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乳杆菌对Staphylococcus aureus和Streptococcus pyogenes抑菌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1:23

  本文关键词:乳杆菌对Staphylococcus aureus和Streptococcus pyogenes抑菌作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乳杆菌 细菌性皮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抑菌 有机酸 H_2O_2


【摘要】:细菌是皮肤表面最常见的微生物,细菌性皮肤感染也是最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细菌性皮肤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细菌性皮肤感染通常表现为斑(片)、丘疹、丘疱疹、水疱、囊肿等原发性损伤,也可表现为脱屑、糜烂、溃疡等继发性损伤。目前,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一些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有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利福平、氟喹诺酮等。但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容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引发更为严重的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发的社区获得性皮肤感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其他种类致病菌的变异,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找到一种对人体危害小甚至零危害的治疗方法,将会对皮肤感染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细菌性皮肤感染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分析乳杆菌用于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可行性。首先,筛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抑菌效果强的乳杆菌,采用的是基于双层平板打孔法的抑菌试验。然后,检测分析乳杆菌代谢产物中主要的抑菌物质。包括以下四部分的试验:经过不同处理的乳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试验;H+浓度对抑菌作用影响试验;基于双层平板打孔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比色法,乳杆菌培养过程中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有机酸含量和H202含量的检测试验;乳酸、乙酸和H202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最后,检测分析抑菌效果强的四株乳杆菌用于商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包括以下三部分试验:乳杆菌所在属种的鉴定试验;与用于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部分商品的对比试验;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乳杆菌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抑菌试验中均有抑菌圈出现,不同菌株所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差别较大,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试验产生的抑菌圈大于化脓性链球菌。 乳杆菌的发酵上清液经不同处理后的抑菌试验中,除H202后抑菌圈直径都减小;除有机酸后检测不到明显的抑菌圈;除H202、除有机酸再浓缩10倍后可以检测到直径很小的明显抑菌圈。无菌MRS(调pH分别为3.5、4.0、4.5)的抑菌试验中,pH为4.0、4.5的MRS液体培养基没有检测到抑菌圈;而pH为3.5的MRS液体培养基在对化脓性链球菌的抑菌试验中仅检测到了较小的抑菌圈(8.46mm)。 乳杆菌培养过程中,抑菌活性大小KLDS1.0667KLDS1.0391KLDS1.0342-1KLDS1.0344 KLDS1.0203KLDS1.0210-1,乳酸含量大小:KLDS1.0391KLDS1.0667KLDS1.0342-1 KLDS1.0344KLDS1.0203KLDS1.0210-1,乙酸含量大小KLDS1.0667KLDS1.0391KLDS1.0342-1KLDS1.0344KLDS1.0203KLDS1.0210-1, H2O2含量大小:KLDS1.0203KLDS1.0667KLDS1.0391KLDS1.0344KLDS1.0210-1KLDS1.034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MIC:H202乙酸乳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的MBC:H2O2乙酸乳酸。 KLDS1.0344、KLDS1.0667、KLDS1.0391为植物乳杆菌,KLDS1.0342-1为副干酪乳杆菌,与实验室菌种库的命名和编号一致。活菌制剂类药物中分离出来的乳杆菌F1培养过程中发酵上清液有机酸含量、H202含量和对指示菌的抑菌活性都较低。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试验中,KLDS1.0344、KLDS1.0667、KLDS1.0342-1、KLDS1.0391对链霉素均具有抗性,KLDS1.0344对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性,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敏感,KLDS1.0667、 KLDS1.0342-1、KLDS1.0391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敏感;化脓性链球菌ATCC19615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的溶血圈,KLDS1.0344、KLDS1.0667、KLDS1.0342-1、 KLDS1.0391菌落周围没有溶血圈出现。 本研究中,对细菌性皮肤感染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强的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KLDS1.0344、 KLDS1.0667、 KLDS1.0391,副干酪乳杆菌KLDS1.0342-1。乳杆菌代谢产物中最主要的抑菌物质是乳酸,乙酸和H2O2对乳杆菌的抑菌活性也有影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抑菌和杀菌作用的大小:H2O2乙酸乳酸。植物乳杆菌KLDS1.0667、KLDS1.0391对细菌性皮肤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强,对常见的五种抗生素抗性小,没有溶血性。
