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ILK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19:22

  本文关键词:ILK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缝隙连接蛋白43 蛋白激酶B 室性心律失常 整合素连接激酶


【摘要】:一、研究背景: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梗采用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再通所致的常见临床现象,其发生率较高,也是引起心血管临床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怎样减少缺血再灌注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已成为目前临床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以及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热点。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 L K)是在多类组织、细胞中普遍表达的介导胞外信号分子调节胞内结构与功能的关键蛋白激酶,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节。大量研究表明ILK在心脏结构、功能的调节以及心脏疾病(如心室肥厚、心肌病、心梗等)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ILK是否在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发挥调节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如何,目前未见相关的报道。既往有大量研究证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 x 4 3)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上调Cx43的表达、促进其磷酸化以及抑制其重塑均可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产生。然而,下调心肌ILK表达可引起Cx43的表达的下降,提示ILK可能参与调节Cx43信号分子介导的相关功能。近年有报道,Akt可通过磷酸化Cx43-373位点,稳定Cx43在闰盘处的分布,抑制Cx43重塑,然而ILK作为Akt的上游信号分子,可直接或间接磷酸化Akt-473位点,调节Akt的活性。因此,我们推测I L K可通过Akt调控Cx43靶点间接预防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为此我们采用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研究ILK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重点研究Cx43在ILK调节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二、研究方案及重要方法1.ILK在心脏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为研究ILK在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我们采用Langendorff系统构建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模型,给予ILK激动剂LPTP、抑制剂Cpd22预处理心脏,分为Sham组、I/R组、I/R+Cpd22组、I/R+LPTP组、I/R+Cpd22+LPTP组,记录并观察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2.明确C x 43在ILK改善心脏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为研究Cx43在ILK改善心脏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我们将上述5组心脏组织分别提取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 x 43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Cx43的分布。3.研究ILK调控Cx43的机制(1)首先,我们分别取Sham组、I/R组、I/R+Cpd22组、I/R+LPTP组、I/R+Cpd22+LPTP组各组心脏组织提取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Akt473位点的表达情况,明确予ILK活性调节剂预处理后p-Akt473的改变情况;(2)为研究Akt在ILK调节Cx43中的作用,我们给予Akt抑制剂MK2206阻断Akt,将实验动物分为Sham组、I/R组、I/R+LPTP组、I/R+MK 2206+LPTP组,观察各组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提取各组心脏组织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Cx43及p-Akt473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43的分布情况。三、研究结果:第一部分:ILK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1.抑制ILK显著加重心脏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2.ILK激动剂可明显减轻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而且该效果可被ILK抑制剂所消除。第二部分:Cx43在ILK保护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1.ILK活性调节剂预处理后各组心肌组织总的Cx43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2.ILK激动剂可稳定心脏缺血再灌注后Cx43在闰盘处的分布,相反,ILK抑制剂可促进心脏缺血再灌注后Cx43的侧面化,并阻断ILK激动剂抑制Cx43重新分布的作用。第三部分:Akt在ILK调控Cx43重塑中的作用Akt抑制剂预处理后再予ILK激动剂处理发现,Akt抑制剂可拮抗ILK激动剂的抗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阻断ILK激动剂稳定Cx43闰盘分布的作用。结论:1.ILK具有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2.ILK发挥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与抑制Cx43重新分布有关;3.ILK抑制Cx43重新分布通过激活Akt473位点的磷酸化来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姿 ,李平途;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附125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2 谢中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占晓玲,陈文备;120例大学生室性心律失常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6期

4 张萍;心理因素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5 张涌,李阳,杨柄权,王宪华,王秀兰;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何顺平;吴伟玲;丘蓉;;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7 范观荣;;心脏以外脏器感染所致室性心律失常[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4期

8 王松宁;;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12期

9 朱晴;刘永刚;;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于东汇;李中言;;室性心律失常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猝死的预测[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百鸣;;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查与评价[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7年

2 屈百鸣;;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查与评价[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周建中;袁文娟;周勇;杨大东;王俊;孙鹏;;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蔡广;;心肌病和室性心律失常[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冯予春;王露今;张相尧;王洪泉;;97例飞行人员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6 李珉;王晓明;史丽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血卵磷脂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老年康复学术大会上海市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暨老年康复诊疗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桃;李新新;梁丽梅;劳海燕;;11种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及药物经济学研究[A];2013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向晋涛;朱刚艳;朱志先;;心理社会因素与室性心律失常[A];全国心律失常的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9 朱志先;;应激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薛南荣;;血清钾与室性心律失常[A];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学会全国第一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河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郭艺芳;室性心律失常 欧亚共识怎么说[N];健康报;2014年

2 上官岩;室性心律失常适用胺碘酮[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陈广平;室性心律失常处理要点[N];健康报;2000年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田颖;压力监测 让房颤消融更精确[N];健康报;2014年

5 南昌市第三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钦俦;长期使用倍他乐克不宜骤然停药[N];家庭医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冠琪;代谢综合征血小板活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文博;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2年

3 丁e醵,

本文编号:12675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2675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4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