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MiR-204-5p通过靶基因Cav-1调节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7:05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其并发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慢性炎性血管疾病,其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的异常增殖是其关键因素。因此,靶向治疗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已经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热点。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的非编码核糖核酸。miRNA是一种高效且特异的基因调节因子,可调节靶蛋白并参与基本的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和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在基因的转录后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小窝蛋白-1(Caveolin-1;Cav-1)能够在抑制肿瘤的生长,调节肺泡的呼吸作用,介导胞吞作用与信号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是Cav-1在SD大鼠VSMC中的作用还尚未见相关报道。为了探究Cav-1蛋白在大鼠VSMC中的作用,本实验培养并鉴定SD大鼠平滑肌原代细胞,应用SiRNA干扰Cav-1的表达确定Cav-1对细胞增殖起负调控作用。通过TargetScan预测,Cav-1与miR-204-5p之间有相互作用。研究报道中指出,microRNA-204-5p(miR-204-5p)是调节细胞增殖的重要因子,在人类乳腺肿瘤,小鼠乳腺肿瘤以及淋巴瘤中都具有调节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在内皮细胞中,也体现了凋亡相关的作用。然而,miR-204-5p是否会在VSMC中起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靶基因来调节VSMC的功能,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miR-204-5p与Cav-1的相关性及在VSMC中的作用,转染miR-204-5p模拟物与抑制剂,检测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细胞活性,周期,凋亡以及关键通路蛋白的表达。建立SD大鼠AS模型并测定基因与蛋白水平。上述实验证明,miR-204-5p靶向大鼠VSMC中的Cav-1,且降低Cav-1蛋白的表达、影响VSMC增殖活性、促进增殖信号通路蛋白PPI3K/PI3K的表达。初步解析了miR-204-5p及其靶基因Cav-1调控VSMC功能的作用机制,为miR-204-5p靶向Cav-1调控大鼠VSMC的相关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示意模型,疗法


可以看见斑块内膜的表面破溃,有裂开,组织脱落和糜烂损细胞中释放,形成血栓和肿块。此时,患者会产生不稳定型和猝死等症状[11, 12]。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式是心血管疾病领域重大的课题之一疗法、药物疗法、饮食疗法、纳米疗法、抗炎性疗法、以及疗法等都是减轻或治疗不同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病征的良好方化和移植后动脉硬化的特征都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的积累。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已知的一种针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治疗方法是有探索意义的。

过程图,过程,完全互补,细胞生存


ha 切割成为前体 miRNA (pre-miRNA)。在最初的剪切后,pre-miRN蛋白 exportin-5 的作用下由核内转到胞质中,然后由另一种 RNar 进一步切割产生成熟的 miRNA。这些成熟的 miRNA 与其他蛋白质 RISC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复合体,,从而引起靶 mRN或者翻译抑制[70]。miRNA 与靶 mRNA 的互补程度可能决定了 mRNA化被阻断的机制。已经发现完全互补或接近完全互补可以诱导 RISA 的降解,部分互补可以通过阻断核糖体对 mRNA 的信号通路来A 的翻译。由于每个 miRNA 都有数百或数千个 mRNA 靶点,因此它编码基因组的一大部分。miRNA-coding 基因的调控是有重要作用的,可以参与任何类型的病理生理过程和途径,如 b 细胞生存(miR-1-16-1), b 细胞谱系的命运(mir-181),大脑模式(mir-430),胰腺细胞胰(mir-375),脂肪细胞发展(mir-145)细胞增殖控制(mir-125-b 和 let-7),存(let-7 家族)。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歌;吕月涛;狄林林;宗文纳;陈伯旺;;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肺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年01期

2 叶敏;陈达柔;陈宇中;杜少冰;杜展鑫;李玉凤;唐s铊

本文编号:2633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33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a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