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北京汉族群体3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多态性及其遗传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09 06:22

  本文关键词:北京汉族群体39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多态性及其遗传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STRs 遗传多态性 北京汉族群体 法医遗传


【摘要】:本文首次对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的13个CODIS(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和26个非CODIS系统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北京地区汉族人群39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多态性数据库并对其法医学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39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各基因座之间均不存在连锁现象,个体鉴别力(Power of discrimination,DP)在0.7740~0.9818之间,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e)在0.6000~0.9350之间,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在0.5317~0.9047之间,非父排除率(Power of exclusion,PE)在0.2909~0.8673之间,累积个体鉴别力(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discrimination,CDP)为0.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64971,累积非父排除率(Cumulative probability of exclusion,CPE)为0.999999999973878。另外,结合已公开报道的国内其他11个群体相应基因座的遗传资料,根据等位基因频率计算遗传距离,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本研究可为中国法医DNA数据库和群体遗传学数据库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对北京地区汉族人群开展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深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关键词】STRs 遗传多态性 北京汉族群体 法医遗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172909,81330073)资助
【分类号】:R394
【正文快照】: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s)遵循孟德尔遗传并具有高度多态性、检测简便、易于自动化及廉价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1]、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2]等众多领域。在法医学领域,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Power Plex16?和Id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Yaran Yang;Bingbing Xie;Jiangwei Yan;;Application of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in Forensic Science[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4年05期

2 Hong-dan WANG;Chun-mei SHEN;Wen-juan LIU;Yu-dang ZHANG;Guang YANG;Jiang-wei YAN;Hai-xia QIN;Bo-feng ZHU;;Allelic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21 non-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 STR loci in a 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from Inner Mongolia,China[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Hong-dan WANG;Chun-mei SHEN;Wen-juan LIU;Yu-dang ZHANG;Guang YANG;Jiang-wei YAN;Hai-xia QIN;Bo-feng ZHU;;Allelic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21 non-combined DNA index system STR loci in a Russi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from Inner Mongolia,China[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3年06期

2 马骏;王延滨;李开;王建文;;青海撒拉族人群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陈勇;王瑛;彭珊;曲冬阳;欧雪玲;童大跃;陈维红;孙宏钰;;三个STR分型体系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年05期

4 黄方亮;;ABI PGM测序平台用于细菌基因组de novo测序的评价[J];生物信息学;201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金杰;D11S4463和D17S974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遗传多态性及其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制备[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陈婷;2个mini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制备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3 成振;Chelex-100 DNA模板用于H19印记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及其在山西汉族人群中分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4 孙倩倩;中国5个少数民族群体中选择压力对HLA-G基因3'UTR区域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翟羽佳;TCF7L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李成志;9个miniSTR基因座在烧骨中的检测及其在西藏藏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D];辽宁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洋;万立华;顾林岗;黄映雪;修崇贤;胡淑辉;米粲;;人类mtDNA控制区异质性[J];法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2 Xinwei Cheng;Xiaohua Chen;Xiaoquan Su;Huanxin Zhao;Maozhen Han;Cunpei Bo;Jian Xu;Hong Bai;Kang Ning;;DNA Extraction Protocol for Biological Ingredient Analysis of Liuwei Dihuang Wan[J];Genomics,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14年03期

3 陆舜华;郑连斌;索利娅;赵洲;;中国俄罗斯族与俄罗斯国5个群体体质特征的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6年01期

4 陆舜华;郑连斌;索利娅;赵洲;;俄罗斯族体质特征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5年04期

5 郭剑章;路志勇;俞丽娟;刘芳;张庆霞;焦章平;刘雅诚;;北京汉族21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调查与法医应用评价[J];刑事技术;2010年06期

6 杨旭;焦睿;杨琳;吴莉萍;李英睿;王俊;;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技术的人类疾病组学研究策略[J];遗传;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彬彬;龙燕;罗世英;王槐高;钟志国;;广东地区汉族群体线粒体DNA 9bp序列缺失频率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12期

2 金泽明,苟清,吴瑾,许云秀,侯一平,唐吉斯,苏和,毕力格,吴梅筠;中国蒙古族群体和北方汉族群体C1R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6年02期

3 郭跃伟;赵林静;黄艳梅;常海敏;康丽霞;孙璐;张光谋;;河南新乡地区在校大学生汉族群体掌纹调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应斌武,石美森,邓建强,李英碧,吴谨,颜静,张霁,侯一平;DXS6804/DXS9896/GATA144D04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J];遗传;2004年05期

5 贾振军,吴谨,李慧,侯一平,张伟娟,周雪平,邓建强,石美森,张霁,李英碧;中国汉族群体5个STR分子遗传标记多态性研究[J];遗传;2005年03期

6 裴黎,李继周,蒋之连,叶健,孔铭华,米瑞华,郭继森;北京地区汉族群体D1S1612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许绍斌,陶玉芬,黄小琴,初正韬,班贵宏,钱亚屏,OHASHI Jun,TOKUNAGA Katsushi,褚嘉yP;云南汉族HLA-DRB1多态性分析及与9个汉族群体的比较[J];遗传;2004年06期

8 李军,洪俩兴,黄荣秋,储放敏;福州地区汉族群体G2m(23)因子的频率分布[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6年04期

9 武红艳;王克杰;郭利伟;李聪;王晓丹;刘向阳;黄艳梅;;河南汉族群体线粒体DNA Region V的遗传多态性[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黄代新;杨庆恩;尹慧;翟仙敦;杨荣芝;;武汉汉族群体23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遗传多态性研究[J];遗传;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洋;万立华;刘春;黄映雪;胡淑辉;;重庆地区汉族群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多态性研究[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黄代新;张林;吴梅筠;陈国弟;李荣华;陈于波;;中国汉族群体及泰国人群体3个STR位点遗传多态性[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沙征凯;齐凤;;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抑制试验测定贵阳地区汉族群体G2m(23)因子频率调查[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4 张涛;;丹东地区朝鲜族人群G2m(23)因子分布频率的调查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陈林;吴梅筠;;中国汉族群体D17S30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A];首届中国法医物证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3年

6 刘舒媛;褚嘉yP;;POLG基因CAG-三核苷酸多态性在中国汉族群体中的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7 金泽明;苟清;吴谨;侯一平;吴梅筠;;中国三个汉族群体C1R基因频率调查[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沙征凯;;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汉族群体G1m(3)因子频率调查[A];第二次全国法医物证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9 甘瑞静;潘尚领;覃振东;蔡晓云;钱吉;刘承武;彭均华;徐杰舜;李辉;金力;;平话汉族群体的特殊遗传结构[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裴黎;邓华;常彩琴;姜成涛;赵兴春;王俭;张林;吴谨;;北京地区汉族群体ITI的遗传多态性[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景靓;大连汉族群体指长及指长比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2 郭辰虹;宁夏地区回族和汉族群体遗传结构分析[D];宁夏大学;2005年

3 王静宇;云南省傣族与汉族CYP1A2*1F多态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4 戚其玮;青岛地区汉族群体STR基因座D1S549、D3S1754和D12S375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43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643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