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IL-1β、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24 08:03

  本文关键词:IL-1β、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DAI)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 IL-β IL-


【摘要】:目的检测IL-1β和IL-4在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评价炎症严重程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及湿热证UC模型Ⅰ(3d)组、Ⅱ(7d)组、Ⅲ(14d)组、Ⅳ(21d)组,每组均10只大鼠。除正常组在自然环境饲养外,其余各湿热证UC模型组均置于高脂高糖饮食及高温高湿环境中,喂养4周后,用TNBS-乙醇灌肠法诱发湿热证UC。检测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IL-1β及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湿热证UC模型Ⅰ、Ⅱ、Ⅲ组大鼠DAI、CMDI、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模型Ⅱ组升高最为明显(P0.01);血清IL-4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模型Ⅱ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模型Ⅳ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湿热型UC发病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4参与了其发病过程,且IL-1β上升及IL-4下降水平同炎症严重程度在时间上是一致的,可作为炎症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关键词】湿热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DAI) 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 IL-β IL-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1J01194) 福建省中医药科研项目计划项目(No.wzpw201309)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No.X2012030)~~
【分类号】:R259;R-332
【正文快照】: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1]。中医将其归入泄泻、痢疾等范畴,治疗上多采用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相应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研究表明,大肠湿热证是UC的临床中医证型中以最为常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乾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J];北京中医;2004年03期

2 许欣;于成功;;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林巧嫦;廖博贤;黄飞娜;;白细胞介素IL-4、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6期

4 柳雯;周兰;姚诗清;汪超;陈莉;孙涛;;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组织学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5 张凯;邓子辉;薛辉;郝秀华;颜光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Leptin与炎症因子TNF-α、IL-lβ、IL-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周春和;高玉华;高社光;王玲玲;宋立峰;申炜;郭兴芳;李志斌;刘娜;;椒梅连理汤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2年08期

7 迟宏罡;戴世学;封艳玲;刘洪波;邹颖;郑学宝;;CD_4~+CD_(29)~+T细胞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01期

8 赵新芳;李锋;蔡钢;;60例溃疡性结肠炎内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关系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年05期

9 岳文杰;刘懿;徐薇;董乐;罗晓婷;蒋蔚茹;孙旭;钟良;刘杰;;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中IL-2、IL-4、IL-17和IL-10的表达特点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年05期

10 张学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表达及其关系[J];山东医药;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端勇;管咏梅;赵海梅;程绍民;万盼婷;童文婷;刘红宁;;四神丸不同途径给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上皮细胞周期及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2 刘鹏林;赵刚;张立泽;乔翠霞;;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4期

3 许清华;郝会莲;毛艳;刘海涛;唐国斌;;从虚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J];西部中医药;2011年12期

4 张晓军;;固本培元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思路和策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8期

5 魏国丽;郑学宝;周宇;刘强;梁坚;;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其对血清IL-17、TNF-α及IL-23水平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年01期

6 朱永苹;蔡蓉;林寿宁;;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7 刘杰民;蔺晓源;王敏;纪云西;;董菲洛教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孙莺;;香连丸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然杀伤T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9 陈国珍;黄慧;刘睿;;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17期

10 何飞龙;金玉弟;袁金仁;张永力;柳峰;;康复新液、云南白药联合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阳;马壮;谭伟峰;王兰兰;尹昂;吴晓彤;黄河;王露;马大龙;;C1Q/TNF相关蛋白家族4(CTRP4):一个新的炎症抑制因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3感染、免疫和疫苗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王吉娥;徐萌;黄秀深;贾波;于豫;;中医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曾庆琪;朱勇;孙磊;吴云皓;杨凯;杨海军;刘嘉;;前列腺炎Ⅰ号对CNP大鼠血清IL-2、IL-6含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锋;益气活血健脾补肾法对小鼠结肠炎防治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2 袁学勤;肠泰、四神及香连方防治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效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李茹柳;白术黄芪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伍杰勇;清香散对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急性期疗效及机理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5 秦震声;舒肝健脾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型)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于玫;益气活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抗炎及修复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安贺军;益气活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微血管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张海燕;清热祛湿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刘朝霞;肠愈宁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朱向东;疏肝健脾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PPAR-γ相关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yNyN;舒健化滞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冯进;基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路径的中医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徐帆;醒脾化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许代福;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与结肠镜象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吴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IL-6、IL-8水平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耀辉;中药溃克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刘明峰;溃疡性结肠炎的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朱洁梅;中药清热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监测指标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分级的关系[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吴們瑶;肠愈宁颗粒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雯;王翼洲;;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3水平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孙岩,张歌心;抵当汤治疗脑出血4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3 马建波;抵当汤合四妙勇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J];北京中医;2003年02期

