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血清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5:09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医体质分型分布及其与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l β,IL-1β)、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的关系,为中医辨质论治提供客观化理论基础。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病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有关中医体质分类相关章程及其判定量表,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将平和质患者归为平和质组,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患者归为实性偏颇质组,阴虚质、气虚质、阳虚质患者归为虚性偏颇质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既往病史等;检测的炎症指标包括血清IL-1 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的代谢相关指标有包括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otal 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比较动脉粥样硬化不同体质类型血清IL-1β、IL-6等检测指标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44例子(44%),女性患者为56例(56%),平均年龄61.4±5.2岁。2.10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平和质10例(占10%),平和质组共纳入病人共10例(占10%)。阳虚质9例(占9%),气虚质10例(占10%),阴虚质5例(占5%),虚性偏颇质组共纳入病人24例(占24%)。气郁质3例(占3%),痰湿质25例(占25%),血瘀质21例(占21%),湿热质17例(占17%),实性偏颇质组共纳入病人66例(占66%)。特禀质0例(占0%)。3.实性偏颇质组血清IL-1β、IL-6水平与虚性偏颇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偏颇质组TNF-α水平与平和质组、虚性偏颇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偏颇质组血清hs-CRP水平与与平和质组、虚性偏颇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代谢因素比较中,动脉粥样硬化实性偏颇质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与虚性偏颇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体质分型在其他常用代谢因子如空腹血糖、血脂成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以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此类实性偏颇质为主。2.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性偏颇质组血清IL-1 β、IL-6、TNF-α、hs-CRP表达水平高于虚性偏颇质组。3.实性偏颇质组空腹胰岛素表达水平高于虚性偏颇质组。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柏双;王秋竹;付连军;沙万里;郑洪娟;苗玉辉;;隐性乳房炎病牛乳清中IL-1β及IL-6变化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02期

2 邹登;阿莫;江杰;田朗;陈佳;李卓颖;杨作成;;IL-1β基因-31T/C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年01期

3 宋颖;丁丁;刘春晓;钱明明;常贺;;IL-1及家族成员在心肌炎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年35期

4 张海峰;周国雄;张彬;;IL-1β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5期

5 赵嫦姣;胡阳琼;段答;李江;;IL-1β、IL-6和IL-18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年07期

6 杨陈一;胡建超;刘宇文;马洋;杨林雨;;维生素D联合抗结核药物对老年脊柱结核患者血清IL-1β及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09期

7 吴春农;;依达拉奉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IL-1β和IL-6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年04期

8 张志权;孙玲玲;;IL-1β与IL-18在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7年12期

9 王安平;毛善平;;急性小脑出血患者失眠与出血部位、神经损伤程度和IL-1β浓度的关系[J];海南医学;2017年16期

10 谢筱颖;陈家强;罗星星;陈凯婷;;血清IL-1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检测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晶晶;王东;彭诚;;IL-1基因多态性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甘淳;罗院梅;;参苓白术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及对IL-1和IL-10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3 麻文慧;;运动性疲劳与炎症因子IL-6、IL-1β的关系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4 梁磊;林静;酉鹏华;杨征;陈海潮;王毅;;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天冬半胱酶-1、IL-1β及IL-18水平变化研究分析[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5 李文渊;叶超;林镯;洪巧;王柯尹;卢明芹;陈永平;;内毒素耐受大鼠肝组织IL-1受体相关激酶4和M表达变化及其意义[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张丽君;;IL-1β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开松;周新;郑芳;林宇辉;刘松梅;徐献群;;IL-1β-31T等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烟酒效应[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周正新;;生脉片对IL-1介导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丽;叶艳;韩延华;;中药汤剂对大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模型血清中IL-1和IL-6含量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中医妇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艾厚喜;汪莹;张丽;王文;;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IL-1β的影响[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开松;IL-1基因多态性、吸烟、饮酒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岭;IL-1β及其基因多态性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徐戈;阿托伐他汀对IL-1β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at S表达和细胞迁移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4 陈刚;IL-1β对外周神经系统华勒变性中施旺细胞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车成业;IL-1β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和调控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6 范卫华;IL-1和IL-6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7 王胜楠;杜仲苷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分解代谢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8 刘鹏;前B细胞增强因子对IL-1β介导的肺上皮和内皮细胞的炎症和通透性的调节[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9 章剑剑;IL-1β诱导烟雾病患者颅内血管壁上COX-2/mPGES-1的表达在烟雾病进展中的可能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阮标;RT-PCR检测血中IL-1β、IL-6预测诊断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宇;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IL-1β与肺功能改善负相关以及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马汇丰;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9年

3 赵子聪;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血清IL-1β、IL-6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张丽敏;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IL-1β的表达和血脊髓屏障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5 肖潇雨;独活香豆素对Lactacystin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a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陈戟霞;骨碎补总黄酮对兔不同病变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L-1β、MMP-3、MMP-13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右江民族医学院;2017年

7 李欣峰;IL-1β基因rs16944(G>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8 张小霞;乳腺导管扩张症的病理特征及其与IL-1α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9 焦晓丹;IL-1β在肺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10 吕云玲;IL-10对IL-1β刺激肺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6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36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