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脊髓横断模型大鼠的系统评价
本文关键词:建立脊髓横断模型大鼠的系统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脊髓 脊髓损伤 模型 动物 椎板切除术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Meta分析 大鼠 电生理 椎板切除 死亡数 BBB评分
【摘要】:背景:建立一种成功率较高、安全可靠的标准脊髓横断模型是研究脊髓修复的前提条件。目的:评价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制备的价值及椎板切除对脊髓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 ed)、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数据库中所用关于大鼠脊髓横断模型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与结论:11篇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英文2篇,中文9篇),共394只大鼠纳入研究,脊髓半横断组与椎板切除组1-6周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4周内电生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12.86,95%CI-16.10至-9.62,P0.01)、(WMD=15.36,95%CI 11.36-19.36,P0.01),半横断组6周后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MD=-10.28;95%CI-24.20-3.64;P=0.15);脊髓全横断组与椎板切除组1-6周内BBB评分、4周内电生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18.83,95%CI-20.64至-17.01,P0.01)、(WMD=-11.21,95%CI-16.35至-6.08,P0.01)。椎板切除组与正常组4周内BBB评分与电生理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WMD=-0.00,95%CI-0.01-0.01,P=1)、(WMD=0.43,95%CI-0.35-1.21,P=0.28);大鼠脊髓横断组和椎板切除组死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D=0.05,95%CI-0.03-0.13;P=0.26)。说明脊髓横断法是一种稳定性好、可复制性强、存活率高的脊髓损伤研究模型,但其横断的准确性、术后护理及对照组的设立有待商榷。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脊髓 脊髓损伤 模型 动物 椎板切除术 实验动物 脑及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Meta分析 大鼠 电生理 椎板切除 死亡数 BBB评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746)~~
【分类号】:R651.2;R-332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Cochrane协作网(http://www.cochrane.org/)的偏倚风险评脊髓横断模型是用手术刀片或显微刀片半横断或全横价工具进行评价。主要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随机断脊髓建立模型的一种方法,为目前国内外学者评价脊髓损分配方案是否正确。2分配方案隐藏是否完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天勇;伍亚民;李强;刘洋;;大鼠脊髓半切块状缺损模型的建立及科学性评估[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2 林斌珍;刘文革;;大鼠T_7脊髓半横切损伤模型的建立及饲养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3 乔晓峰;杨建华;朱光宇;赵立新;;脊髓损伤模型的制备及其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14期
4 黄鹏;余瑛;王永堂;鲁秀敏;曾琳;伍亚民;;大鼠脊髓半横切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神经功能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5 赵富生;武庚;武杨;魏淑芳;郝鑫;李月珍;张际绯;;大鼠脊髓楔型半切空洞模型的建立及评估[J];实验动物科学;2013年04期
6 Ning Zhang;Marong Fang;Haohao Chen;Fangming Gou;Mingxing Ding;;Evalu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imal model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22期
7 祖波;尹宗生;;机械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12期
8 孟步亮;巴迎春;宋士娜;陈姗姗;李力燕;王廷华;;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的构建[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07期
9 李景德;卢培刚;;脊髓3/4横断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电生理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2期
10 马超;徐震;王卓强;邓诗源;;脊髓全横断模型大鼠损伤区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远;张飞飞;王扬;闫云峰;景文莉;;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施莺莺;柳青;黄晓虹;郑月焕;王晓宁;;脊柱外科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实验研究[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4年03期
3 郑小影;赵淑敏;陈萌;马泉;孔祥玉;韩莉;;大鼠脊髓T_3节段全横断后损伤节段神经元超微结构的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4 陈一鑫;陈克诚;朱一洲;廖小林;黄有荣;;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概况[J];大众科技;2014年05期
5 王喜良;赵岩;左媛;肖宇龙;霍洪军;江建明;闫慧博;;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轴突的修复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1期
6 赵岩;肖宇龙;左媛;王喜良;霍洪军;江建明;闫慧博;;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7 谢亮;沈忆新;范志海;;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相关问题[J];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06期
8 陈华;沈晓峰;龚正丰;姜宏;李宇卫;;枳壳甘草汤治疗脊髓综合征药效学分析研究[J];颈腰痛杂志;2014年04期
9 岳妍;谭波涛;刘媛;伍亚民;贾功伟;蒋玮;虞乐华;殷樱;;FTY720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血脊髓屏障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年03期
