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1 14:42
【摘要】:【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种致命的进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的进行性升高,从而发展为右心室肥厚,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国际上认可的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海平面海拔高度、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20mm Hg。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复杂,致死致残率高。血管周围的炎症细胞浸润、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的异常增殖、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PH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尽管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已有一定研究进展,也有许多治疗方式可供选择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目前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无法改善疾病的危害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存在于体内多种组织细胞中,包括骨髓、脐带血和脂肪组织等。因其在伤口愈合、组织修复、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特异性作用,成为许多疾病的理想治疗靶点。近年来干细胞治疗在心梗、脑缺血、肿瘤等疾病治疗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根据国内外研究,干细胞疗法已被证实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PH模型中是有效的,提示MSC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策略,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在体内实验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追踪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移植后在肺组织内的定位、分布及分化情况,并评估BMSC对慢性低氧致肺动脉高压(chronic hypoxia induced-PH,CHPH)和Sugen+低氧致肺动脉高压(sugen-hypoxia induced-PH,SuHx-PH)两种模型的治疗作用,检测BMSC是否影响了血管周围胶原沉积及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oMT)的过程。在体外实验中,我们将BMSC与PASMC进行共培养,观测它对缺氧诱导的PASM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我们还用BMSC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进行处理,以研究BMSC-CM是否可以通过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对PH起治疗作用。【研究方法】1.建立CHPH及SuHx-PH动物模型,(1)利用慢病毒转染GFP对BMSC进行标记,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测BMSC移植后在肺组织内的分布及分化情况;(2)通过观察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指标,评价BMSC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3)通过Masson染色检测血管周围胶原沉积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Col I、Col III的mRNA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变化;(4)通过免疫荧光双染和WB检测内皮及间质细胞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2.原代培养PAMSC和PMVEC,与BMSC或BMSC-CM共培养,(1)应用Edu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PASMC的增殖与凋亡情况;(2)应用光学显微镜观测PMVEC的细胞形态;(3)通过WB检测PMVEC中内皮及间质细胞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4)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MSC-CM对PMVEC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1.BMSC移植后可在正常大鼠的肺组织内停留,并在缺氧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内归巢。2.BMSC治疗明显改善CHPH及SuHx-PH模型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右心肥厚指数以及肺血管重塑。3.BMSC治疗降低CHPH及SuHx-PH模型大鼠肺血管周围胶原沉积以及Col I、ColⅢ、MMP2、MMP9的表达。4.BMSC治疗降低CHPH及SuHx-PH模型大鼠肺组织中间质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升高内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抑制CHPH及SuHx-PH模型大鼠肺血管的Endo MT。5.BMSC共培养对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的增殖与凋亡情况无明显影响。6.BMSC-CM处理减轻低氧诱导的大鼠PMVEC的EndoMT及迁移。【实验结论】BMSC对CHPH及SuHx-PH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且这种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抑制胶原沉积和EndoMT途径来达成的。
【图文】:

情况,肺组织,视野,慢病毒


广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 果1. BMSC 移植后在 SD 大鼠肺组织内的归巢情况为了确定 BMSC 移植后在 SD 大鼠肺组织内的归巢情况,我们用 GFP 通过慢病毒转染对 BMSC 进行标记,并且尾静脉注射后第 3 小时、1 天、3 天、7 天、14天处死大鼠,,进行肺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如图 1-1 所示,在移植 BMSC 后第 7天(18.2 个细胞/高倍镜视野)肺组织内阳性细胞的数目达到峰值,并在第 14 天(9.8个细胞/每高倍镜视野)逐渐减少。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如图 1-2示,与常氧组相比,CHPH 组大鼠肺组织内阳性细胞的数目较多,在第 7 和 14 天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视野,常氧,组内,肺组织


