47
- 4.1 用兔作实验动物制备 EP 模型的优点及意义41-42
- 4.2 各组兔脑海马及颞叶 NO 含量的变化42
- 4.3 各组兔脑海马及颞叶 NOS 活性的变化42-44
- 4.4 各组兔脑海马 nNOS、iNOS 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形态变化44-46
- 4.5 PILO 兔模型的致癫机制及拉莫三嗪和 L-NNA 对模型兔脑组织内的 NOS 的影响46-47
- 5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7
- 附图57-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文莉,张向群,王会玲;一氧化氮生理作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本国;韦朝霞;易咏红;苏涛;孙卫文;廖卫平;;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突触素Ⅰ的表达及苔藓纤维出芽的动态变化[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3 龙莉莉;肖波;李国良;李蜀渝;易芳;陈锶;毕方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沲大鼠的模型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2期
4 朱和明,朱长庚;癫痫基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7年04期
5 李国君;中枢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9年02期
6 李国良,肖波,谢光洁,章蓓,杨晓苏,陈丽丽;匹罗卡品颞叶癫痫大鼠模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李国良,张宁,李静,朱丹彤,吴志国,肖波;匹罗卡品诱导颞叶癫痫大鼠齿状回苔藓纤维出芽及突触重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8 吴志国;龙莉莉;肖波;陈锶;易芳;;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神经肽Y中间神经元数目变化及其轴突出芽[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9 金宏波,徐洪伟,刘军,杨永滨,王淑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对福尔马林大鼠脑nNOS、iNOS表达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姚君茹,潘三强,吕来清,宿宝贵,高秀来;癫痫大鼠海马结构谷氨酸和nNOS神经元的动态变化[J];解剖学杂志;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564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6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