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无创中心动脉压指标与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4 03:07
【摘要】:背景及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冠心病人群患病率越来越高,年龄分布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病残率及病死率亦是逐年递增。2015年中国人群冠心病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占主要疾病死因首位,由此可见,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的“大敌”,而冠脉病变程度的预知及其早期干预直接与冠心病预后及病死率明显相关。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达70%之多,而相对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高于其2~4倍。因此,如何在已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中达到对冠心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血压作为学术界公认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是循环系统常规和重要的测定项目。理论上血压是指主动脉根部的压力,即中心动脉压,包括中心动脉收缩压(CSAP)、中心动脉舒张压(CDAP)、及中心动脉脉压(CPP)。其中CSAP反映左室收缩期后负荷大小,CDAP则决定冠脉灌注的真实情况,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中心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心脑血管事件、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独立相关。但因为其测定的临床操作的有创性及技术要求,临床上常以外周肱动脉压代替中心动脉压进行临床诊治,例如目前临床常用的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存在差异,对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具有更独立的预测价值。但在大多数研究中的中心动脉压均采用有创性方法测量,开展受限且具有一定危险性。无创中心动脉压检测作为新近开展的临床血压监测指标,已有研究证实其与有创中心动脉压的一致性及临床操作可重复性,但在预测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敏感性方面是否确实同有创性指标一样优于常用的动态血压指标国内尚无临床研究证实。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参数,包括新开展的无创中心动脉压及动态血压相关指标等与其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得出预测其冠脉病变的敏感指标;并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升高与其冠脉病变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从而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且拟诊为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97例,记录其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服药史、高血压病程;于相同条件下采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动脉功能检查测定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根据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其中103例冠脉正常即对照组,194例冠状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CAG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按评分结果再分为3组:1组冠脉轻度狭窄组(1-50分,n=74);2组为冠脉中度狭窄组(50-100分,n=68);3组为冠脉重度狭窄组(100分,n=52)。整理所得到的数据,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比较方法对其分析处理。首先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不同血压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然后在冠心病组内不同病变程度组间比较一般临床资料及不同血压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最后以是否有冠脉重度病变为因变量,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一般临床资料及不同血压参数与冠脉重度狭窄的相关性,从而得出临床上预测冠脉严重病变的敏感指标。结果1.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在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TC、LDL、脂蛋白a、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水平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参数中全天、白天及夜间SBPV、DBPV、CSAP、MAP、PP、PPI、FSP均较对照组升高,而MBPF、CDAP、FDP较对照组下降,其中白天SBPV、白天DBPV、MBPF、CSAP、CDAP、PP、PPI、FSP、FD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组内比较,冠脉重度狭窄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TC、糖化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PI、FSP高于其他两组,而MBPF、CDAP、FDP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是否存在冠脉重度狭窄为因变量,将冠心病组各指标各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筛选出冠脉重度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矫正了其他干扰因素后,糖尿病史(OR=2.607,95%CI:1.113-6.108;P=0.027)、舒张压MBPF下降(OR=0.936,95%CI:0.893-0.981;P=0.006)、CSAP升高(OR=4.929,95%CI:1.461-16.629;P=0.010)、CDAP下降(OR=0.165,95%CI:0.048-0.569;p=0.004)、CPP升高(OR=3.564,95%CI:3.097-7.096;P=0.040)、PPI升高(OR=11.834,95%CI:4.901-12.895;P=0.005)是高血压患者冠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糖尿病、夜间血压均值下降率降低、CSAP升高、CDAP下降及PP、PPI升高是高血压患者冠脉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2.年龄、吸烟、血脂异常、HCY、血压变异性等可通过导致或影响中心动脉压增高,参与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的形成与进展。3.无创中心动脉相关指标,如CSAP、CDAP、PP、PPI与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临床意义确实优于现有常用的外周血压变异性等指标,临床上可通过这些指标监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并预测其冠脉病变程度,从而提高临床上冠心病诊出率,进一步促进高血压人群中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友生;;夜间高血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年08期

2 李明珠;刘s

本文编号:2740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2740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