4 牛治君,姚歌中,,牛文潮,牛明星;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阴血亏虚型)23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96年05期

5 殷铭珠;抵当汤治疗产后静脉炎的体会[J];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02期

6 宋镇星;中医证本质的研究方法与思路[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3期

7 张炳勇,吕愈敏,洪天配,裴斐,李付英,王新娟;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及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2期

8 ;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pathogenesis of Ulcerative Colitis[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6年01期

9 李睿;罗时兵;潘威进;郭绿云;邹开芳;;白细胞介素-10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表达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6年05期

10 邢鹭;韩英;王志红;王继恒;;IL-23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17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泽;阎小萍;赵铁;;风湿病湿热证的实质研究辨析[J];中医研究;2011年11期

2 王峥;谢桂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证与抗炎因子水平相关性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1期

3 余浩;;从湿衣服看湿热证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20期

4 殷婷婷;赵春杰;张英泽;李平;陆进;张相林;阎小萍;王国春;祖宁;赵铁;;风湿性疾病湿热证实质的脂质组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01期

5 陶俊;湿热证的模型设计及数学分析[J];徐州医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6 杨家才;;湿热证兼阴虚、阳虚的治疗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02期

7 王志斌;;湿热证治举隅[J];山西中医;1985年01期

8 陶汉华;;湿热证治概要[J];山东中医杂志;1986年01期

9 吕文亮;湿热证本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3年09期

10 邸若虹,李永健,童瑶;湿热证“正盛邪实”病机浅探[J];中医药学刊;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文若;李宿根;;湿热证治体会[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2 李妮矫;王君;姚树坤;;湿热证与肝脏炎症的关联性研究[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3 刘玲霞;;湿热合剂治疗湿热证举隅[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敏;朱章志;戴莲仪;吴仕九;;消渴病湿热证探析[A];广东省第五届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赛美;李易崇;李伟华;;糖尿病湿热证证候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附1000例临床资料分析[A];广东省第五届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陈雪功;王辉;周雪梅;;唾液微炎症因子变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证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万强;刘越洋;;寒湿热证存在的临床意义及其在泄泻病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王亿平;茅燕萍;曹恩泽;方琦;胡顺金;张莉;;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的干预作用[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春庆;孙伟;周栋;;慢性肾病湿热证实验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陈寿菲;;杨春波治疗脾胃病湿热证验案3则[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山西中医学院 裴晋云 冯文全;湿热证治各有别[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河南中医学院 郭淑云邋鲁嵬;李振华治疗湿热证临床经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陶春祥;慢性胃病多湿热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陶春祥 陶钧;慢性胃病的湿热证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5 王有奎;非典病机是“湿热蕴毒”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云良;湿热因素对PNS临床病情的影响及肾综湿热证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王峥;PNS湿热证抗炎因子水平及黄葵胶囊的干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欣杰(Ng Shin Kiat, Clement);糖尿病湿热证的辨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唐芸;HLA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群湿热证候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张艺平;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温病湿热证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仔;湿热证患者证素特征及其与部分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杜丽荣;糖尿病湿热证的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孙小兵;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证与感染相关性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李慧勇;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湿热证与客观指标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5 林铮;Ⅱ型糖尿病湿热证型的相关指标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1年

6 毛睿睿;2型糖尿病湿热证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关系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朱洁;基于代谢组学的慢加急(亚急)性乙肝肝衰竭湿热证的证候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尚鹏鑫;温阳清热法治疗阳虚湿热证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徐文汶;耳穴联合中药治疗湿疹(湿热证)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刘巧斌;湿热证、血瘀证前列腺痛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变化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730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730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