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桂交界地区少数民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本文关键词:滇黔桂交界地区少数民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三省交界地区不同民族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调查研究对象为2012年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及住院患者,随机抽取3185人,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Hp-IgG)。 结果本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总阳性率为50.61%,男性阳性率为57.61%,女性阳性率为45.03%,其中以40-49岁年龄组人群阳性率最高为56.66%,18岁以下未成年组阳性率最低为22.33%。民族之间,以壮族阳性率最高为55.16%,布依族阳性率最低为33.33%。地域之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阳性率最高为57.96%,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阳性率最低为30.56%。职业之间以教师阳性率最高为63.23%;学生阳性率最低为38.04%。不同民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本地区Hp总阳性率50.16%,低于全国自然人群的Hp感染平均水平,本地区处于国内Hp感染相对低流行区。 2.Hp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居住地有关。 3.本地区人群对Hp普遍易感,对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可能是显著降低感染率的备选策略之一,加大预防宣教工作对降低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感染 民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资料和方法9-11
- 结果11-16
- 讨论16-19
- 结论19-20
- 参考文献20-24
- 综述: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24-46
- 参考文献36-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燕飞;严志民;杨桂玲;汪清铭;杨碧云;王小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2年02期
2 蔡跃芳;陈立群;尹玲;沈跃健;刘艺;;东莞市幽门螺杆菌耐药状况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0年24期
3 张天哲,张铁民,徐应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年02期
4 唐国都,唐星火,陈振侬,韩萍,韦宗萍,陈进超;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5 姜海行,梁淡湄,王琳琳,陈振侬,聂海明,覃山羽,单庆文;儿童与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金明哲;刘瑜;孔伟圣;;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09期
7 熊元治,马颖才,杨卫红,楮行琦,杨桂英,王建国,王建云,周翠萍,杜娟,杨永耿,沈有秀;血清免疫印迹法对于抗生素低应用区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2003年20期
8 王瑜;刘改芳;;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策[J];临床荟萃;2009年14期
9 柴红燕;杨桂;涂建成;;武汉地区公务员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12期
10 李光艳;;金标免疫斑点法快速诊断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J];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晓伟;本地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与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87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8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