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远志对其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31 17:11
本文关键词: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远志对其的保护作用
【摘要】:缺血性脑损伤即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o vascular disease,ICVD),指颅内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管壁发生病理改变,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血流停滞,引起相应供血部位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进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ICVD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虽经积极治疗后存活率逐渐提高,但50%~70%的幸存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学习记忆障碍及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组织缺血缺氧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近年来,对于ICVD发病机制的研究理论已日渐丰富,但脑组织缺血是否引起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及其机制国内外报道甚少,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对临床预防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药多靶点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研究表明,中药远志(Polygala)对痴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等动物模型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有保护作用,但关于远志对脑缺血时SCI作用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 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 MCAO)模型,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及远志对其的保护作用,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缺血致SCI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 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的变化,逐步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模型。 方法: 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术后大鼠分别存活1W、2W、4W、8W,取脊髓颈膨大。 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变化;亚铁氰化铜法(Karnovsky-Roots)显示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的变化。 结果: 1各组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光镜下各组大鼠对照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突起清晰可见,细胞核呈圆形居胞体正中,尼氏体呈虎斑状。1W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接近对照侧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2W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肿胀,细胞核移位。4W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着色深浅不一,胞体肿胀,细胞核移位,部分尼氏体溶解。8W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可见部分细胞核溶解、细胞脱失,,胞体数目减少。 2各组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 各组大鼠对照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呈现清晰的红棕色颗粒,此为AChE活性处的阳性产物,神经元胞体轮廓清晰,细胞核不着色。脑缺血1W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高于对照侧(P0.01)。脑缺血2W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开始低于对照侧(P0.01),脑缺血4W组、8W组此变化更为明显(P0.01)。 结论: 1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可导致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发生病理变化。 2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可导致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发生变化。 3成功建立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且脑缺血时间至少为8周。第二部分远志对局灶性脑缺血致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本研究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变化、AChE含量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远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远志预防组,每组5只。模型组和远志预防组均采用线栓法建立MCAO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结扎颈外动脉,不将鱼线从颈外动脉插入颈内动脉阻塞大脑中动脉,其余同模型组和远志预防组。远志预防组大鼠在脑缺血模型建立后给予远志(生药1.2g/kg/d)灌胃8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均给与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ml/kg/d)灌胃8周。 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Karnovsky-Roots显示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的变化。 结果: 1各组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光镜下各组大鼠对照侧及假手术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突起清晰可见,细胞核呈圆形居胞体正中,尼氏体呈斑块状。脑缺血模型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着色深浅不一,胞体肿胀,尼氏体溶解,部分细胞核溶解、消失,胞体数目减少。远志预防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及数目均好于模型组。 2各组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及突触超微结构 电镜下各组大鼠对照侧及假手术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及突触超微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染色质边集,核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断裂、脱颗粒,溶酶体增多。突触可见电子致密型溃变及电子透明型溃变。远志预防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胞体及突触超微结构均好于模型组大鼠实验侧。 3各组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 各组大鼠对照侧及假手术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呈现清晰的红棕色颗粒,此为AChE活性处的阳性产物,神经元胞体轮廓清晰,细胞核不着色。脑缺血模型组实验侧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含量低于对照侧(P0.01)。远志预防组AChE含量低于对照侧,但明显高于模型组实验侧(P0.01)。 结论: 1远志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形态结构、神经元胞体及突触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 2远志可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脊髓前角外侧核运动神经元AChE的表达。 3远志对局灶性脑缺血致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脑缺血 远志 乙酰胆碱酯酶 脊髓 突触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32;R743
【目录】:
- 摘要5-9
- ABSTRACT9-14
- 英文缩写14-15
- 引言15-16
- 第一部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16-35
- 前言16
- 材料与方法16-19
- 1 材料16-17
- 2 方法17-19
- 结果19-21
- 附图21-28
- 附表28-29
- 讨论29-32
- 小结32-33
- 参考文献33-35
- 第二部分远志对局灶性脑缺血致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35-57
- 前言35
- 材料与方法35-38
- 1 材料35-37
- 2 方法37-38
- 结果38-40
- 附图40-50
- 附表50-51
- 讨论51-53
- 小结53-55
- 参考文献55-57
- 结论57-58
- 综述58-66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个人简历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英;;石菖蒲及远志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老年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王树礼;黄晓磊;庄姗姗;杜书静;;钙超载、钙结合蛋白-D28k与脑缺血关系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薛景凤;周围神经内微循环障碍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4 宁显忠;赵德福;;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J];重庆医学;2012年19期
5 吴伯智;谢s
本文编号:766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7668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