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文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出处:《暨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芪参益气滴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
【摘要】: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安慰剂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小板聚集、血脂、心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等的影响,探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诊断为STEMI,急诊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芪参益气滴丸每次1包,3次/天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每次1包,3次/天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给药14天后通过全血电阻抗法(WBIA)观察患者血小板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三种诱导剂作用下的变化;给药30天后观察患者血脂,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心功能恶化、靶血管血运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1.随访过程中,治疗组1例失访;对照组2例失访。随访率无差异(P0.05)。2.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入院24小时内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手术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给药14天后血小板聚集情况:ADP诱导下的两组血小板聚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3,P=0.000);AA诱导下的两组血小板聚集亦有统计学差异(Z=-2.082,P=0.037);COL诱导下的两组血小板聚集有统计学差异(t=-3.271,P=0.002),三种诱导剂作用下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均小于对照组。4.血脂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测得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0天血脂水平与入院24小时内进行组内前后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TC、LDL-C两者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61、0.590);治疗组TG、HDL-C变化幅度较对照组低,但仍无统计学差异(P=0.462、0.472)。5.NT-pro BNP的变化:急诊PCI术后1小时内抽血送检,两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0天后两组NT-pro BNP结果与术后1小时内的组内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0天后治疗组NT-pro BNP结果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t=-0.322,P=0.748)。6.hs-CRP变化情况: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抽血结果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30天后hs-CRP结果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抽血结果进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30天后治疗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482,P=0.144)。7.术后30天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均未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心源性死亡事件;治疗组出现3例复发性心绞痛、1例心功能恶化,对照组有5例复发性心绞痛、3例心功能恶化。两组各终点事件发生率及总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术后30天出血事件:治疗组轻度出血5例、小出血1例、未出现大出血;对照组轻度出血4例、小出血3例、未出现大出血,两组各出血事件及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9.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30天后肝肾功能、尿常规、大便常规、出凝血功能测定均与入院24小时内测定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加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体忠,黄泰康;中药滴丸的制备与发展[J];中药通报;1985年04期
2 薛舒;不想换脑?就用舒脑欣滴丸[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5年11期
3 吴青业,金伟军,陈志良;清痛滴丸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年01期
4 伍毅;吴金美;;复方田七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尹志萍;赵德运;张古英;陈建军;;儿茶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河北医药;2008年08期
6 李忠瑞;张琦红;罗敏;陈鹏;林玲;马剑茵;;一种新的中药滴丸制备方法(简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4期
7 曾德惠;;滴丸的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1979年10期
8 曾德惠;;滴丸制备理论的综述[J];中国药学杂志;1981年05期
9 张震亚;暴国祯;;滴丸包装机[J];医药工业;1983年03期
10 赵仁泰;制备滴丸的简易设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宇;林展增;;治咳川贝枇杷滴丸不同剂量治疗咳嗽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黄海宽;邵秀丽;张云锋;;中药滴丸生产仿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实现[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楠;肖凡;;治咳川贝枇杷滴丸对不同类型咳嗽患者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章臣桂;;中药滴丸制剂研究及辅料应用[A];第二届全国药用新辅料与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傅俊曾;宋生有;邢璐;姜民;彭佳敏;罗国安;白钢;;液质联用法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2种人参皂苷的含量[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刘结根;;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的研究[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刘艳杰;董林毅;王利强;程斌峰;侯媛媛;白钢;;GC/MS法测定川贝枇杷滴丸中的挥发性成分[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胡金芳;申秀萍;刘静;梅学仁;;藿香正气滴丸对胃肠功能的影响[A];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余晖;唐波;张艺凡;薛飞;;参附滴丸抗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试验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谢华文;肖桂祥;康勇;郭冬秀;;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气虚血瘀型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观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文华;中药滴丸能否成为市场新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徐淑森;中药滴丸优点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3 孙国强;创新滴制技术 增加滴丸类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德承;小滴丸大学问[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5 李玉峰;“中国第一滴丸”扬名世界[N];天津日报;2006年
6 汪莹;天津第六中药厂:国内首创现代化中药滴丸制剂[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孙国强;滴丸机冷却柱温度梯度控制的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滴丸——争领现代剂型之风骚[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孙国强;滴丸机冷却介质的处理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阿龙;六味地黄滴丸健康5A标准[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彦卿;软胶囊滴丸制药生产过程的建模与优化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董林毅;治咳川贝枇杷滴丸药效物质组学及作用机制的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韩育明;鹅冰舒冠滴丸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王建湘;舒冠滴丸对AS兔炎症介质的调节作用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5 邹迪;三苦滴丸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炎症机制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韩振蕴;清脑滴丸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对脑缺血MARCKS磷酸化的调节 [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燕芳芳;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璨粲;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D];暨南大学;2015年
2 梁荣辉;头痛宁滴丸药理作用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4年
3 张江华;人参强心滴丸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詹珂;芎冰滴丸的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金朝晖;鹅冰舒冠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6 谭超;心痛灵滴丸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7 刘岳松;三苦滴丸活血化瘀作用的机理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孔霞;舒冠滴丸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9 贺帆;中药黄酮类有效成分滴丸膜缓控释体系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09年
10 朱鹏程;舒冠滴丸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炎性机制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1327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132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