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心肌细胞老化的机制及匹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本文关键词: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心肌细胞老化的机制及匹伐他汀的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AGEs RAGE 匹伐他汀 心肌细胞老化 氧化应激 线粒体氧化 自噬
【摘要】:背景:老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长寿更为关切。揭开衰老之谜,提出抗衰老对策,已成为当今世界老年学研究的热点。近几年较流行的衰老学说有:程序衰老学说、端粒学说、DNA修复缺陷学说、糖基化学说、自由基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交联学说等。糖基化衰老学说是目前众多学者公认的衰老理论。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随着年龄的增加,AGEs在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组织或者器官不断地积累,可作为衰老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当心肌发生老化时,心肌内出现AGEs增多,同时心肌发生结构重构和心脏舒张功能减退,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1]。氧化应激在老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AGEs与RAGE相互作用就可引起ROS产生,导致氧化应激[2]。线粒体不仅是自由基产生的主要场所,而且是自由基攻击的主要靶点,氧化损伤的线粒体DNA不断积累,又可破坏呼吸链复合物,使线粒体产生更多的氧自由基,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年龄的增长,线粒体功能逐渐下降。机体老化的过程中,自噬在清除细胞内受损的大分子物质及细胞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噬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有报道显示,自噬的适度激活可以延缓年龄相关的生理与病理现象的发生[3]。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与自噬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我们推测,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及自噬可能与AGEs引起心肌老化相关。国外研究者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改善内皮祖细胞的老化[4]。匹伐他汀是新一代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但是,目前关于线粒体氧化和自噬对AGEs引起心肌细胞老化的影响及匹伐他汀在心肌细胞老化中作用的研究很少,因此这两方面的探讨将有利于延缓心肌老化。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心肌细胞老化的机制;匹伐他汀对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AGEs(100μg/ml)、抗RAGE抗体(1μg/ml)及匹伐他汀(600ng/ml)干预乳鼠心肌细胞48小时。通过Western blot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分别检测老化相关蛋白p53、p16的表达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采用JC-1、DCFH-DA分别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活性氧(ROS);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SA-β-Gal活性明显增高,p53、p16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同时伴随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1)及细胞内ROS水平增加(P0.01),Beclin1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而p62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给予抗RAGE抗体及匹伐他汀干预后,与AGEs组相比,SA-β-Gal活性降低,p53、p16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增高(P0.01)、细胞内ROS减少(P0.01),Beclin1表达量降低(P0.05)而p62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AGEs与其受体RAGE作用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及线粒体损伤与自噬诱导心肌细胞老化;匹伐他汀对AGEs诱导的心肌细胞老化起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损伤及自噬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明清;心肌细胞再生和腔室重塑[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2 李娜;;心肌细胞可以再生[J];科技导报;2009年08期
3 薛惠文;章静波;;人类心肌细胞的更新[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07期
4 崔晓兵;;人类成年心肌细胞可以更新[J];生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5 苏倩文;;心肌细胞可以再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3年05期
6 周亮 ,曾晓荣,杨艳,刘智飞,李妙龄,裴杰;豚鼠心肌细胞急性酶分离方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0年02期
7 万朝敏,俞红吉,吴泰相,高云钦,周密,邓建军,王正荣;免疫损伤对离体培养心肌细胞力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年02期
8 贾士东,修瑞娟;心肌细胞功能的研究[J];中国微循环;2000年03期
9 何作云,刘健;心肌细胞核钙信号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2年02期
10 张家平;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与心肌细胞效应[J];重庆医学;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保国;赵萍;张文杰;;钼对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首届微量元素专题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5年
2 房亚东;黄跃生;党永明;张家平;张东霞;宋华培;张琼;;上调微管相关蛋白4对缺氧早期心肌细胞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唐陶;王世骐;庄茁;;基底应变对心肌细胞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作云;刘健;王培勇;;心肌细胞核钙信号的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何作云;刘健;;心肌细胞核钙信号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滕苗;黄跃生;党永明;房亚东;张琼;;微管干预剂对缺氧心肌细胞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宋新爱;林元喜;樊小力;;心肌细胞的纯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8 刘兴茂;陈昭烈;刘红;熊福银;;心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熊江辉;李莹辉;聂捷琳;张晓铀;丁柏;;槲皮素对回转条件下心肌细胞—氧化氮合成的影响[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阳冬梅;吴才宏;程和平;;钙调蛋白对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调节作用[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荷兰培育心肌细胞取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3 孙国根;心肌细胞的形成和再生有望被诱导[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吴伟农;心肌细胞能自我修复[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陈丹;移植的人体细胞可与豚鼠受体心肌同步跳动[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胡德荣;心肌细胞能体外培养[N];健康报;2002年
7 杨洋;骨髓细胞生成心肌细胞[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吴理茂 李连达;中药在心肌细胞移植中的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急性心梗治疗获重要突破 心肌细胞可以再生[N];中国保险报;2003年
10 记者 张晔;基因调控让坏死的心肌细胞“复活”[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东栋;硫化氢提高Cu/Zn-SOD和Mn-SOD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徐磊;MMI-0100通过对心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MK2的抑制作用降低心肌纤维化程度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牟永潮;基于纳米材料再造心肌组织生物学评价与心梗治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娜;PDE5抑制剂Sildenafi1对心梗后心衰线粒体能量代谢保护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陈亮;miR-199a对大鼠心肌细胞自噬的调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6 王晓丽;附子人参配伍对大鼠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肖剑锋;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缺氧心肌细胞钙稳态的保护作用[D];汕头大学;2011年
8 张翠翠;MG53调节心脏辅助亚基KChIP2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在心电稳态调节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海彬;miR-71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位庚;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通络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玉洁;miR-218调控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心肌细胞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品雅;华蟾毒精对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钙瞬变和收缩力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洋;野蔷薇苷对H_2O_2诱导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朱燕梅;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及其基于Keap1/Nrf2/ARE通路的作用机制[D];成都医学院;2015年
5 刘佳;活性氧诱导心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激活及其分子机理[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郝启萌;NRG-1在缺血/再灌注冠脉微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之间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7 王好;心肌细胞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表达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江苏大学;2016年
8 张婉婉;二甲基甲酰胺对心肌细胞炎性损伤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9 骆晓艳;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抗炎作用机制的探讨[D];湖北科技学院;2016年
10 李世玲;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心肌细胞老化的机制及匹伐他汀的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16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