图 1-2:BMSC 移植后在 SD 大鼠肺组织每高倍镜视野下的阳性细胞**P<0.01 vs 常氧组,***P<0.001 vs 常氧组;Nor、CH、h、d:同 移植后在 SD 大鼠肺组织内的分布与分化情况证 BMSC 移植后在 SD 大鼠肺组织内的分布与分化情况,我 7 天后的肺组织进行了 GFP(绿色)和 vWF(红色)的荧 所示,我们发现 BMSC 移植后,阳性细胞均匀地分布于肺组内皮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艳;孙德俊;;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与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16期

2 余洁;宋来春;颜梦欢;郑璇;周红梅;金博文;邓晓娴;吴洋;张刚成;;右心室-肺动脉耦合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预后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年01期

3 方海雪;;呼吸科肺动脉高压患者病因构成与临床特点[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56期

4 李亚宁;张俊茹;张维娜;苟元;;21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年25期

5 郭卫东;江成养;林翠莹;;炎性反应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案;2018年09期

6 孙艺文;;女性患肺动脉高压的风险更高[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04期

7 齐文昌;;认识肺动脉高压的危害[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2年12期

8 张向霞;李积凤;邝土光;杨媛华;;不同类型肺动脉高压患者急性血管反应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8年10期

9 孙悦姣;章锐锋;吴晓虹;林玲;应可净;;肺动脉高压孕妇2例救治的思考[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年05期

10 周瑾;;观察黄芪注射液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于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可行性[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周新;;适于中医药研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比较[A];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7年

2 郭起峰;戚晓昆;夏德雨;俞英欣;何虹;彭丽君;钱海蓉;;2例少见的肺动脉高压致晕厥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3 汪芳;;超声心动图在评价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程显声;;临床肺动脉高压的两个部分:疾病与病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5 余再新;;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6 王传博;李泽庚;;中医药防治慢阻肺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文富强;;血管紧张素Ⅱ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8 高静珍;;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张辰;陈燕;梁涛;;肺动脉高压患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及网络教育可行性的调查[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杨旭希;;肺动脉高压患者社区延伸护理体会[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晓航;肺动脉高压类疾病用药“既贵且缺” 专家呼吁发挥医保机制科学导向作用[N];经济参考报;2018年

2 记者 李鹏;朴槿惠买伟哥,“药”麻烦[N];北京科技报;2016年

3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教授 翟振国;肺动脉高压 诊治需要多学科融合[N];健康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杨六香;靶向治疗:瞄准罕见的“蓝嘴唇”[N];中国医药报;2017年

5 记者 张家伟;精准医药有望带来更高效肺动脉高压疗法[N];经济参考报;2017年

6 海云;治疗肺动脉高压有新方法[N];光明日报;2015年

7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荆文娜;全国人大代表陈静瑜:请大病保险多多“关照”肺动脉高压患者[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8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吴艳 荆志成;劳累后气短 警惕肺动脉高压[N];保健时报;2015年

9 衣晓峰 董宇翔;肺动脉高压发病新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13年

10 衣晓峰 董宇翔 记者 李丽云;我学者揭示肺动脉高压发病新机制[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雪松;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无创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2 高崴崴;DJ-1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3 王书祥;饲喂N-氨甲酰谷氨酸对高原奶牛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9年

4 高柳;肺动脉高压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临床特点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5 李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预后预测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6 宋占红;氟西汀抑制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与S100A4及相关蛋白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7 曹春辉;血浆mi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差异表达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程江涛;参附益心颗粒改善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9 萨仁高娃;IL-17相关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10 李庆玲;miR-98参与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及其作为肺动脉高压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君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

2 文智;室间隔缺损患者继发肺动脉高压后右心耳LncRNAs和mRNAs表达谱变化的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康;丙泊酚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4 列镇邦;YKL-40及miR-30p-5a与肺动脉高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5 李智腾;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6 詹莉;肺动脉高压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7 纪副晴;肺动脉高压患者妊娠结局分析[D];山东大学;2018年

8 吴孟孟;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9 韩婷;异甜菊醇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刘莹;白藜芦醇对肺动脉高压大鼠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6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46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