10 ;Effects of transplanta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rabbit sciatic nerve on nuclear factor-kappa B express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涛;TLX基因对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增殖和成神经细胞分化及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影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李哲;磁刺激对星形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经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与BMP-2表达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于常州;脊髓缺血复灌损伤诱发神经病理性痛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静;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分[D];中南大学;2011年
2 宋晓晨;脐血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大鼠GFAP及NF表达的影响[D];辽宁医学院;2011年
3 刘丽霞;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李亮;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带蒂大网膜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赵善润;鹿茸多肽影响脊髓损伤后三种凋亡因子的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小莲;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NF-κB及IκBα表达变化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9年
7 袁凤祥;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损伤后巢蛋白的表达规律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永为;大鼠脊髓横断性损伤后骶段前角运动神经元5-HT2A受体的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2年
9 方军;EGFR在脊髓中的表达以及EGFR活化对小胶质细胞迁移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张倩;脊髓致伤力测量系统的研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天勇;伍亚民;李强;刘洋;;大鼠脊髓半切块状缺损模型的建立及科学性评估[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2 赵彩霞;刘佳;章为;;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CNTF mRNA的表达变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3 陈秉耀,游思维,刘惠玲,李耀宇,王颖,焦西英,鞠躬;大鼠脊髓切断术后神经纤维残留量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J];解剖学报;2001年02期
4 高银峰;陈雪;王秀斌;王晓冬;;3.0T磁共振扫描仪对大鼠胸髓完全损伤模型成像的研究[J];交通医学;2010年01期
5 曹中伟,刘树辉,马云胜,郑德宇,秦书俭;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的制备[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罗伟,赵匡彦,王廷华;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制作及护理措施[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武庚;赵富生;潘秀丽;;大鼠脊髓半离断模型制备新方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焦西英;程希平;钱新宏;赵宇;鞠躬;游思维;;脊髓坏死面积的测量方法介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6年03期
9 陈恒胜,,刘连生,廖维宏;大鼠脊髓损伤及继发损伤时脊髓诱发电位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5年02期
10 陈秉耀,游思维,王颖;大鼠脊髓全横断术后护理措施[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频,翟允昌,吕永利,张昆,田应燮,赖红,王铁民,南龙哲,李春德;狗胚胎小脑组织移植修复脊髓横断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2 杨旭,吕德成,吕申,孙运强;大鼠脊髓横断胶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产物表达[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年05期
3 梁克玉;;交感神经溶解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再生的效果(脊髓横断后囊状坏死的观察)[J];新医药通讯;1978年02期
4 高大柱,胡大勇,王伟,陈柯,胡闻,赵侠,秦慈南,胡礼源;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再生的影响[J];安徽医学;2003年02期
5 闫晓东;刘涛;杨树广;;大鼠脊髓横断后难溶部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医学争鸣;2010年05期
6 张成;实验性脊髓横断后周围神经——脊髓吻合[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77年03期
7 曲正华;;脊髓横断后周围神经—脊髓吻合(附三例报告)[J];煤矿医学;1980年02期
8 杨恒文,朱建华,丁珍明,伍亚民;家兔脊髓横断自体免疫变化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9 陈风华,方方,方加胜;大鼠脊髓横断伤后大脑运动皮质的再生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10 赵凡;杨有庚;王江;;大鼠完全脊髓横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完整胚胎脊髓移植后功能恢复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晓华;纪树荣;周红俊;;大鼠脊髓横断与减重步行训练对肌细胞凋亡与比目鱼肌萎缩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范晓华;纪树荣;周红俊;;脊髓横断早期大鼠比目鱼肌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的适应性与减重步行训练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刘智宇;李展奇;姬海鹏;牒军;;大鼠胸段脊髓经椎间隙完全横断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大;脊髓横断大鼠脊髓辣椒素受体(VR1)表达、尿流动力学及逼尿肌超微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张宁;脊髓横断及硬膜外阻滞对大鼠丙泊酚镇静剂量的影响[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77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7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