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薇,张运,张梅,蔡恒,陈文强,王燕,季晓平,葛志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年02期
2 李靖,刘延玲,吕秀章,朱振辉,许闻桥,王浩,李建蓉,李芝声,姚征,孙博;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年07期
3 李正华;冯晨;纪涛;陈毓秀;徐杰;;室间隔缺损114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年02期
4 张小杉;哈斯;吴晓萍;王晓磊;朱宪明;刘志平;王雅皙;;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术前对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2年01期
5 罗星照;;小型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儿科学分册);1974年02期
6 刘玉秀;;室间隔缺损[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儿科学分册);1976年02期
7 周苓怡;;单纯室间隔缺损的自发性关闭率[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88年03期
8 史成维,朱晓东,,薛淦兴;先天性左室憩室合并室间隔缺损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1994年10期
9 汪萍,陆X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彩色多普勒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年07期
10 郑德宏,吴彩花;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一例[J];山西临床医药;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广蓉;宫立国;邱广斌;孙桂凤;孙开来;;人类室间隔缺损遗传易感基因的精细定位[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张玉顺;;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和评价[A];宁夏心血管病学进展暨第二届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3 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程应樟;程开诚;刘燕娜;胡建新;苏海;;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A];首届中国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与介入治疗暨手术演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于波;;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A];宁夏心血管病学进展暨第二届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吴清华;程晓曙;吴延庆;程应樟;程开诚;刘燕娜;胡建新;苏海;;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6 尹倪;杨一峰;徐新华;赵天力;杨进福;吴勤;王欣;高雷;;食道超声引导下微创封堵房、室间隔缺损454例报告[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李建华;徐玮泽;张泽伟;曹兴许;谭征;;经胸右心室穿刺偏心伞封堵主瓣下室间隔缺损[A];2011年浙江省小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荣泉;谢洪群;薛丽;;室间隔缺损对肺动脉的影响探讨[A];全国第十三届心脏学会、第十六届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大会会议纪要[C];2013年
9 蒲朝霞;谢明星;王新房;方凌云;贺林;卢晓芳;袁莉;刘夏天;;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位诊断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周达新;管丽华;潘翠珍;潘文明;黄国倩;葛均波;陈灏珠;;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钱勇 姚春雨;不开胸治疗室间隔缺损[N];科技日报;2002年
2 曾理;植入“蘑菇伞” 治愈幼儿室间隔缺损[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刘鹏 柳阳;沈阳采用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浩;室间隔缺损患者心肌组织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验证[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2 周蕾;室间隔缺损相关基因分析及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3 朱振辉;综合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4 胡海波;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周昀箐;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基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柳江燕;HOXA1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惠增骞;室间隔缺损血清标志蛋白质的筛查和鉴定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1年
2 岑雪降;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D];浙江大学;2005年
3 郑琰;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徐争鸣;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部分严重并发症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5 张永波;室间隔缺损生物标志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2年
6 肖明虎;超声心动图新指标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压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静;GATA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人群室间隔缺损的关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程春艳;GATA4基因变异致室间隔缺损的分子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9 李航;一个新的ACTC1基因的5'端剪切位点的突变可能在室间隔缺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D];兰州大学;2012年
10 王育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与外科修补术对左室功能及其收缩同步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85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58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