【关键词】:乳杆菌 细菌性皮肤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性链球菌 抑菌 有机酸 H_2O_2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71;TQ920.1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1 前言13-25
  • 1.1 立题背景13-14
  • 1.2 文献综述14-23
  • 1.2.1 细菌性皮肤感染及治疗方法14-19
  • 1.2.2 乳杆菌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理论依据19-21
  • 1.2.3 乳杆菌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研究现状21-23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3-24
  • 1.4 本研究采用的技术路线24-25
  • 2 材料与方法25-36
  • 2.1 试验材料25-30
  • 2.1.1 供试菌株25-27
  • 2.1.2 培养基27-28
  • 2.1.3 主要试剂28-29
  • 2.1.4 主要溶液的配制29
  • 2.1.5 主要仪器及设备29-30
  • 2.2 试验方法30-36
  • 2.2.1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培养30
  • 2.2.2 对指示菌具有抑制作用乳杆菌的初步筛选30-31
  • 2.2.3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31
  • 2.2.4 H~+浓度对抑菌作用的影响31-32
  • 2.2.5 乳杆菌在培养过程中抑菌活性、主要有机酸以及H_2O_2含量的测定32
  • 2.2.6 乳酸、乙酸和H_2O_2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32-33
  • 2.2.7 菌株鉴定33-34
  • 2.2.8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部分商品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34
  • 2.2.9 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34-36
  • 3 结果与分析36-57
  • 3.1 对指示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杆菌的初步筛选36-38
  • 3.2 乳杆菌代谢产物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38-40
  • 3.2.1 乳杆菌代谢产物经不同处理后的抑菌作用38-40
  • 3.2.2 上清液中H~+浓度对抑菌作用的影响40
  • 3.3 乳杆菌在培养过程中抑菌活性、主要有机酸含量及H_2O_2含量40-47
  • 3.3.1 乳杆菌在培养过程中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40-43
  • 3.3.2 乳杆菌在培养过程中发酵上清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43-46
  • 3.3.3 乳杆菌在培养过程中发酵上清液中H_2O_2含量的测定46-47
  • 3.4 乳酸、乙酸和H_2O_2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47-49
  • 3.4.1 MIC的测定结果47-48
  • 3.4.2 MBC的测定结果48-49
  • 3.5 菌株的鉴定49-51
  • 3.6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部分商品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51-53
  • 3.6.1 抗生素类药物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51
  • 3.6.2 活菌制剂类药物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51-53
  • 3.7 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53-57
  • 3.7.1 抗生素抗性试验53-56
  • 3.7.2 溶血性试验56-57
  • 4 讨论57-63
  • 4.1 乳杆菌代谢产物中主要抑菌物质的探究57
  • 4.2 乳杆菌培养过程中抑菌活性、主要有机酸含量及H_2O_2含量的测定57-59
  • 4.2.1 抑菌活性的测定57-58
  • 4.2.2 主要有机酸含量的测定58
  • 4.2.3 H_2O_2含量的测定58-59
  • 4.3 乳酸、乙酸和H_2O_2对指示菌MIC和MBC的测定59-60
  • 4.4 菌株鉴定方法60
  • 4.5 用于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部分商品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分析60-61
  • 4.6 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61-63
  • 5 结论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71
  • 附录71-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艳伟;孟祥晨;;乳杆菌的分离及鉴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2 张鲁冀;孟祥晨;;自然发酵东北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丁轲,倪学勤,潘康成,余祖华;三株乳酸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3年03期

4 吕兆林;林西;邓文红;欧阳呓林;张柏林;;HPLC法测定苹果酒中苹果酸及乳酸含量[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2年01期

5 顾会咏;张昊;郭慧媛;任发政;;乳杆菌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乳业;2012年01期

6 李东明;蒋丽潇;;皮肤细菌感染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1年03期

7 吴敬;芒来;王英丽;包秋华;;马奶酒中产抑菌物质乳杆菌的筛选及鉴定[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佟长顺;专家门诊3503例初诊皮肤病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05年01期

9 张杨;孟祥晨;;自然发酵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与多态性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09年02期

10 金世琳;乳酸菌的科学与技术[J];中国乳品工业;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703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703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