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生物标志物在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0-05-27 17:16
【摘要】:研究背景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通常是指为心脏供血的三支主要冠状动脉均存在显著的狭窄,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近乎是单支病变患者的2倍。对TV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识别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现有的TVD风险评估模型中,研究最多的是SYNTAX积分Ⅱ,该模型可用于患者危险分层及治疗策略选择。然而,近期研究发现SYNTAX积分Ⅱ对于多支病变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有限。既往研究提示生物标志物可提供传统临床危险因素之外的预后信息,两者结合或可实现更准确的风险评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能够增加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但目前尚不清楚血尿酸是否有助于TVD患者的危险分层。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尿酸水平与TVD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评估血尿酸是否能够提高SYNTAX积分Ⅱ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该队列连续入选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在阜外医院住院的8943例TVD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患者的基线信息和随访信息在采集后全部整合至电子数据库中。本次分析只纳入了基线血尿酸数据完整且无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的患者。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416μmol/L(男性)或357μmol/L(女性)。分析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提取高尿酸血症患者队列和血尿酸水平正常患者队列,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计算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重分类净改善(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指标以评估血尿酸的预后价值。研究结果本次分析共纳入8529例(95.4%)患者,其中1207例(14.2%)患者满足高尿酸血症的定义标准。在基线时,与血尿酸水平正常者相比,高尿酸血症者中男性比例更高,合并症更多,左室射血分数和肌酐清除率更低,接受血运重建的比例更低。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水平正常组分别有1163例患者,两组间的基线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7.5年),1276例(15.0%)患者发生死亡。多因素分析发现高尿酸血症显著增加患者全因死亡风险(HR:1.33,95%CI:1.15-1.53,P值0.001)。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单因素分析发现高尿酸血症同样与全因死亡(HR:1.33,95%CI:1.11-1.61,P值=0.003)显著相关。将高尿酸血症与SYNYAX积分Ⅱ结合后,预测全因死亡的C-index较单独SYNYAX积分 Ⅱ 无显著提升,但 NRI(0.073,P 值=0.008)和 IDI(0.002,P 值=0.001)均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论高尿酸血症显著增加TVD患者远期死亡风险,并可提升SYNTAX积分Ⅱ对远期死亡事件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患者的危险分层。研究背景内皮素-1是目前已知的人类最强的缩血管物质,能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诱发炎症反应,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内皮素-1在血浆中不能稳定存在,因此临床上通常检测其前体物质大内皮素-1的血浆浓度,以反映内皮素-1的水平。既往研究发现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病变严重程度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血浆大内皮素-1对严重冠心病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患者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究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TVD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并将大内皮素-1与目前比较公认的SYNTAX积分Ⅱ风险评估模型相结合,以评估大内皮素-1的预后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该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在阜外医院住院的8943例TVD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心原性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死亡、非致病性心梗、非致命性卒中及非计划血运重建)以及该复合终点中的单个终点。本次分析只纳入了基线大内皮素-1数据完整的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方法确定血浆大内皮素_1预测全因死亡的最佳界值,并据此将分析人群分为低大内皮素-]组和高大内皮素-1组。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重分类净改善(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指标以评估血浆大内皮素-1的预后价值。研究结果排除血浆大内皮素-1指标缺失的患者后,本研究共纳入6150例TVD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预测全因死亡的最佳界值为0.79 pmol/L,据此将4166例和1984例患者分别分配至低大内皮素-1组和高大内皮素-1组。在基线时,高大内皮素-1组中女性比例更高,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冠脉病变的复杂程度更高,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比例更高。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为6.8年),818例患者发生了全因死亡事件,死亡患者的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全因死亡(HR:1.36,95%CI:1.18-1.57,P值0.001)、心原性死亡(HR:1.36,95%CI:1.12-1.66,P 值=0.002)和 MACCE(HR:1.19,95%CI:1.08-1.31,P值=0.001)显著相关。亚组分析发现大内皮素-1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在各个亚组中基本一致,未发现显著的交互作用。将大内皮素-1与SYNTAX积分Ⅱ结合后,对远期死亡的预测能力较单独SYNTAX积分Ⅱ显著提升(C-index:0.723 vs.0.715,P 值=0.029;NRI:0.304,P 值0.001;IDI:0.009,P 值0.001)。研究结论(1)冠心病TVD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水平与远期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和MACCE显著相关;(2)血浆大内皮素-1能够提升SYNTAX积分Ⅱ对远期死亡事件的预测能力,有助于TVD患者的危险分层。研究背景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近乎是单支病变患者的2倍。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单纯药物保守治疗(medical therapy,MT)。TVD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最佳治疗策略的选择仍是目前面临的难题。B型利钠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均由心肌细胞合成并等量释放入血,心脏负荷增加时释放量显著增加。两者均是心衰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公认的生物标志物,在冠心病患者风险评估中可能也具有重要作用。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左主千病变患者,PCI和CABG的远期疗效受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评估血浆NT-proBNP水平与TVD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对SYNTAX积分Ⅱ预测能力的提升价值;(2)探究NT-proBNP水平对接受不同治疗策略(PCI、CABG和MT)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大规模、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二次分析——该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8943例TVD患者。基线和随访数据由专职临床协调员收集并整合至电子数据库。主要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研究终点包括心原性死亡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梗和非致命性卒中)。本次分析仅纳入基线NT-proBNP数据完整的患者,按照NT-proBNP四分位数将分析人群分为4组,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评估NT-proBNP水平与治疗策略之间的交互作用大小。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重分类净改善(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NRI)和综合判别改善(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指标以评估NT-proBNP的预后价值。另将分析人群按照治疗策略分为PCI组、CABG组和MT组,比较不同NT-proBNP水平下接受每种治疗策略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597例TVD患者。(1)基线特征:NT-proBNP水平较高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女性比例更高,合并症更多,SYNTAX积分更高,接受血运重建的比例更低;(2)随访结果:随访期间(中位随访时间7.0年),935例(14.2%)患者发生了全因死亡事件。多因素分析发现NT-proBNP水平与全因死亡(HR:1.12,95%CI:1.09-1.16,P值0.001)、心原性死亡(HR:1.13,95%CI:1.08-1.17,P值0.001)和MACCE(HR:1.10,95%CI:1.07-1.13,P值0.001)显著相关;(3)预测能力:将NT-proBNP与SYNTAX积分Ⅱ结合后,模型对远期死亡的预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C-index:0.726 vs.0.715,P值=0.003;NRI:0.343,P值0.001;IDI:0.013,P值0.001);(4)治疗策略影响:接受不同治疗策略(PCI、CABG和MT)患者的远期MACCE风险与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交互作用P值=0.004)。在NT-proBNP中低、中高和最高组中PCI和CABG的远期MACCE风险均显著低于MT,然而在最低组中,MT的MACCE风险与PCI或CABG无显著差异。在NT-proBNP最高组中,PCI的远期MACCE风险显著高于CABGCHR:1.43,95%CI:1.09-1.87),而在其他组中,PCI和CABG的MACCE风险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1)严重冠心病TV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有助于提升SYNTAX积分Ⅱ对远期预后的预测能力;(2)血浆NT-proBNP水平与接受不同治疗策略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3)血运重建治疗患者的远期预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该获益在NT-proBNP水平升高的情况下尤为明显;(4)当患者NT-proBNP水平严重升高时,CABG的远期预后优于PCI。
【图文】:

流程图,患者,流程,血浆


排除血浆大内皮素-1指标缺失的患者后,,本次分析共纳入6150例(68.8%)TVD逡逑患者。血浆大内皮素-1预测全因死亡的最佳界值为0.79邋pmol/L邋(图1),根据此界逡逑值将分析人群分为低大内皮素-1组和高大内皮素-1组(图2)。逡逑31逡逑

血浆,分析人


图2.分析人群的血浆NT-proBNP水平展示。逡逑2,000-逡逑1.500-逡逑泛逦一逡逑I邋1,000-逡逑500-逡逑0逦J逦一.,逦,逦1逦1逦1—逡逑0逦2000逦4000逦6000逦8000逦10000逦12000逡逑NT-proBNP,邋pm<d/L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冠珠;;尼可地尔治疗非血运重建冠脉严重三支病变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01期

2 李中原;王守辉;;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心电图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27期

3 钟海靓;李颖;;浅谈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便秘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3期

4 王宇楠;;尼可地尔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5 杨秦南;;有多重危险因素中年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18期

6 林雪芳,陈丽芬;冠状动脉三支病变52例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王卫平;陈魁;桑海强;李晨;;药物支架植入与搭桥术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的远期疗效及费用对比[J];医药论坛杂志;2014年02期

8 韦福起;;有多重危险因素青年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4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10期

9 李晟,林捷,黄伟剑,计光,张怀勤;冠心病三支病变与易患因素关系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1年03期

10 闫西鹏;张雪婷;;袁氏保元养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海芳;车京津;邵元霞;甘慧敏;;早发严重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布及聚集[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储珍玉;宋建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储珍玉;宋建平;;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比较[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蓝运竞;杨成明;王旭开;曾春雨;方玉强;;联合踝臂指数和钙化积分预测老年冠脉三支病变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大会交流三 循环系统核医学[A];第七届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王勇;李宪伦;颜红兵;曾玉杰;高炎莎;柯元南;;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冠状动脉造影6个月随访结果[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吴迪;齐国先;;吸烟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成明;蓝运竞;曾春雨;方玉强;傅春江;石伟彬;张晔;张小群;温春兰;;联合踝臂指数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判定老年冠脉3支病变的价值[A];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朱红;郑桂霞;李春晖;;经胸超声心动图法测量三支病变冠脉血流储备评价心肌缺血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0 刘畅;颜紫宁;;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预测价值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刘晨;患者如何“入对门”[N];健康时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周颖;心态平衡是最好的养生[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余瑾毅 通讯员 雷薇;5厘米切口内连搭4座“心桥”[N];湖北日报;2015年

4 段文利 马国涛;一病人做三大手术搭桥四根[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策;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生物标志物在危险分层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2 冯新星;BMI与冠脉三支病变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3 刘如;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治疗策略比较和其预后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4 沈思思;多支血管病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5 郭志鹏;冠心病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6 许晶晶;早发冠心病三支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的长期预后比较及基因多态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7 吴娜琼;基质金属蛋白酶-3、-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9年

2 李碧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心电图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3 李三军;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汪岚;VEGF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5 许恩实;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6 王保纪;桡动脉和颈动脉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晓卿;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长期随访结果[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李月蕊;SYNTAX评分及其衍生评分预测冠心病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PCI治疗预后的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9 任耀龙;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中医证素相关性研究[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冯怡;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3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683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