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在评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0-03-28 22:00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1例初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在指导选择治疗方案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从2016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61例初治MDS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化指标、骨髓涂片报告及免疫学检测指标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资料收集均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尊重和保障患者隐私,绘制受试者ROC曲线,选取Youden指数最大值对应的LDH值233U/L作为截断值,其截断值底下面积为0.802,分为2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233U/L为低值组30例;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233U/L为高值组31例;分析不同血清LDH组MDS患者的预后以及治疗疗效的情况。结果:1、入组患者在IPSS-R积分下分为低、中、高及极高危组,平均值:低危组221.02±44.72U/L、中危组248.01±103.01U/L、高危组263.35±96.97U/L及极高危组369.89±267.30U/L,随危险度升高,血清LDH水平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69、P0.05)。两两比较下,低危组低于中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1,P0.05);低危组低于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5,P0.05);低危组低于极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9,P0.05),中危组低于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7,P0.05);中危组低于极高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5,P0.05),高危组低于极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P0.05)。2、按照LDH水平分组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WBC、HGB及PLT数量,原始细胞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MDS分型时,高LDH组MDS-EB2比例为48.3%,低LDH组MDS-EB2比例为33.3%,两组分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988,P0.05);按照IPSS-R积分系统比较,高LDH组评分5分(高危)及以上21例(77.8%),低LDH组评分5分(高危)及以上的18例(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376,P0.05);按照WPSS积分评分比较,高LDH组评分3分(高危)及以上27例(87.1%),低LDH组评分3分(高危)及以上22例(7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850,P0.05);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两组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43,P0.05);在转白分析比较中,高LDH组转白率(9/31,29.0%)高于低LDH组转白率(5/30,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18,P0.05);在按照是否转白分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IPSS-R积分及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7,P0.05)、(x~2=17.617,P0.05)、(x~2=13.097,P0.05),而WBC、HGB及PLT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白组治疗前LDH水平较未转白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77,P0.05)。3、整体分析中发现,低LDH组较高LDH组对于含地西他滨治疗方案的总体反应率更高,分别为48.4%和43.3%,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7,P0.05);低LDH患者亚组分析发现,含地西他滨与不含地西他滨治疗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71.4%和18.7%,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14.3%和0.0%,部分缓解(PR)分别为21.4%和12.5%,骨髓完全缓率分别为7.1%和0.0%,血液学改善分别为28.6%和6.3%,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28.6%与8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74,P0.05);高LDH患者亚组分析发现,含地西他滨与不含地西他滨治疗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ORR)分别为52.6%和50.0%,完全缓解(CR)分别为15.8%和0%,部分缓解(PR)分别为15.8%和16.7%,骨髓完全缓率分别为5.3%和16.7%,血液学改善分别为10.5%和16.7%,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52.6%与5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0,P0.05);结论:1.初治MDS患者治疗前LDH水平与IPSS-R预后评分分型及积分成正相关;治疗前LDH水平≥233U/L往往提示患者预后不良,LDH水平可作为MDS患者病情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2.本研究发现治疗前LDH水平233U/L的MDS初治患者接受含地西他滨治疗方案较接受不含地西他滨治疗方案者预后更好,提示治疗前LDH水平结合其他检测指标可为临床选择地西他滨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图文】:

ROC曲线,ROC曲线,相关指标


根据IPSS-R分期绘制治疗前LDH的ROC曲线

与非


高LDH分组中接受地西他滨组与非地西他滨组PFS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家乐;李晓林;张璞;向立丽;李颢;王鲁群;;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8年09期

2 杨洁;陈宝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关疾病特征及预后评估研究进展[J];白血病·淋巴瘤;2018年03期

3 赵邢力;刘凯奇;林冬;魏辉;王迎;周春林;刘兵城;李巍;李承文;李庆华;曹增;宫本法;刘云涛;弓晓媛;李艳;顾闰夏;秘营昌;王建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突变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5年02期

4 陈晨;刘焱;刘玉玉;滕清良;;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β_2微球蛋白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5 杨继翔;;乳酸脱氢酶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贫血鉴别诊断中的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05期

6 顾宝罗;赵洪灿;范剑;童向民;;血清铁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检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年03期

7 熊梅;朱焕玲;谢莉萍;汪宇春;何川;季杰;廖小梅;陈心传;李建军;崔旭;龚玉萍;刘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3年07期

8 姚玉前;戴碧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2年04期

9 徐娟;欧世会;毛庆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LDH、SF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0年28期

10 吴永霞;王海燕;王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TPO、LDH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英文)[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薇;IPSS、WPSS及IPSS-R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2 吴常明;12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4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04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a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